漢語成語是中華傳統(tǒng)民族精神的概括和縮影,是中華優(yōu)秀古典智慧的結晶。因此,而從古至今,成語都有其獨特的地位,恰當地使用成語可以使語言表達更加生動簡潔、形象鮮明,是傳播中華文化的巧妙切入口,對教學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探討。
【摘要】漢語成語是中華傳統(tǒng)民族精神的概括和縮影,是中華優(yōu)秀古典智慧的結晶,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在教學中占有著重要地位,成語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本文通過考察,歸納出學生學習成語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相關教學建議。
【關鍵詞】語文教師職稱論文,成語,教學,研究,現(xiàn)狀,策略
一、引言
一方面,學習成語可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能更好地提高他們的漢語水平和語言表現(xiàn)力。而另一方面,成語具有意義的雙重性,即成語包括字面意義和實際意義。有的情況,成語本身的字面意義就是它的實際含義,然而更多的情況卻是,即使認識成語中的每一個字,卻未必能掌握它的整體含義。
鑒于此,本文在前人理論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具體錯誤語料,從語義、語用、語法等方面對成語教學進行初步探討,希冀對成語的教學研究和發(fā)展略盡綿薄之力。
二、成語教學的研究現(xiàn)狀
漢語成語以其結構的固定性、意義的整體性和語法功能的多樣性在漢語詞匯系統(tǒng)中獨樹一幟,又作為一種獨特的歷史文化傳承方式被沿用至今。由此可見,成語教學無論是在提高學生漢語水平上還是在弘揚中華古典文化上,在教學中的角色都是舉足輕重的。
(一)成語的特點。《新編現(xiàn)代漢語》中指出:“成語的定義迄今為止較為完整嚴密的說法是成語是人們長期習用的、意義完整、結構穩(wěn)定、形式簡潔、整體使用的定型短語。”它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成語具有歷史的習用性;第二,成語有意義的整體性;第三,成語結構的凝固性;另外,形式的整體性也是成語的突出特點;最后,是成語韻律協(xié)調性的特征。
成語除了具有以上特征外,我認為成語內涵的民族性也是其不可忽視的一大特點,比如上文提到的韻律的協(xié)調性和形式的整體性正是與中國人自古以來講求平衡、對偶的審美情趣密切相關,是中華民族性特征的發(fā)展與傳承。成語的這些特點再加上中華歷史源遠流長,文化蔚為壯觀,成語作為中華文化精髓,生動體現(xiàn)了以孔老思想為核心的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表達了漢民族的獨特審美方式和思維特征。
(二)現(xiàn)階段成語教學所面臨的問題。呂必松先生曾指出:“從語言學習和語言教學的角度研究語言,就必須研究語言與文化的關系,因為語言理解和語言使用都離不開一定的文化因素。”漢語成語歷史悠久,對古漢語的語音、語義和語法仍然有了相當程度的繼承和保留。比如成語“婦孺皆知”,“婦”是婦女,“孺”是小孩子,“皆”是全、都的意思,“知”是知道;再比如學習“不刊之論、不義之財”這類成語,就要掌握“之”這個古漢語虛詞的意義及用法,學習“唯利是圖、唯命是從”這類成語,就要學習“唯…是…”這一古漢語句式;學習“短兵相接、草木皆兵”等成語,就要對“兵”這個古漢語實詞有幾個用法和幾種意義了解清楚。如果完全沒有古漢語基礎的學生學習這個成語,難度就可想而知了。
三、成語教學
成語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簡單掌握成語的讀音、語義及用法,更是要讓學生在書面語和日?谡Z中能夠熟練應用成語進行表達。
(一)教學法?茖W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成語教學應當以應用于實踐為最終教學目標,任務型教學法正是以實現(xiàn)交際為目的,不拘泥于教材,讓學生在自然真實的情景中輸出所學內容來完成任務的教學方式。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任務需要完成,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綜合運用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循序漸進地為學生布置任務,逐步提高任務難度,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也增加了學生學習成語的信心和動力。在執(zhí)行任務中,讓學生用所學成語造出的句子完成學習、工作和生活等各種任務,從而提高學生熟練運用成語進行交際的語言應用能力。學生執(zhí)行任務后報告任務完成情況,小組之間通過討論交換意見,最后通過教師的分析和指導與學生共同解決教學問題分享學習經驗。
(二)教學方式。詞匯教學最基本的就是講解詞義,科學合理的講解方式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tǒng)一。如果沒有正確邁出這第一步,學生對所學的成語似懂非懂,將會直接造成一系列錯誤的產生。因此,正確的成語詞義講解應當是用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讓學生明白語義、來源及用法。
成語的教學方式首先應加強實踐。成語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將所學成語更好地應用到實踐中去,因此,我們應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習策略,把成語教學的重點更多的放到應用環(huán)節(jié)。再次是注重層次。將成語教學系統(tǒng)科學地劃分為幾個層次,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分別適用于不同層次的教學對象,達到因材施教的教學效果,提升學生對成語的認知程度。
希望能通過本文這些并不成熟的分析和研究,為學生成語學習克服障礙,為建成科學合理的成語教學理念添磚加瓦,為日后的成語教學提供一些可借鑒的思路。同時也期待成語教學能拓展延伸到更深層次的角度,充分展示漢語成語的獨特文化和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陳汝東.對外漢語修辭學[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0.
[2]習成寧.探討漢語成語習得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作用[J].語文學刊,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