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最能體學生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所以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難點。那么,教師如何才能帶領學生輕松地跨入作文門檻呢?
摘要:作文最能體現(xiàn)學生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以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難點。作文起步教學非常關鍵,教師要克服種種困難,耐心、用心地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訓練,讓學生樂于表達、勤于表達、善于表達,輕松地跨入作文門檻。
關鍵詞:作文教學,興趣,觀察,仿寫,體驗
一、多渠道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
1.創(chuàng)設情境,習作“生活化”。
一堂作文指導課,情境是至關重要的。良好的情境氛圍,如鮮花招引蜜蜂那樣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習作動機,使他們在美好的情境中能展開思路,從頭腦中提取已經(jīng)儲存的信息作為題材,寫出自己的起初經(jīng)歷和真實感受。讓學生進入情境,摸一摸、看一看、聞一聞、聽一聽、想一想,學生就能較準確地抓住事物的特征,從中發(fā)現(xiàn)美,感知美,喚起表達的欲望,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對習作的濃厚興趣。如為了讓學生寫好《記一次家務勞動》(如做飯、洗衣、炒菜等),我讓他們回家先自己做一做,學生通過實踐了解了這些活動的過程,有了所見、所聞、所感,再動筆寫。這樣,習作時就會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有情可抒,興趣盎然,寫出的作文也就內(nèi)容豐富,語言生動活潑,生活氣息濃厚。
2、游戲介入,習作“游戲化”。
根據(jù)學生好奇、好勝、好玩,對游戲情有獨鐘這一特點,我將作文教學“游戲化”,即把學生普遍害怕的作文訓練當作輕松的游戲來玩,寫作文的過程就是學生玩游戲的過程。例如教我最喜歡的一種游戲時,我先讓學生做“畫鼻子”游戲,接著讓學生把整個游戲過程所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合起來說一說,然后互相提意見補充。
3.使用鼓勵性評語,習作“體驗化”。
很多學生寫好習作之后,常有大功告成的感覺,希望老師對他們進行肯定和表揚。根據(jù)學生這種喜歡表揚的心理特點,教師批改作文時可采取鼓勵性評語以激發(fā)學生習作的興趣,以贊賞的目光寫贊賞式的評語。時刻抓住學生習作的閃光點,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習作的進步,哪怕是一段話、一句話、一個詞語也要鼓勵,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習作進步的喜悅,增強習作的內(nèi)動力,從而使學生愛上習作,讓學生享受到習作成功的喜悅。
4、展示優(yōu)秀習作,習作“成果化”。
習作是學生本人的“勞動成果”。重視他們的“勞動成果”,會給他們帶來巨大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更能激發(fā)他們的習作興趣。因此,對于每次習作,我都盡力做到“慧眼”識佳作,將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打印好并整理成冊,進行展覽傳閱。這樣學生可獲得勞動過后收獲的喜悅。這對于有習作被選中的同學來說,是一種榮譽、鼓勵;對于沒有習作被選中的同學來說,又是一種刺激。
二、挖掘教材習作資源,加強“小練筆”訓練
1.把課文當成作文教學的例子,進行仿寫訓練。
教學時要重視讀寫的有機結合,有意識地把課文當成“習作例文”去賞析,從中學習文章寫法的獨到之處,逐步地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寫作方法。并及進行仿寫訓練,就是仿照課文寫作文,給那些一時找不著話說的學生一個向上攀爬的把手,也給那些已有一定語言組織運用能力的學生提出新的挑戰(zhàn),是學生學習作文的重要途徑,是從閱讀到獨立寫作的橋梁,是幫助孩子登上寫作殿堂的階梯。
2.尋空白進行擴寫或續(xù)寫。
縱觀教材,有的地方寫得含蓄,有的地方寫得簡練,有的地方意猶未盡,給學生的思維留下了較廣想像、延伸的空間。學這樣的文章時,可找準這些“空白”,讓學生把寫得簡練的地方寫具體,把寫得含蓄的地方寫生動,把文章中意猶未盡的地方進行填充。
3.換位置――改寫。
改寫就是重新假設課文所敘述的環(huán)境、角度、人物等發(fā)生了變化,讓學生想像隨之發(fā)生的相應變化。如學了《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后,正當學生為小村莊的結局(由于人類的貪婪、無節(jié)制地砍伐樹木,使得原本美麗的小村莊最后在一場洪水之中消失了)痛心,為人們的貪婪氣憤時,我及時加入了這樣的小練筆:“如果你就是這個村莊的主任,你怎樣做才能讓人們早點認識到錯誤,避免悲劇的發(fā)生呢?要求:主任的建議必須合理有效,看誰是最稱職的主任?”這樣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有了真實感,收到良好的練筆效果。
三、留心身邊事物,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的習慣
日記是補充課堂教學,為課堂作文積累素材的最好形式。有的學生對作文不感興趣,覺得無話可寫,關鍵在于沒有留心身邊的事,沒有養(yǎng)成觀察的習慣。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就必須教會學生尋找事物并學會觀察事物的方法,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觀察時教師可以同學生一起觀察,可以組織學生集體活動、外出參觀、調(diào)查訪問等。可以給學生布置定向觀察和隨機觀察任務,教師抽查日記;觀察的面宜廣,人、事、物、景均可涉及。觀察后要及時記錄。
四、鼓勵學生自主積累語言,形成自己的語言寶庫
豐富語言積累,是寫好作文的前提。而學生大多不能意識到這點,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地鼓勵和督促,幫助他們積累語言,豐富語言的儲備量。例如:學完一篇新課,教師可以布置學生摘抄好詞好句;課外向?qū)W生介紹一些名言、古詩詞、兒童詩歌,要求他們熟讀成誦,并學習運用。
總之,作文起步教學非常關鍵,老師要克服種種困難,耐心、用心地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訓練。讓教師的教,真正能帶領學生輕松地跨入作文門檻;讓學生真正能夠樂于表達、勤于表達、善于表達,充分展現(xiàn)中華語言的魅力。
參考文獻:
[1]《21世紀我們怎么教作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
[2]《作文循序教學法》包全杰遼寧人民出版社2009.10.
[3]《“兒童作文”教學論》寧波出版社2010.6.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jinnzone.com/zhognxuejiaoyulw/39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