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原原名為《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是暨南大學華文學院主辦的一本學術季刊,國內(nèi)外公開發(fā)行,2001年正式創(chuàng)刊。該刊以華文教育與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為主要內(nèi)容,以“百家爭鳴”、“求真務實,崇尚創(chuàng)新”為辦刊宗旨。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本刊為萬方網(wǎng)、知網(wǎng)收錄期刊
欄目設置
1.華文教育研究華文教學研究,華文教材編寫研究,華文教育理論研究,華文教育史研究。
2.對外漢語教學研究對外漢語教學理論、教學法研究,總體設計與課程、課型研究,教學大綱與測試、評估研究,教材編寫與分析,課堂教學、語言實踐和語言環(huán)境建設,具體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言語交際技能訓練,計算機輔助漢語教學與遠程漢語教學等。
3.語言習得研究語言習得理論研究,不同母語學習者漢語學習偏誤研究等。
4.語言教學與文化漢語與漢文化,漢語教學與跨文化交際研究等。
5.語言研究對外漢語教學有關的漢語專門研究,漢外對比研究,修辭學及語用學研究,漢語信息處理研究等。
6.綜述與書評對華文教育、對外漢語教學以及語言學領域學術會議、學術問題以及優(yōu)秀學術著作的評介。
投稿須知
1.稿件格式按照本刊稿件格式成文,并附首頁,上寫:標題、提要、關鍵詞、通訊地址(均附英譯)、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學位、研究方向及電話、傳真、電子郵件);正文另起頁,頁首中文題目,正文隨后,不署作者名和通訊地址,以便匿名審稿。
2.投稿方式請同時提供打印稿和電子稿。打印稿一式兩份,正文排版格式敬請參照本刊格式。電子稿請用3.5″磁盤或者通過電子郵件寄送(存為word格式,以附件方式發(fā)送)。除特殊情況外,本刊不接受僅用電子文本投稿。
3.參考文獻體例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依次包括: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及版本(初版省略),文獻類型及載體類型標識,出版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獻出處或電子文獻的可獲得地址,文獻起止頁碼,文獻標準編號。
文獻類型標識方法為:專著[M],論文集[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專著、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A],其他未說明的文獻[Z]。例:
[1]劉國釣,陳紹業(yè),王鳳翥.圖書館目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何齡修.讀顧城《南明史》[J].中國史研究,1998,(3):167-173.
[3]鐘文發(fā).非線性規(guī)劃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應用[A].趙瑋.運籌學的理論與應用——中國運籌學會第五屆大會論文集[C].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468-471.
[4]謝希德.創(chuàng)造學習的新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10).
[5]GB/T16159-1996,漢語拼音法正詞法基本規(guī)則[S].
正文所引文獻中,凡初次出現(xiàn)的文獻均在相應地方標出作者姓名及發(fā)表時間,如:“…………”(何齡修,1998)[2]。文獻序號用方括號上標標注,其序數(shù)號應與文尾參考文獻一一對應。解釋或補充性的注釋用圓圈數(shù)字(如①)上標標序,注文排在當頁地腳。
4.字數(shù)以3000到6000字為宜,選題較大的論文、實驗報告字數(shù)可以適當放寬。編輯部有權(quán)對原稿進行修改,不愿修改的作者須事先聲明。
5.本刊實行雙向匿名評審制度,三審三校,所有來稿一律投向編輯部,請勿投給個人。
6.對于所有來稿編輯部都會及時做出處理,并于3個月內(nèi)通知作者;在未接到本刊編輯部通知之前,請勿轉(zhuǎn)投他刊。來稿恕不退還,請作者自留底稿。
7.來稿一經(jīng)發(fā)表即付稿酬,并贈當期期刊2冊。
雜志目錄
2013年5期
1.真誠協(xié)同,攜手創(chuàng)新,開辟華教合作新局面胡軍
2.法國漢語評估及教學劃時代的飛躍——論2013法國外語高考改革對國際漢語教學的巨大推動白樂桑,廖敏,JoelBellassen,LiaoMin
3.新加坡華文教學新方向——“樂學善用”的實施思考陳之權(quán),ChinCheekuen
4.關于語用為綱理念在教師培訓中如何落實的探討吳偉平,WuWeiping
5.視覺加工對英語母語者漢語聲調(diào)產(chǎn)出的影響賈琳,王建勤,JiaLin,WangJianqin
6.韓國學生不同句法位“在+處所”短語習得考察周文華,ZhouWenhua
7.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碩士培養(yǎng)中的若干問題劉頌浩,LiuSonghao
8.針對二語學習者的漢語近義詞教學趙新,洪煒,ZhaoXin,HongWei
9.《漢語國際教育用音節(jié)漢字詞匯等級劃分》中“非詞成分”收錄評析孫菁,SunJing
10.漢語口語教材中會話對答結(jié)構(gòu)類型的表現(xiàn)分析王文龍,WangWenlong
11.初級漢語綜合課教材詞匯的頻率與復現(xiàn)王玉響,劉婭莉,WangYuxiang,LiuYali
12.華文水平測試的總體設計王漢衛(wèi),黃海峰,楊萬兵,WangHanwei,HuangHaifeng,YangWanbing
13.印尼“先達國語”詞匯語法特點概說甘于恩,單珊,GanYu'en,ShanShan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jinnzone.com/zhognxuejiaoyulw/31929.html
上一篇: 中學生閱讀(高中版)期刊
下一篇:語文教學與研究期刊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