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物理規(guī)律都是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認真總結和思考得來的。在教學中物理實驗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這是物理教學界的共識。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如能體會學習中的興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促進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
關鍵詞:初中物理 物理教學 學生興趣
Abstract: the physical is a door to observation, the basis of natural science, physics laws are in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 and 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and think about it. In the teaching of physical experiment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study of physics, this is in the world of physics teaching consensus. As a physics teacher, such as to experience the interest in learning, not only can stimulate the students' curiosity, promote the students' knowledge, use knowledge, it can cultivate students rigorous scientific attitude.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students interested in physics
一、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初中物理教學的技巧和藝術就是要使學生渴望獲得知識和不斷追求真理,并帶有強烈的情緒色彩去探索、認識客觀世界。教學過程必須遵循這一真理,精心設計教學程序,以啟迪學生的心靈,點燃思維的火花,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興趣和意志,使學生的認識活動成為一種樂趣,成為精神上的需要。所以,物理教學藝術的表現,首先在于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1.設計物理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即使是剛學物理的學生,頭腦中對物理知識的了解也總有些“前科學概念”,其中包含了理解和誤解。只有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物理情境,才能使教學內容變美、變活,深入到學生的心靈之中,實現物理教學的情感轉移學生將對物理學和物理教師的情感轉化為學習動力,才能產生出藝術的效果。
2.指導學生“實驗探索”,體會學習的樂趣
物理知識的傳授,應是一個學生自己思考、親自獲得知識的探索過程。從這一意義上看,學習活動不僅是由認知和情感共同參與的過程,也是一個知識“再發(fā)現”或“重新發(fā)現”的過程,“實驗探索”可以深化學習興趣。這一過程,教師應處于主導地位,精心備課,設計好合理的教學程序,引導學生去探索知識;學生應處于探索知識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讓學生動眼、動手、動腦、動口,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學習,使學生完全置身于物理的環(huán)境中學習物理。創(chuàng)設情境質疑,讓學生大膽猜想并設計實驗驗證猜想,教師善于啟發(fā)誘導,絲絲入扣,學生動手實驗,主動探究,發(fā)現物理規(guī)律,當實驗探索發(fā)現伴隨著學生的學習過程時,學習將會充滿樂趣,并將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
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引領學生探究
探究式學習方法是科學學習的一個強有力的工具,能在課堂上保持學習者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能感受到自己的失敗與錯誤,通過糾正錯誤,逐步走向正確,真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學生對物理實驗充滿興趣。因此,注重科學探究,做好物理實驗,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獲得心理上的愉悅,有利于激發(fā)同學們學習物理的濃厚興趣。
例如,在教學“液體沸點與氣壓大小變化的關系”時,在做實驗前,讓學生通過青藏高原煮飯“燒不熟”的現象,猜想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然后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驗設計,通過實驗操作,將燒瓶中停止沸騰的水通過抽氣機抽氣后,又重新沸騰,證實了學生的猜想,學生很高興。但老師沒有就此結束,將燒瓶密封后澆上冷水后瓶中的水又重新沸騰了,這一現象激發(fā)了學生極大的興趣。然后教師和學生一起解剖實驗,通過實驗現象分析,原來在燒瓶上澆冷水后,瓶內密封空氣溫度降低,壓強減小,使瓶內熱水沸點降低,水的溫度超過現在沸點而重新沸騰起來。通過這樣的探究和實驗過程,激發(fā)了學生興趣,同時學生的觀察、分析實驗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三、以成功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使成功的體驗與學習形成良性循環(huán),有興趣才會主動,然而學習興趣的持久取決于成功的體驗,在剛開始學習物理的初期,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是很濃的,如果有了收獲又得到自己和他人的的好評就會使興趣得到加強,否則屢屢的失敗就會銷蝕原來的興趣,因此在平時上課針對他們設計的問題應盡量簡單些,在教學中努力地去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長處、能力等,適當地贊美學生,不僅教師可以獲得學生的好感,而且還可以使教學雙方在心理和感情上靠攏,縮短彼此間的距離,如在學生主動回答時答錯了,受到同學“噓”聲時,我會說,雖然他答錯了,但說明他上課時很專心,他勇敢大膽,我們應向他學習,這時同學們就會向他投去羨慕的目光,培養(yǎng)了他的自信心和主動性?犊刭澝缹W生,讓學生開心,我們并不會有什么損失,這并不是一件難事,只要時時提醒自己就能做到。以成功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信任學生,知識輔導與方法教育相結合
初中物理教學從一開始就應注重了解學生,充分信任他們,給他們必要的指導和幫助,這樣不但能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信心,而且也能使教師自己看到希望。對學生的了解,一方面從課堂教學、書面作業(yè)去進行,另一方面通過接近、談話來進行。初中學生開始學物理猶如小學生啟蒙時的情景,只要老師接觸他們,就特別愛說、愛問。
科學方法是解決科學問題的手段,方法是從知識學習到能力發(fā)展之間的中間環(huán)節(jié),是溝通知識和能力的橋梁。物理學方法包括物理學研究方法、物理學理論體系的建立方法和物理學理論的學習和傳播方法。在知識輔導過程中,主要是進行了物理學研究方法教育和物理學理論學習方法的教育。
物理學研究方法主要有觀察方法、實驗方法、理想方法、類比方法、假說方法和數學方法等六種。
方法教育還包括物理理論學習的方法教育,在常規(guī)教學和競賽輔導中,通過嚴格的要求、持之以恒的耐心對學生潛移默化的進行學習方法的教育。要求學生在做好“五連環(huán)”學習方法后,要多聯系實際、多提出問題、重視自學和課外閱讀、重視自我總結和自我調整。
五、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發(fā)展
當前,世界面臨著激烈的經濟競爭和人才競爭,我們的教育目標應立足于培養(yǎng)學生適應科學技術發(fā)展和未來的生存能力。物理教學必須根據物理學科的特點,致力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不斷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這體現著教師的教學藝術水平。
1.促進學生積極思維。要想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培養(yǎng)其能力,發(fā)展智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的大腦積極主動地思維起來。我們在教學中要善于設計一些讓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問題,通過設計實驗情境、故事情境、習題情境、漫畫情境等激發(fā)學生思維。
2.引導學生獨立學習。所謂獨立學習,是指學生離開教師,甚至離開學校步入社會后也能學習。在物理教學中,是引導學生獨立地學習還是教師“抱著”學生學習,既是一個教育觀念的問題,也是一個教學藝術的問題。所以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教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學生學習方法,教會學生學習,使他們能夠不斷地獲取新知識。教學過程實際上是體現著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性活動。學習是學生主動求知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或多或少地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作為教師,關鍵的是要立足課堂教學的主導地位,引導啟發(fā)學生積極地去學習、去探索;有時還要經過一段過程,使學生在設疑質疑釋疑的幾個反復中逐步建立起正確的認識。要讓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要求學生經過自己的獨立思維,自己想通;在學生感到自己無法解決矛盾時,教師再適時地予以引導點撥,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中,教師設計題目時,題樣的設計應該有一定的難度,以起到激發(fā)學生興趣、刺激智力發(fā)展的作用。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自行解決問題時,學生就能夠享受到成功的歡樂和喜悅,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
總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一種內在動力,這種動力很大一個方面來自于興趣,青少年學生正處于興趣的高峰時期,好奇、好動、好學、好模仿,對許多問題都感興趣,碰到新鮮的事物總想知道為什么,探索其奧秘。教學中我們只要引導得當、方法得當就能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使之努力、進步,獲得真才實學,獲得愉快和樂趣,實現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上一篇:在互動中提高閱讀能力
下一篇:對學生如何使用表揚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