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公共英語是基礎階段的英語學習,由于高職高專工科學生的英語基礎相對薄弱,英語水平相對于其它層次其他專業(yè)學生相差甚遠。多年來,這類學生的英語教學效果不盡人意,因此對該類專業(yè)學生的大學英語教學擬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則,以適應學生英語學習的需要,達到個性化教學的目的。筆者結合具體的教學對象,教學內容和教學環(huán)境等實際情況,提出在高職高轉高專工科大學英語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突出對學生實施應用過程的引導,本文就這種應用式引導過程的重要性以及這種引導過程的方法進行詳細地陳述。
關鍵詞:高職高專工科學生 引導 應用 方法
一、引言
高職高專工科學生高考文化課的錄取分數(shù)線比較低,學生往往更重視專業(yè)(技能)課程而相對輕視其他文化課程的學習,而且我們經?吹降默F(xiàn)象;老師在上面講課,學生在下面說話,聲音此起彼伏.有些班級人數(shù)比較多,這樣一來,放眼望去甚至找不到哪個學生在說話,只聽到嗡嗡的聲音不絕于耳.說話的學生少一點,聲音輕一點,還不至于影響老師上課,可一旦學生對這節(jié)課不感興趣,聲音就從四面八方傳來,老師不得不停下來訓話.老師停,學生的說話聲也停,老師開始講課,下面又冒出聲音來,屢禁不止,嚴重影響老師上課.高職高專英語課堂教學死氣沉沉,學生們一副懶散頹廢的模樣,有的在睡覺有的在看與課堂無關的小說報紙雜志等,給人的感覺是課堂與他們毫無關系,整個英語課堂教學成了教師的獨角戲.可見文化基礎薄弱是高職高轉高專工科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入大學,面對要求更高,難度更大,課時更少的英語學習來說,許多學生在英語上就好象背上了一個沉重的包袱,無論從時間上還是能力上對英語學習都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課堂時間,突出對高職高轉高專工科學生英語學習的課堂引導,特別是對英語應用過程的細致引導,化解學生英語學習中碰到的多種矛盾,以提高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二、對高職高轉高專工科學生英語學習應用過程引導的極其重要性
從事高職高轉高專工科基礎英語教學的老師都有深刻的體會,學生對于文化科目學習意識淡漠,特別是英語學習興趣不高,基礎較差,給這類學生的授課可以說是一種極其復雜的教學研究的系統(tǒng)工程,這其中教師運用過程教學法(process-focused approach),對學生進行細致地學習過程的引導,既是對學生英語思維活動的啟迪(Enlightening),又可形成師生之間的英語思維的互動(Interacting),直至使師生之間的英語思維同步成為一種可能。 實施情感教學,共同營建輕松快樂的課堂氣氛;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資源,優(yōu)化課堂氣氛;在課堂內適當?shù)卣归_一些活動,進行情趣教學和采取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激活英語課堂。
1、對于高職高轉高專工科的學生而言,他們是很難做到自主學習,因為基礎太弱。在這樣的學習條件下,通過教師深入淺出的引導,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避免了學生自己費時低效。
2、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應用英語,可以使學生們在較短的時間內體驗英語的實際功用,一旦學生頭腦中形成了這種感覺,就能夠化解學生心中對英語學習的畏懼心理,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興趣。
3、通過教師的引導,賦予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一種情感的內涵,體現(xiàn)出一種以人為中心的課程。這種情感交融的課堂分為能使學生產生一種激情。當然教師要首先充滿激情,因為學生的學習激情首先是源于老師充滿激情的鼓勵,對外語學習存在著極大困難的學生來說非常需要教師的鼓舞,特別是教師的引導應該充分流露出一種對學生的關心愛護和人格的尊重,這也是幫助學生戰(zhàn)勝困難給予信心和勇氣的過程。
三、引導過程的方法
高職高轉高專工科的大學英語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對于英語基礎不好的高職高轉高專工科學生的英語教學與基礎相對比較好的其他專業(yè)高校學生的英語教學應當是截然不同的。 筆者認為:可以適當?shù)貙嵤┣楦薪虒W,共同營建輕松快樂的課堂氣氛;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資源,引入一些懸念有趣的問題,優(yōu)化課堂氣氛;在課堂內適當?shù)卣归_一些活動,進行情趣教學和采取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激活英語課堂。
第一,引導的藝術性。教學是門藝術,給這些在英語學習中受到嚴重挫折的高職高轉高專工科學生上英語課更是一種教學藝術。首先結合高職高轉高專工科學生英語學習的特點以及他們學習英語的實際情況,他們學習英語的特點從性格上講就是心態(tài)不穩(wěn)定,情緒化突出,從他們學英語的實際情況看,基礎比較差,欠帳太多,因此對他們英語學習的課堂引導過程要特別注重英語語言的基礎應用,引導的過程要有利于學生的思想集中,興趣的培養(yǎng)以及主動學習欲望的產生,引導方法要靈活,如情景設置,回憶總結,給予條件、暗示引導等。多用關愛鼓勵的話語激勵學生參與課堂,為學生營造氛圍和意境,激發(fā)學生飽滿的學習情緒,在課堂活動中自主學習,享受英語學習所帶來的樂趣.法國教育家弟斯多惠曾說:“教育是一種不在于傳播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勵的教學藝術!
第二,要使用應用式的引導方法作為高職高轉高專工科學生英語學習過程的主要引導方法。高職高轉高專工科的學生思維活躍不易集中,給課堂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傳統(tǒng)單向的語言教學模式吸引不了學生的注意,只有在課堂上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親身體驗英語參與其中,這樣極易形成較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有利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度,能使學生盡快地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有可能體驗到英語的實際功用。另一方面,從英語自身的特點上看,也非常適合用應用的方式進行習得,因為交際功能是語言最基本的功能,我們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使用它。
第三,注重反復引導。在引導的過程中教師對這些學生決不能期望過高,一切要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實際情況出發(fā),給這些學生的引導決不是講到為止就可以的問題,而是通過多次反復強化引導讓學生們反復注意、反復思考、反復練習,這樣才能夠使這些學生的語言意識在頭腦中建立,使他們對英語語言有所感悟和觸動,才能使他們體驗到英語的基本內涵和規(guī)律,才能使他們課下和以后的自學成為一種可能。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反復應用以達到學生記憶深刻的目的是教師要特別注意的?梢赃@樣說,教師課堂上的恰到好處地重復的引導啟發(fā)是基礎薄弱的學生英語學習成敗的關鍵,教師的反復引導的過程也必然是學生反復記憶的過程,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對所學內容得到鞏固,是教師易操作的、可行的的課堂英語教學方法。
第四,教師的引導過程要注意目的語和母語的運用。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引導過程中,一定要處理好目的語(英語)和母語的運用關系,對于高職高轉高專工科的大學生來說既不能用一語(母語)習得的方法和經驗來引領他們的英語學習過程,也不能用二語習得的方法來作為英語學習的指南,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語言水平,力求使學生能夠在理解語言內容之后,能準確的應用目的語。
四、引導過程應注意的問題
1、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是學習興趣,教師的引導如果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就有了學習的原動力,這是啟發(fā)教學的關鍵所在。為此,教師必須從教材和學生心理特點出發(fā),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啟發(fā)性的引導問題,用科學的、藝術的、生動的語言,吸引學生去積極思維,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應用目的語言。
2、鑒于高職高轉高專工科學生的英語基礎較薄弱,對于學生語言應用的引導應做到難度適中,淺了不易引起學生的重視,深了又啟發(fā)不了學生思考。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水平,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做出正確的估計,在此基礎上把握難度要求。此外,要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有的放矢進行引導,防止出現(xiàn)引而不動,啟而不發(fā)的局面。
五、結束語
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學生的來源也日趨多元化,客觀上也就要求大學英語教學方法的多樣化,由于學習英語的人數(shù)眾多,而且學習者的類型、學習目的、內容和要求等區(qū)別相差甚遠,教學的方法也應該人而異。本文所講到的針對高職高轉高專工科學生學習英語的實際情況而實施的引導教學法也只是眾多英語教學法的一種做法,還有待于筆者在今后的實踐中進一步的提高和改善。當然每位教師都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新的英語教學理念和方法,盡心盡責,轉變觀念,把“教死書”變?yōu)椤敖袒钊恕,使日常的課堂教學更趨合理、更趨科學、更趨優(yōu)化,最終讓絕大多數(shù)學生更易接受,更容易學快學好。
參考文獻:
[1]賈梁豫.教學藝術與綜合外語教學中的糾錯[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 (5):56-60
[2]蔡基剛. 大學英語教學若干問題思考 [J];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5,(02); 4-12+81
[3]崔朝暉. 大學英語教學新思路 [J];攀枝花學院學報; 2004,(05); 57-58+53
[4]蘇屹峰,周光明; 大學英語教學面臨的壓力及其應對策略 [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2); 98-101
[5]賈曉娟. 綜合性大學藝術體育類學生英語教學現(xiàn)狀與啟示 [J];文教資料 , 2006,(01)
[6]杭迪. 論藝術類大學英語教學[J]; 語文學刊 , 2007 , (10)
下一篇:高職英語教學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