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藝術設計理論課程教學實踐研究
----以《設計概論》課程教學為例
陳慧
南通市廣播電視大學人文系江蘇南通226010
內容摘要:高職藝術設計理論課程的研究,一直被賦予了“理論”教育的含義,現階段對于高職藝術設計理論課程在教學及其實踐應運中雖有議論,卻缺乏相對實在的研究。本文從教學實際出發(fā),遵循高職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運用“工學結合”理念為教學的體例架構,使理論教學能有效地融入實踐的教學活動。并以《設計概論》課程教學為例,為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較為合理可行的教學方案。
關鍵詞:高職院校設計理論課程教學實踐設計概論
關于高職藝術設計理論課程的研究,一直被賦予了“理論”教育的含義,,教學往往局限于書本知識體系,忽視了理論學習中仍然可以對學生進行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筆者查閱圖書館書籍文獻并搜索互聯網,發(fā)現有關高職藝術設計專業(yè)基礎課程體系的探索如火如茶,但大多數探討集中在設計基礎課程的改革方面,對于高職藝術設計理論課程在教學及其實踐缺乏相對實在的研究。即使有也只是就教學論教學,而未能跳出“理論”結構之外尋求新的出路。
本文通過對現階段高職藝術設計理論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從教學實際出發(fā),遵循高職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充分體現高職藝術設計專業(yè)教學特色,不過多強調高深的理論知識,使理論教學能有效地融入實踐的教學活動。試圖以《設計概論》1課程教學為例,力圖貼近高職培養(yǎng)目標、教學實踐、學生需求,為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較為合理可行的建議。
根據前面提出的高職藝術設計理論課程教學的改革設想,以下從實際出發(fā)以《設計概論》課程為例,提出了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教學實踐方案。:
一、理論教學內容的設定研究;
1、結合筆者所在單位的辦學定位、人才培養(yǎng)目標、崗位需求,說明本課程在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中的定位、課程目標:在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方面主要是通過設計理論的學習和研究,特別是對現代設計理論的系統(tǒng)學習和研究,使學生具有較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設計藝術的素養(yǎng)。將豐富的理性知識通過多媒體圖例展示出來,以使學生直觀形象地了解和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有關藝術設計的專業(yè)分類方式及產品項目的介紹,注重主要設計作品的設計風格流派、造型特點、色彩裝飾、材料運用、工藝制造技術及社會經濟效應的分析,注重藝術設計師基本職業(yè)素質及嚴謹細致的工作態(tài)度與技能的培養(yǎng)。
2、課程的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本課程的重點主要有藝術設計的分類形式、藝術設計的職業(yè)素質、藝術設計的工作程序。其中藝術設計的分類形式這一章(包括的工業(yè)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空間設計)是難點。
針對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組織和實施教學的具體過程中,主要采取以下解決辦法:
①在制訂課程教學計劃中,注意加大重難點內容的教學時間;
、谡J真研究教材,注意教學內容的延展,圍繞重點及難點問題做拓展教學;
、鄢浞掷枚嗝襟w教學手段,注意課程教學內容的豐富性與生動性。
3、設計理論課程學習的社會互動:
表1.3理論教學內容作業(yè)與選取依據(以視覺轉達設計專業(yè)為例)
第一次作業(yè) (視覺傳達設計領域的認識)
2-1.四人一組:組別與所作對象如下:
以學號順序來分組,每四位同學組成一組,前二組作平面廣告設計公司訪談及作品分析,三四組作CI設計公司訪談及作品分析,五六組作包裝設計師訪談及作品分析,七八組作電子媒體(數碼影像、網頁動畫等)設計師訪談及作品分析,其余組作傳統(tǒng)工藝師訪談及作品分析,如果兩人成組,請先找老師安排插入別組。每組同學在訪談與拍攝前要先翻閱設計雜志資料,進行討論,互相提供“美感”意見并切磋拍攝技術。每組同學最好同樣18張拍兩套,一套交作業(yè),一套留著平時欣賞、學習與留念。
2-2.拍攝數碼照片:每組18張
設計作品6張,設計師工作室或事務所2張,與設計師合照2張,作品設計過程4張,該行業(yè)設計工具4張
2-3.撰寫報告:
選一件作品以文字分析、與設計師訪談稿、文字敘述該行業(yè)生產步驟與特色,報告均以電腦word文檔完成。
2-4.課堂交流,交流時配合幻燈片講解
每組以一個幻燈片文件保存,于交流后交作業(yè)。每張幻燈片上以寫上組別、時間、地點、主題、拍攝者。
2-5.要交書面報告與電子光盤。
2-6.評分標準:2-6-1.是否按規(guī)定內容與時間進行作業(yè)練習;
2-6-2.訪談準備是否充分,是否問到重點、訪談學習收獲大不大;
2-6-3.交流時,口頭表達是否清楚、有趣、引人入勝;
2-6-4.照片拍得好不好看,清不清楚。
二、實踐(實訓)教學內容的設置研究:
1、實踐教學的設計思想與效果:
本課程的實踐教學第一類型為案例教學,在案例的欣賞分析中理解設計概論所介紹的專業(yè)基本知識;第二個類型是根據不同章節(jié)的內容安排參觀、實習、利用計算機進行模擬操作等環(huán)節(jié),將理論與實踐更加緊密結合;第三個類型是通過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使學生接受相關的藝術設計與制作實務的訓練,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教學方式最明顯的表現是很好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設計概論》課程的積極性,學生的學習效果自然提高。
2、實踐課程實施、教師指導方法與教學效果:(1)藝術設計成果參觀,教師帶隊到博物館、設計公司等場所參觀,聽取有關講解;(2)藝術設計實訓室、工作室或專業(yè)設計公司等的實踐學習,教師跟蹤指導,直觀的教授學生設計的基本知識與技能;(3)市場調研,由教師帶到指定的場所,現場指導并幫助修訂調研報告;(4)藝術設計案例賞析,主要由教師分析,有條件的情況下到實地進行參觀考察。這些方法的使用,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效果良好。
三、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研究:
本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各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講授、設計作品體驗與分析、設計主題討論三部分相結合:(1)、講授部分:《設計概論》課程的目標在了解設計的職業(yè)、基本觀念、習慣與意義,闡明工業(yè)設計、視覺傳達設計之本質、工作領域與工作內容,并講述設計與社會、文化、生活的關系。使設計的初學者能夠對“設計”的職業(yè)、工作內容、今后的設計學習方向等有全盤的了解;(2)、作品欣賞分析部分:怎么體驗,怎么分析空間設計、工業(yè)設計、商業(yè)設計及一般設計(如:設計元素);(3)、主題討論部分:視教學情形找出相關的設計主題來討論,評價要點為上課專心程度、作業(yè)認真程度及筆試成績等等。
理論教學部分主要采用的是課堂講授的辦法,但不是簡單的概念、知識點的照本宣科,而是將各個知識點串聯,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在講到概念性知識的時候,將搜集的有關背景輔助材料介紹給學生,在講到藝術設計的分類等專業(yè)性很強的知識點時,配合大量的圖片或案例分析,使學生在直觀的環(huán)境中接受理論知識的傳授,這樣,課堂的氣氛也就自然活躍起來了。如在本課程的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可分別解析“麗萊家居”產品設計案例、“Channel[V]的節(jié)目宣傳及片頭設計”案例。比如在講到中國現代設計部分時,就可選用大量關于建國初期重要的建筑與藝術設計成果的圖片案例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并做相應的背景知識介紹,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較容易記住所教授的內容。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實行集體大課教學,40人左右為宜,一般選擇在多媒體教室或圖書室上課。
實踐教學部分主要采用的就是參觀學習、訪談、模擬演練等教學方法,根據不同的內容靈活選擇:讓學生走進專業(yè)設計事務所或公司進行參觀、訪談,對設計最前沿的人或事有具體直接的體驗和感受;把學生帶到藝術設計實訓室或藝術設計工作室,讓學生在電腦上學習初級的電腦圖形繪制或在圖紙上動手繪制簡單的事物。這種教學方法的教學一般采用小組合作進行,每四人一組,在實訓指導教師的配合下完成教學工作,一般選擇到設計工作室或實驗室上課。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使藝術設計專業(yè)的學生擁有必備的專業(yè)基礎理論知識,不僅是勝任當前技術密集型崗位的需要,也是知識再生和遷移,進一步學習與提高以適應將來崗位變革的始發(fā)點。高職藝術設計理論課程的教學不僅不應該忽視,還應該放在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上,這樣才能適應高職藝術設計專業(yè)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蘇子東.高職藝術設計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珠海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11(3):5-8
[2]馬云鵬主編.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5
[3]胡俊敏.完善藝術設計基礎教學,提高學生文化藝術素質[J].蘇州工藝美術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4)
[4]譚支華.張玉金.師范院校美術專業(yè)理論教學的現狀與思考[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2)
[5]吳尚君.現代設計教育中教學實踐課程改革新探[J].裝飾,2002,(08)
[6]何召鋒.中國高等職業(yè)藝術設計教育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7
[7]張健.高等職業(yè)教育理論與實踐課程的整合[J].中國高教研究,2008,(1)
[8]孫紅陽.藝術設計教育中的實踐教學方法探索[J].裝飾,2004,(10)
[9](日)大智浩、佐口七郎合編.設計概論[M].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5
基金項目:本文系2009年江蘇城市職業(yè)學院高等職業(yè)教育研究課題:“高職藝術設計理論課程現狀與教學對策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號:09GZQ046。項目負責人: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