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項目建設施工過程中,項目成本控制的嚴謹與否直接影響工程的利潤。因此為保證項目的利潤,項目成本的控制與管理最為關鍵,只有將項目的成本控制在合理最低的情況下,才能營造更多的利潤。所以為了企業(yè)能夠更好更久的生存下去,每個工程必須做好成本控制與管理。
關鍵詞:項目成本;工程預算;成本控制
一、工程項目成本預測
項目成本預測的目的,一是為降低成本的潛力指明方向;二是為企業(yè)降低成本指明途徑。成本預測的方法可以分為定性預測和定量預測兩大類
(1)定性預測
工程預算人員根據專業(yè)知識和實踐經驗,通過調查研究以及常年積累的已有資料,對成本費用的發(fā)展趨勢及可能達到的水平進行分析和推斷。定性預測主要依靠管理人員的素質和判斷能力,而這種方法必須建立在對項目成本費用的歷史資料、現狀及影響因素深刻了解的基礎之上。這種方法簡便易行,在資料不多、難以進行定量預測時最為適用。最常用的定性預測方法是調查研究判斷法。這種方法只能粗略的進行成本預測。
(2)定量預測
利用歷史成本費用統(tǒng)計資料以及成本費用與影響因素之間的數量關系,通過建立數學模型來推測、計算未來成本費用的可能結果。在成本費用預測中,常用的定量預測方法有加權平均法、回歸分析法等。
二、成本計劃
成本計劃是對計劃期內項目的成本水平所做的籌劃,是對項目制定的成本管理目標。項目成本計劃是貫穿整個項目在計劃期內的生產費用、成本水平以及降低成本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規(guī)劃的具體方案。成本計劃是目標成本的一種表達形式,是建立項目成本責任制、開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礎,是進行成本費用控制的主要依據。
項目計劃成本應作為項目管理的目標成本。目標成本是實施項目成本控制和工程價款結算的基本依據。項目經理在接受企業(yè)法定代表人委托之后,應通過主持編制項目管理實施規(guī)劃尋求降低成本的途徑,組織編制施工預算,確定項目的計劃目標成本。
1、項目成本計劃的內容一般由直接成本計劃和間接成本計劃組成。
直接成本計劃
反映項目直接成本的預算成本、計劃降低額及計劃降低率。主要包括項目的成本目標及核算原則、降低成本計劃表或總控制方案、對成本計劃估算過程的說明及對降低成本途徑的分析等
間接成本計劃
反映項目間接成本的計劃數及降低額,在計劃制定中成本項目應與會計核算中間接成本項目的內容一致。
此外,項目成本計劃還應包括項目經理對可控責任目標成本進行分解后形成的各個實施性計劃成本,即各責任中心的責任成本計劃。責任成本計劃又包括年度、季度和月度責任成本計劃。
2、項目成本計劃的編制方法
(1)目標利潤法。根據工程的合同價格扣除目標利潤后得到目標成本的方法。在采用正確的投標策略和方法以最理想的合同價中標后,項目經理部從標價中減去預期利潤、稅金、應上繳的管理費,之后的余額即為項目實施中所能支出的最大限額。
(2)技術進步法。以項目計劃采取的技術組織措施和節(jié)約措施所能取得的經濟效果為項目成本降低額,從而求得項目目標成本的方法。
即: 項目目標成本=項目成本估算值-技術節(jié)約措施計劃節(jié)約額(降低成本額)
(3)按實計算法。以項目的實際資源消耗測算為基礎,根據所需資源的實際價格,詳細計算各項成本組成的目標成本。
人工費=∑各類人員計劃用工量*實際工資標準
材料費=∑各類材料的計劃用量*實際材料基價
施工機械使用費=∑各類機械的計劃臺班量*實際臺班單價
在此基礎上,結合施工技術和管理方案等測算措施費、管理費等,最后構成項目的目標成本。
三、成本控制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對影響項目成本的各項要素,即施工生產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和各項費用支出,采取一定措施進行監(jiān)督、調節(jié)和控制,及時預防、發(fā)現和糾正偏差,保證項目成本目標的實現。根據全過程成本管理的原則,成本控制應貫穿于項目建設的各個階段,是項目成本管理的核心內容,也是項目成本管理中不確定因素最多、最復雜、最基礎的管理內容。
1、項目成本控制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包括計劃控制、過程控制和糾偏控制三個環(huán)節(jié)。
項目成本的計劃預控。運用計劃管理的手段事先做好各項建設活動的成本安排,使項目預期成本目標的實現建立在有充分技術和管理措施保障的基礎上,為項目的技術與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消耗控制提供依據。控制的重點是優(yōu)化項目實施方案、合理配置資源和控制生產要素的采購價格
項目成本進行過程控制。控制實際成本的發(fā)生,包括實際采購費用發(fā)生過程的控制、勞動力和生產資料使用過程的消耗控制、質量成本及管理費用的支出控制。應充分發(fā)揮項目成本責任體系的約束和激勵機制,提高項目成本運行過程的控制能力。
項目成本的糾偏控制。在項目成本運行過程中,對各項成本進行動態(tài)跟蹤核算,發(fā)現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產生偏差時,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糾偏。
2、項目成本控制的方法
(1)項目成本分析表法。利用項目中的各種表格進行成本分析和控制。應用成本分析表法可以清晰的進行成本比較研究。常見的分析表有月成本分析表、成本日報或周報表、月成本計算及最終預測報告表。
(2)工期-成本同步分析法。成本控制與進度控制之間有著必然的同步關系。如果成本與進度不對應,說明項目進展中出現虛盈或虛虧的不正,F象。施工成本的實際開支與計劃不相符,往往是由兩個因素引起的:一是在某道工序上的成本開支超出計劃;二是某道工序的施工進度與計劃不符。因此,要想找出成本變化的真正原因,實施良好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必須與進度計劃的適時更新相結合。
(3)掙值分析法。掙值分析法是對工程項目成本、進度進行綜合控制的一種分析法。通過比較已完工程預算成本與已完工程實際成本之間的差值,可以分析由于進度進度偏差而引起的累計成本偏差。并通過計算后續(xù)未完工程的計劃成本余額,預測其尚需的成本數額,從而為后續(xù)工程施工的成本、進度控制及尋求降本挖潛途徑指明方向。
四、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是在工程項目建設的工程中或項目完成后,定期對項目形成過程中的各級單位成本管理的成績或失誤進行總結與評價。通過成本考核,給予責任者相應的獎勵或懲罰。承包企業(yè)應建立和健全項目成本考核制度,作為項目成本管理責任體系的組成部分。應明確規(guī)定考核的目的、時間、范圍、對象、方式、依據、指標、組織領導以及結論與獎懲原則等。成本考核是成本控制的兌現,也是工程中針對管理層的獎懲,因此成本考核是成本控制的首要前提和必定的結果。
下一篇:淺談在工程建設中招標控制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