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科技論文發(fā)表期刊推薦《浙江體育科學》創(chuàng)刊于1979年,是一份體育綜合性學術期刊。本刊的辦刊方針是:貫徹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面向體育實際,面向廣大讀者,交流和 推廣體育科學、運動實踐、體育教學的研究成果和技術方法,普及和宣傳體育的科學知識,促進體育事業(yè)的全面發(fā)展,為教練員、運動員、體育科技人員、體育教 師、基層體育干部、社會體育指導員、體育院系學生及較高層的體育愛好者服務,成為他們的參謀助手、良師益友。
摘要:有氧運動作為減肥的重要方式已得到廣大研究學者的認同,本文通過查閱文獻資料,闡述有氧運動減肥過程中運動強度、運動持續(xù)時間的選擇,分析有氧運動減肥的生物機理,以期為廣大肥胖人群提供運動減肥的方式指導,也為后期進一步征服肥胖這一疾病提供依據(jù)。
關鍵詞:肥胖,有氧運動,減肥
肥胖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5大疾病之一,不僅影響人的形體美,而且對人們的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影響,同時也是引發(fā)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主要因素。據(jù)研究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目前我國心臟病和高血壓患者中,肥胖者要比正常人分別高出2.5倍和3倍。平均每4個糖尿病患者或動脈硬化患者中就有3個屬于肥胖癥。因此,減肥開始成為擺在超重和肥胖人群的重要難題,而選擇哪種方式進行健康、科學的減肥也就成為當今社會關注的焦點。目前,社會上所用減肥方式主要從三個方向出發(fā):藥物、節(jié)食和運動,其中運動減肥被擺在首要位置,尤其是有氧運動。研究表明[1],長期有氧運動在機體減肥和控制體重方面具有明顯效果。
一、有氧運動減肥的運動強度
機體通過運動的方式進行減肥,其實質就是增加機體脂肪的氧化。傳統(tǒng)的觀點認為長時間(30-60min)中低等強度(50%-70%VO2max)有氧運動是最有效的,因為此時脂肪供能的比例達到最大。長時間有氧運動后,肥胖者脂肪酶活性產(chǎn)生適應性增高,內皮細胞上的脂蛋白脂肪酶系統(tǒng)被激活,脂肪能源的動員能力得到提高,進而達到減脂的效果[2]。但是,部分研究顯示,大強度運動比中小強度運動更有利于消耗脂肪,其減肥效果也優(yōu)于中低等強度。Tremblay A研究結果表明[3],大強度間歇運動組受試者皮下脂肪厚度顯著低于低強度組。Major GC[4]等對118名絕經(jīng)婦女進行運動強度與減肥相關性研究也發(fā)現(xiàn),大強度運動組受試者的身體BMI指數(shù)和內臟脂肪含量與強度呈高度負相關。
機體長時間中低強度有氧運動過程中會大量消耗脂肪來進行供能,而大強度運動過程中雖然脂肪消耗少,但機體在運動后24h恢復期的基礎代謝率會有所加強,此時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促進身體恢復,因此脂肪就起到了重要的供能作用。也有學者認為[4],減肥的運動強度應該從年齡角度進行考慮,建議青少年選擇60%-70%VO2max;中老年50%-60%VO2max。因此,作者認為選擇長時間中低等強度有氧運動進行減肥是一個傳統(tǒng)保守的模式,其效果是毋庸置疑的,而采用大強度運動進行減肥則仍需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
二、有氧運動減肥的運動持續(xù)時間和運動頻率
機體進行有氧運動時的能量消耗是有一定順序性,糖→脂肪→蛋白質。機體內糖的貯備量相對較少,能維持的運動時間有限。而機體脂肪的氧化分解是一系列的酶促反應。運動后20min機體內氧化分解脂肪的酶的活性逐漸上升[5],在40min達到較高水平,此時機體主要依靠脂肪進行供能。運動持續(xù)時間的增加,機體脂肪供能的比例相應增加。研究發(fā)現(xiàn),連續(xù)運動40min、90min和180min,機體內脂肪酸供能分別占總耗能的27%、37%和50%[4]。
因此,采用有氧運動減肥在運動持續(xù)時間上是有一定要求的,一般可進行1h左右的時間進行運動。美國運動醫(yī)學會建議每天以中等強度持續(xù)運動30-60min,對減肥會有較明顯的效果。從年齡角度考慮,建議青少年每次的運動時間不少于1h,中老年可維持每次30-40min的運動時間。一般而言,每周3次以上或5-7次的運動頻率對于減肥來說效果較好。
三、有氧運動減肥的生物學分析
1、有氧運動促進能量代謝和調節(jié)神經(jīng)內分泌
研究表明,機體長時間有氧運動時,脂肪作為能源的能力得以提高,機體能量消耗增加,體脂減少,達到減肥的效果。黃彩華[6]等對肥胖婦女20周有氧運動后的身體形態(tài)和體成分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受試者的各項指標均得到改善,體質量、BMI、腰臀比都顯著下降,瘦體質量增加,體質含量減少,體脂百分比明顯下降。運動時,除了葡萄糖外,游離脂肪酸是機體能量來源的主要物質。血糖的消耗會減少脂肪的轉化,而游離脂肪酸的消耗則會使得脂肪細胞釋放出更多游離脂肪酸,從而使得脂肪細胞縮小變瘦,機體脂肪含量減少,體重下降[7]。系統(tǒng)的有氧運動會使交感神經(jīng)興奮,機體血漿中的激素(如胰高血糖素、兒茶酚胺、糖皮質激素等)濃度增加,胰島素分泌受到限制,胰島素敏感性增加,脂肪水解過程中的限速酶活性增加,有利于脂肪分解,達到減肥的目的。
2、有氧運動與Leptin、PGC-1α和Irisin
隨著研究水平的深入,關于運動減肥的機制研究也已進入分子水平,Leptin、Irisin和PGC-1α三者成為研究熱點。Leptin是肥胖基因OB的產(chǎn)物,具有調節(jié)食物攝取與能量消耗,以及激素分泌、免疫、生殖和血管增生等多種生物功能。有研究表明,肥胖者在經(jīng)過4個月的有氧運動訓練后,其血瘦素水平與體脂含量呈現(xiàn)正相關。目前,有研究結果表明Leptin-R的敏感性的變化很可能是運動減肥降脂有關。PGC-1α是一種多功能轉錄共激活因子,最早發(fā)現(xiàn)于小鼠的棕色脂肪中。它在線粒體含量豐富和氧化代謝活躍的組織中高表達,與運動引起的一系列適應性反應密切相關。研究表明[8],運動誘導PGC-1α表達,使得線粒體生成、血管生成和胰島素敏感性也相應增加,機體內糖脂的轉運和分解代謝能量也得到提高,機體出現(xiàn)運動后的適應性反應。Irisin是2012年初發(fā)現(xiàn)的具有減肥作用的新激素,它是過氧化物酶體蛋白(FNDC5)在體內被剪切轉變所成,傳遞骨骼肌的信號并溝通骨骼肌與外周組織的關系[9]。Irisin主要是由骨骼肌合成分泌,將白色脂肪細胞轉變成棕色脂肪細胞。機體棕色脂肪細胞具有分解代謝脂肪的重要功能,對減肥具有重要作用[8]。
四、小結
目前關于有氧運動減肥的機制研究仍在不斷深入,機體通過運動能有效增強能量代謝,減少脂肪堆積,同時使得血脂、胰島素受體的功能等往健康的方向發(fā)展。但是肥胖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所以在減肥過程中要做到因人而異,不可盲目從之,有針對性的進行有氧運動,才能更好地達到你預期的減肥目標。(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參考文獻:
[1]張坤,王玉,張永珍等.有氧運動減肥處方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9,1(36):110-112.
[2]王陽明.中低強度有氧運動減肥的生物學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2,2(29):11-12.
[3]汪軍,王瑞元,田吉明.對大強度間歇運動減肥新觀點的探討[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7,27(1):99-101.
[4]梁成軍.減肥方法及其效果研究綜述[J].中國體育科技,2008,44(2):91-94.
[5]劉曉軍.運動減肥的生物化學機理[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3,18(5):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