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提高我國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國家提出了“青少年陽光體育活動”。但是由于以往開展的體育項目受到資金、環(huán)境和場地等因素的影響不能夠很好的開展。文章通過對空竹對青少年身體素質影響以及空竹運動的開展要求的調查分析,說明了空竹運動納入“陽光體育運動”的可行性,為在鄭州市青少年陽光體育活動中大力開展此項活動提供理論依據(jù)。
【摘要】“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是我國針對提高清少年學生身體素質而提出來的,但是從開展到現(xiàn)在都沒有尋找到很適合青少年學生的運動。那么,采取什么樣的運動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文章運用文獻資料、專家訪談、邏輯分析、問卷調查等研究方法,論證了青少年陽光體育活動中開展空竹運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結果表明“空竹”運動比較適合現(xiàn)在的青少年鍛煉,應在鄭州市陽光體育活動中大力推廣。
【關鍵詞】教育核心期刊,陽光體育活動,空竹運動,可行性
1研究方法
1.1文獻資料法
在研究過程中,根據(jù)本課題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內容的需要,通過 CNKI檢索和在圖書館查閱有關陽光體育運動和空竹方面的資料和書籍,進行學習,通過對所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為文章奠定了堅實的數(shù)據(jù)和理論基礎。
1.2專家訪談法
主要通過走訪訪談方式,以電話訪談作為輔助方式,針對性的對相關研究的、教授、體育教師訪問調查,探討目前空竹的發(fā)展,及空竹對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的作用。
1.3邏輯分析法
通過對空竹與現(xiàn)在開展的運動項目,以及現(xiàn)代體育與傳統(tǒng)體育進行比較,對他們之間的差異進行歸納。
1.4問卷調查法
通過在開展空竹的的學校,發(fā)放200份關于空竹對身體健康的影響的問卷,經過整理資料,得出數(shù)據(jù)。
2結果與分析
2.1“空竹”簡介與發(fā)展
空竹,又被稱為空鐘、空箏、中國搖搖,是一種中國傳統(tǒng)玩具,用一根兩端有把手的繩抖動一個底面圓形、側面雙凹的木質物體轉動或拋起,具有很強觀賞性,可以強身健體。傳統(tǒng)的中國空竹有挖哨,隨著旋轉速度加快會發(fā)出聲音。空竹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三國時期,曹植就寫過一篇與空竹有關的文章,可見那時,空竹已在我國出現(xiàn),但是這無從考證。真正關于空竹的記載,是在北宋宣和年間,距現(xiàn)在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了〔1〕。到明、清兩個時期,對空竹的記載更多,如明有劉侗、于奕的《帝京景物略》中有對空竹的形狀及玩法的描述〔2〕,清有《清代野史》和《燕京歲時記》分別記載了當時空竹已經成為兒童的玩具,再有李若虹在《朝市從載》中描述的當時民間抖空竹的情景〔3〕。
隨著時間的推移空竹的玩法越來越多,由于空竹抖動過程中發(fā)出聲音的不同,人們對于空竹有很多稱謂,如明朝時稱空竹為“空鐘”,清朝時稱之為“空竹”。盡管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域對空竹的叫法不同,這并不影響人們接受空竹。
空竹最初為宮廷玩物,后傳至民間井少`為流傳,特別在我國北方地區(qū)曾風靡于城鄉(xiāng)百姓之中,成為家喻戶曉的娛樂項目,在當時年輕女子抖空竹被看做是高雅之舉,F(xiàn)在年輕女子進行空竹表演被視為絕妙之技?罩褡鳛槊褡鍌鹘y(tǒng)體育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國粹精品。1986年中國雜技團曾一舉榮獲“明日雜技藝術節(jié)法蘭西共和國金獎”〔5〕。
目前,空竹項目逐步走進校園,成為部分大、中、小學校的教學內容。2006年空竹成功進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空竹表演很好的向世界展示了空竹運動,也很好的展現(xiàn)了中國的傳統(tǒng)體育文化〔5〕。
早期的空竹是用竹木為材料手工制成,但是比較容易摔壞,隨著時間的推移現(xiàn)在的空竹都是有專業(yè)的廠家用軟性塑料制成,耐摔,耐用。而歐美所使用的空竹一般都是以較軟的塑膠材質制成,沒有哨,不能夠發(fā)聲。
2.2陽光體育活動開展空竹運動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2.2.1空竹運動可以提高青少年學生學習效率,同時有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發(fā)展。
現(xiàn)在的青少年學生接受的主要是應試教育,這給他們帶來了越來越大的學業(yè)壓力,再加上家長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學生除了自己的學校課程以外還參加了不同的學習班,使得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間越來越少,久而久之使得學生就沒有了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造成學生的射你素質下降。再者,學生一直處于緊張的學習當中,腦子處于高速運轉之中,這就像一臺高速運轉的機器一樣會出現(xiàn)問題的,這就會造成青少年學生學習效率下降,由于長時間保持坐著的姿勢,身體的各個部位得不到舒展就出現(xiàn)疲勞,同時,眼睛長時間看書也會出現(xiàn)疲勞。這就會造成學生身體素質下降。2010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大學生身體素質繼續(xù)呈現(xiàn)緩慢下降,但下降幅度明顯減小,肥胖檢出率繼續(xù)增加,視力不良檢出率繼續(xù)上升,并出現(xiàn)低齡化傾向〔4〕。陽光體育活動主要是針對目前全國學生,尤其是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素質有所下降的情況所提出的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主要舉措。在陽光體育活動中引入空竹運動有助于改變這種狀況。
首先,空竹運動是我國民族傳統(tǒng)體育之一,表1我們可以看出在調查的200位學生中有76.5%的人感覺空竹運動比較容易學。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覺得有難度。這表明超過半數(shù)的學生認為空竹運動是比較容易學的,同時它獨有的音樂韻律、趣味以及花式,青少年學生可以從練習中體驗到興奮、喜悅、激動、自然等強烈鮮明、豐富多彩的情感。再者,空竹運動花樣繁多,學生在學會一種花樣后可以學習另一種新的花樣,這樣讓學生總是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以及新鮮感,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空竹運動看似是一種簡單的上肢運動,但它實則是一種全身運動,它的完成需要四肢的巧妙配合才能夠完成。當雙手握桿抖動空竹做各種動作技巧時,需要全身各個關節(jié)的協(xié)調配合,以帶動身軀不同方向的移動、轉動以及兩臂的舒張、收縮。經過反復的鍛煉,從而能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提高四肢的的協(xié)調能力,促進人腦的發(fā)育,提高靈敏性。表2所給出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空竹運動有增強青少年的靈活性作用。 學生在抖空竹時,無論做什么花樣,眼睛都要隨著空竹旋轉位置的變化而變化,并隨時反映給大腦,以便作出正確的判斷。因此,學生的雙眼和腦神經在空竹的位置不斷變化過程中得到鍛煉和提高,就好像長時間學習之后放眼遠眺使得眼睛疲勞得到緩解,起到提高視力的作用。表3也表明89%的學生感覺通過空竹運動對自己的眼疲勞有調節(jié)作用。
學生在抖動空竹時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學生在緊張的學習期間參加“抖空竹”,空竹發(fā)出的聲音就可以調節(jié)學生緊張、沉悶的心情,使得學生可以心情愉悅的狀態(tài)下進行下階段的學習,這樣可以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提高學習效率。
空竹運動不是一個人的運動,大都是一個人表演多人圍觀的場面,這樣可以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增加青少年學生之間的友誼,同時,可以提高他們之間團結合作精神。
表4可以看出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中間進行一定時間的空竹運動之后再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通過空竹運動可以很好的提高學生之間的友誼,進而增強了他們之間的團結精神。
綜上,空竹運動可以全方面的使學生得到鍛煉,能夠很好的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空竹運動不需要進行熱身活動,而且運動量適中,不像其他運動,運動結束之后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影響教學質量。
2.2.2空竹運動可以彌補現(xiàn)代體育項目的不足
陽光體育運動主要是為了使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但是現(xiàn)在開展的學校體育項目主要是以競技項目為主,這項目單調乏味,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因此,必須選擇一些具有健身性、趣味性、娛樂性。又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體育項目。使得學生及得身體上的鍛煉。有提高了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空竹運動作為我國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不但有娛樂性、趣味性、競技性等特點而且具有我國傳統(tǒng)體育文化內涵,可以彌補現(xiàn)在學校體育項目的不足。
首先,空竹運動不受年齡、性別、體質的影響,不論男女都可以很好的參與這項活動。而我們現(xiàn)在開展的體育活動對身體條件的要求非常嚴格。這就很大的打消了青少年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再次,開展空竹運動可以是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我國傳統(tǒng)體育的文化內涵,這是現(xiàn)代體育項目所不能夠達到的,F(xiàn)代體育項目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競技體育,它的核心是競爭,它注重的是陽剛、速度、重外在、追求形體美,始終向著競爭、驚險、公開、健美、公開等方向發(fā)展,注重人的全面發(fā)展,忽視了人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