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av毛片不卡无码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社會學論文

散文選刊雜志漢語方言代詞研究評述

發(fā)布時間: 1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不同地區(qū)和民族都有其方言,方言也是民族文化的一種,F如今,漢語方言的研究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很多專家也在不斷進行研究著。本文是一篇散文選刊雜志投稿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漢語方言代詞研究評述。
  摘 要:漢語方言代詞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從數量看,其總趨勢穩(wěn)步增長;從內容看,研究的著眼點深刻入微。本文通過參閱大量漢語方言代詞的研究論著,對漢語方言代詞做一簡要評述:以人稱代詞的復數表現形式和指示代詞的幾分現象為重點,略述漢語方言代詞研究成果。

  關鍵詞:漢語方言,代詞,人稱,指示

  截至目前,漢語方言代詞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除期刊論文大幅度增長外,專題論文集、專著也不斷問世。例如:李如龍、張雙慶主編的《代詞》(1999),伍云姬主編的《湖南方言的代詞》(2000),張惠英的《漢語方言代詞研究》(2001),盧小群的《湖南土話代詞研究》(2004),汪化云的《漢語方言代詞論略》(2008)等。內容上,從描寫性研究逐漸深入到某一具體的方言現象,如人稱代詞單復數形式的探討、指示代詞的類型劃分、方言代詞比較研究、詞源和語法化問題等。

  疑問代詞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討論其類型及用法,汪化云將其概括為詢問人,詢問數目,詢問事物,詢問“性質、狀況、方式、原因”,詢問“地點、時間”等五大類。限于篇幅,本文從人稱代詞、指示代詞出發(fā),以人稱的復數表現形式和指示的類型劃分為重點綜述對象,略述漢語方言代詞的研究成果。

  一、人稱代詞

  現代漢語各方言的人稱代詞,尤其是三身代詞單復數形式的關系頗受研究者重視。萬波(1996)、崔淑慧(1998)、項夢冰(1992)、郭校珍(1997)、沈同(1983)、施其生(1993)、喬全生(2003)等對某一地區(qū)的方言進行了全面分析:從人稱代詞的形式、意義、語法、功能、語用等角度出發(fā),基本繪出了各方言點人稱代詞的全貌。

  (一)人稱代詞復數表現的類型

  李藍(2008)對443個漢語方言的人稱代詞復數表示法進行了歸納和整理,指出現代漢語方言中使用的人稱代詞復數表示法有同用型、換用型、換標型和復用型四大類。

  湖南汨羅方言是“同用型”,因為它由單數人稱代詞“我、爾、他/�凇焙蠹喲飾病百怠保�構成“我俚、爾俚、他俚/�谫怠鋇母詞�形式。這種采用增標且用“俚”作為相同的復數標記的方式即為“同用型”。武安方言人稱代詞單數“我、你、他”的復數形式為“我、你、他都”,第三人稱用增標法,第一、二人稱用同字法,即不同的人稱使用了不同的復數表示法,因此為“換用型”;浄窖栽欢缺徽J為其復數標志為詞尾“�O”,屬于“同用型”,但是,甘于恩發(fā)現除“�O”外,還有“��”“伲”“類”“笠”“待”“呢”等詞尾,并且不全都是“同用型”。如陽山地區(qū)的粵方言,由“我/你/�凇北涑傘拔掖�/你呢/�諛亍保�第一人稱和第二、三人稱使用了不同的復數標記,因此屬于“換標型”。再如連山地區(qū)的粵方言,雖用“笠”作同一復數標記,卻由“我/你/�凇北涑傘百�笠/你笠/�隗搖保�第一人稱使用了換字法和增標法,即同一人稱用了兩種復數表示方式,因此為“復用型”。銀川方言與陽山地區(qū)的粵方言相似,它的單數形式“我、你、他、別(家)”,有兩套相對應的復數形式,分別為“�n們、你們、他們、別們”和“�n們都、你們都、他們都、別們都”,雖然他們都使用同樣的復數標記,但鑒于第一人稱“我”換成“�n”,因此被認為是“復用型”。

  方言人稱代詞復數的表現形式除李藍的四類型說外,其他學者還有不同的看法。史秀菊(2010)認為可以把復數表現形式概括為單純型、并用型、疊加型、疊用型和疊置型五種,她根據山西方言(晉語和中原官話)單復數之間轉換時運用的附加、和音、變調、異根四種方法進行概括。汪化云(2011)認為在東南方言中,還存在著因省略而構成的復數標記,多音節(jié)復數標記的省略是構成單音節(jié)復數標記的重要手段,如“幾、儂、人”。

  (二)人稱代詞單數的相關問題

  陳昌儀(1995)通過調查江西鉛山方言的人稱代詞單數“格”的情況,指出該方言人稱代詞的單數都有主格和賓格的區(qū)分。圍繞這一方言現象,肖萍、陳昌儀(2004)進一步提出存在的問題:這是否屬于鉛山方言孤立的現象?“格”的變化是否僅限于主賓語這一范圍?如何解釋這一語法現象?為解決這三個問題,他們對全省全部縣市的漢語方言進行了全面的調查,發(fā)現江西境內方言的人稱代詞單數的“格”的分布呈現主賓格嚴格區(qū)分和不嚴格區(qū)分兩種類型,并且對這一語法現象進行了解釋,認為“格”的區(qū)別來自上古中原漢語,詞性則受吳方言詞綴的影響和啟發(fā)。

  “儂”在都昌方言人稱代詞中除了表示復數外,在單數人稱后加“儂”,仍表示單數意義。從全縣境內看,西部及部分的中部地區(qū)單復數均可加“儂”尾;中部的蔡嶺、北炎,東部的大港、鹽田加“儂”表單數,加“俚”表復數;東部人稱代詞單數加“儂”,只有加“儂都”表復數?傊,全縣人稱代詞單數有加“儂”尾和不加“儂”尾兩種形式,而復數形式具有地域差異。

  二、指示代詞

  現代漢語方言指示代詞類型多樣,情況復雜,持二分說和三分說的觀點占絕大多數,也有部分支持一分說或多分說的觀點,可見類型劃分問題是最受爭議的。此外,指示代詞的來源問題也頗受關注。

  (一)指示代詞的幾分說

  漢語方言指示代詞近指、中指、遠指“三分”現象,自日本學者小川�h樹在《蘇州方言的指示代詞》一文中論述后,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呂叔湘(1990)、劉丹青(1995)、邢向東(2005)、張維佳(2005)等學者對此進行了深入地探討。其后,汪化云認為大多數所謂“三分”現象可以歸納為三種類型:其一,第三指(可能不屬于當地方言固有的近指、遠指代詞系統的“第三個指代詞”的簡稱)為長音重讀等形式的三分現象;其二,第三指為定指詞的三分現象;其三,第三指可能是共同語遠指代詞疊置的三分現象。這三種類型的三分實質都是二分的。而陳��認為,若根據這三個判斷標準,河南省新縣指示代詞的三分是真正的三分,因為:首先,新縣方言的第三指不是遠指代詞的特殊變形形式;其次,新縣方言的遠指代詞“來”并沒有被共同語的遠指代詞取代;最后,新縣方言中不存在定指代詞,所以,它不屬于汪化云提出的這三種類型,是真正的三分。   也有不少學者認為,三分現象實質上還是二分的,即近指和遠指。張振興對“指示代詞二分”這一觀點持肯定態(tài)度,他指出漢語方言的指示代詞是二分的,并針對各個學者提出的三分說進行了討論,說明了其不應為三分的理由。如蘇州方言指示代詞形式上雖有三套,內容上卻不是遠、中、近三分,而是遠、近二分的。也有學者認為存在二分與三分并存的現象,如晉萍和安部清哉考察了四川方言指示代詞的現場指示用法,并通過與日語進行比較,得出四川方言指示代詞系統是二分法與三分法并存的結論。此外,還有學者認為存在一分(劉丹青,1995)和多分(史秀菊,2010)的現象。
散文選刊雜志投稿

  (二)指示代詞的來源問題

  汪化云考察了兩類比較特殊的方言遠指代詞,分別是n/?聲母的音節(jié)和v或零聲母w開頭的音節(jié)。記錄這兩類遠指代詞的漢字多且不統一,他從意義和讀音兩方面進行論證,認為這兩類遠指代詞的本字是“乜”和“兀”。對于“兀”的性質或來源,不同的學者產生了爭議。呂叔湘、楊天戈等認為“兀”和“阿”相等,“兀底”“阿底”和“阿堵”相同,而邢向東認為不能將“兀”看作詞頭或前綴。邢向東對陜北晉語黃河沿岸方言的遠指代詞“兀”做了一番研究,并根據文獻資料中“兀”和“阿”的混用現象,推斷出“兀底”“阿底”是同一個詞在不同方言中的語音差異及其在同一方言中所形成的同源異流疊置的反映,即“兀”和“阿”很可能是同源的成分,“兀”來源于“阿堵”的“阿”。汪化云也認為“兀”不是詞綴,“兀”字不是“阿”字,不是代詞前綴,“兀的”是復合遠指代詞。張維佳也對山西晉語中指示代詞的來源做了考察,但他針對的是整個指示代詞的三分系統。從結構和地理分布出發(fā),發(fā)現山西晉語指示代詞主要由“這/那”二分系統構成,而在毗鄰中原官話的地帶則存在著“這/兀”二分系統。因此,推斷晉語中的三分系統是這兩種二分系統疊加的結果,顯示了地理競爭對語言的影響。

  漢語方言代詞研究蒸蒸日上,人稱、指示、疑問代詞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果,某些問題雖受爭議,但取得了初步的共識。方言代詞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整合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拓展和深化研究領域,進行調查和補充。

  參考文獻:

  [1]汪化云.漢語方言代詞論略[M].成都:巴蜀書社,2008.

  [2]萬波.安義方言的人稱代詞[J].方言,1996,(2).

  [3]崔淑慧.代縣方言的人稱代詞[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1998,(2).

  [4]項夢冰.連城(新泉)方言的人稱代詞[J].方言,1992,(3).

  [5]郭校珍.婁煩方言的人稱代詞[J].語文研究,1997,(2).
  相關期刊簡介:《散文選刊》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河南省文聯主管、主辦,具有國內統一刊號、面向全國公開發(fā)行的文學期刊。長期以來,在國內外文學藝術和文藝理論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深受好評。經出版行政管理部門批準,本刊自2010年改為旬刊,刊號為CN41-1071/I,ISSN1003-272X,郵發(fā)代號36-77。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jinnzone.com/shehuixuelw/55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