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志簡介】
《地震地質》是由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期刊,1979年創(chuàng)刊。每年3,6,9,12月出版,每期約15萬字。以國內外科研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及大專院校師生為讀者對象,報道地球科學前沿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地球科學的基礎與應用研究進展。以活動構造、新構造、地球內部物理、地球動力學、構造物理、地球化學、地震預報、地質年代測定、工程地震、減輕地震災害為報道內容。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該刊被以下數據庫收錄: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中科雙效期刊
【欄目設置】
(1)研究論文:報道學科前沿的創(chuàng)新性科研成果(新思路、新方法、新認識、新發(fā)現),對本學科領域有一定的影響或對今后的研究工作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2)科研簡訊:扼要報道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最新科研成果。
(3)科研快訊:確屬新發(fā)現和原始創(chuàng)新成果的來稿,快審快發(fā),在最近一期刊登。
(4)新技術應用:各種新技術應用于地學研究中所取得的最新成果。
(5)專題綜述:評述重要研究領域的代表性成果、研究現狀、尚待解決的問題、未來發(fā)展方向,提出今后的研究工作建議。
(6)學術爭鳴:包括“問題討論”、“學術研討”、“質疑與答復”。主要吸收那些對前沿、邊緣、熱點問題討論的論文,或對《地震地質》已發(fā)表的論文提出質疑。
(7)新聞信息:主要報道學術會議、新書評價、辦刊信息等。
期刊優(yōu)秀范例參考:
1. 牛首山-羅山斷裂帶的變形特征及其構造意義 王偉濤,張培震,雷啟云,WANG Wei-tao,ZHANG Pei-zhen,LEI Qi-yun
2. 靈丘盆地主要活動斷裂和1626靈丘地震發(fā)震構造 馬興全,李彥寶,冉勇康,陳立春,MA Xing-quan,LI Yan-bao,RAN Yong-kang,CHEN Li-chun
3. 西秦嶺北緣-拉脊山兩側地貌差異及地貌演化 高明星,徐錫偉,劉少峰,GAO Ming-xing,XU Xi-wei,LIU Shao-feng
4. 帕米爾-天山對沖帶明堯勒背斜西南傾伏端晚第四紀褶皺變形 李濤,陳杰,肖偉鵬,LI Tao,CHEN Jie,XIAO Wei-peng
5. 汶川地震小魚洞地區(qū)的地表破裂和同震位移及其機制討論 譚錫斌,袁仁茂,徐錫偉,陳桂華,張中白,TAN Xi-bin,YUAN Ren-mao,XU Xi-wei,CHEN Gui-hua,CHANG Chung-pai
6. 高喜馬拉雅混合巖特征及其成因 楊永鑫,楊曉松,YANG Yong-xin,YANG Xiao-song
7. 渤海灣西南緣及其鄰近地區(qū)地殼結構特征 王帥軍,王夫運,張建獅,鄭彥鵬,張成科,趙金仁,劉寶峰,黃燦
8. 2011年Ms4.6瑞昌-陽新地震的震源機制及發(fā)震構造探討 張麗芬,姚運生,廖武林,ZHANG Li-fen,YAO Yun-sheng,LIAO Wu-lin
9. 遼東半島中強地震活動及其與構造相關性 萬波,賈麗華,戴盈磊,索銳,WAN Bo,JIA Li-hua,DAI Ying-lei,SUO Rui
10. 1597年10月6日望天鵝火山噴發(fā)史料考 李裕澈,LI Yu-che
11. 烏蘭巴托以西斷裂活動時代的光釋光年代學研究 孫高元,龔志軍,SUN Gao-yuan,GONG Zhi-jun
12. 基性巖流變實驗揭示出大陸下地殼流變的復雜性 周永勝,ZHOU Yong-sheng
13. 衛(wèi)星遙感技術在火山灰云監(jiān)測中的應用 尹京苑,沈迪,李成范,YIN Jing-yuan,SHEN Di,LI Cheng-fan
環(huán)境污染論文范文:低溫環(huán)境下聚磷微生物的富集馴化研究
摘要:針對低溫環(huán)境下生物強化除磷工藝的啟動與運行,研究了厭氧/好氧和厭氧/缺氧兩種模式富集馴化好氧聚磷菌和反硝化聚磷菌的效果.研究表明,以城市污水處理廠活性污泥為接種污泥,在8~11 ℃的低溫環(huán)境下能有效完成好氧和反硝化聚磷菌的富集馴化,厭氧/好氧和厭氧/缺氧反應器分別在第40 d和第80 d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厭氧/好氧反應器內污泥釋磷和吸磷能力強于厭氧/缺氧反應器內污泥,分別為27.7 mg P/g MLVSS,35.2 mg P/g MLVSS,17.4 mg P/g MLVSS,23.1 mg P/g MLVSS.反硝化聚磷菌可以在好氧條件下以氧為電子受體快速吸收磷,而好氧聚磷菌在缺氧環(huán)境中以硝酸鹽為電子受體立即吸收磷的能力較弱,僅為6.9 mgP/gMLVSS,占好氧吸磷的19.6%.厭氧/好氧和厭氧/缺氧兩個反應器富集前后聚磷菌(Accumulibacter)的豐度分別由9.3% (接種污泥)增加到79.3%(好氧聚磷菌)和61.6%(反硝化聚磷菌),同樣表明了在該低溫環(huán)境下兩個生物強化除磷工藝均實現了 Accumulibacter的有效富集.
關鍵詞:環(huán)境污染論文,生物強化除磷,低溫,好氧聚磷菌,反硝化聚磷菌,熒光原位雜交
氮、磷元素是引起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兩個重要因子,眾多國家對其排放濃度都有著嚴格限制.我國國家環(huán)境保護部要求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出水排入重點流域及湖泊、水庫等封閉、半封閉水域時,執(zhí)行《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的一級A標準.隨著氮、磷排放標準的提高,在新建污水處理廠或舊工藝升級改造過程中,高效率低能耗的生物脫氮除磷技術應用尤為重要.
相關閱讀:《地震地質》最快什么時候見刊?免責聲明
①本頁面非期刊官網,不以期刊名義對外征稿,僅展示期刊信息做參考.投稿、查稿,請移步至期刊官網.
②如果您是期刊負責人且不想本平臺展示期刊信息,可聯系在線人員予以刪除.
③如果需要學術咨詢服務可以聯系學術顧問了解服務明白紙。
快速預審、投刊前指導、專業(yè)學術評審,對文章進行評價;
立即咨詢校對編輯、深度潤色,讓稿件符合學術規(guī)范,格式體例等標準;
立即咨詢適用于語句和結構尚需完善和調整的中文文章,確保稿件達到要求;
立即咨詢數據庫包括:期刊、文章、書籍、會議、預印書、百科全書和摘要等;
立即咨詢讓作者在期刊選擇時避免走彎路,縮短稿件被接收的周期;
立即咨詢根據目標期刊格式要求對作者文章進行全面的格式修改和調整;
立即咨詢幫助作者將稿件提交至目標期刊投稿系統(tǒng),降低退稿或拒稿率;
立即咨詢按照您提供的稿件內容,指導完成投稿附信(cover letter);
立即咨詢大類學科同領域優(yōu)質期刊 | 大類學科 | 小類學科 | 影響因子 | 分區(qū) | ISSN |
---|---|---|---|---|---|
FOOD TECHNOLOGY | 工程技術 | 食品科技 | 0.153 | 4區(qū) | 0015-6639 |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 工程技術 | 食品科技 | 3.579 | 2區(qū) | 0963-9969 |
Food Analytical Methods | 農林科學 | 食品科技 | 2.413 | N/A | 1936-9751 |
INTERNATIONAL DAIRY JOURNAL | 工程技術 | 食品科技 | 2.735 | N/A | 0958-6946 |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 工程技術 | 食品科技 | 0.888 | N/A | 1226-7708 |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 工程技術 | 食品科技 | 6.704 | N/A | 1040-8398 |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農林科學 | 食品科技 | 1.223 | 4區(qū) | 0101-2061 |
FLEISCHWIRTSCHAFT | 工程技術 | 食品科技 | 0.172 | 4區(qū) | 0015-363X |
MEAT SCIENCE | 工程技術 | 食品科技 | 3.483 | 2區(qū) | 0309-1740 |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 工程技術 | 食品科技 | 3.775 | N/A | 0278-6915 |
JOURNAL OF CEREAL SCIENCE | 工程技術 | 食品科技 | 2.452 | 3區(qū) | 0733-5210 |
FOOD AND DRUG LAW JOURNAL | 醫(yī)學 | 食品科技 | 0.619 | 4區(qū) | 1064-590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