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對一個學生的初中學習階段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初三學生面臨的是中考,所以各個科目都開始進入復習階段了。本文是一篇教師職稱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初三下學期政治備考復習策略。
摘 要: 初三上學期期末考后,根據省考的命題形式及期末考試卷反映的學生得分情況,特別感受到學生在抽象思維能力方面存在欠缺及提出解決的辦法。
關鍵詞: 初三下學期,抽象思維,復習策略
漳州這次初三年政治期末考考完之后,很多學生、老師反映不好考,學生感覺有些題目無從下手,這從改卷完后學生的得分反映出來,我所在的區(qū)四所學校最高分數是90分,而且僅有一個,這在往年是不可想象的,不及格的非常多,學校平均下來也就54多分,這種平均分與以往相比,相差不下十幾二十分,這份試卷讓很多老師及學生無所適從。這份試卷是在中考馬上由市考變?yōu)槭】嫉谋尘跋庐a生的,而且不僅初三年的試卷變化大,整個初中的政治期末考普遍反映難度加大,這對初中政治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筆者針對初三年級的試卷進行剖析,以便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次初三年級的期末考的試卷題型跟以往的沒有太大變化,還是48分選擇題,52分主觀題。難的在于提問的方式,在于閱讀量,沒有一定的閱讀功底的學生要把這份試卷做好是有一定難度的。
首先在選擇題上,政治都有考時事,只不過這次考的時事雖然也在范圍內,但明顯偏了一些,更多考的是數字而不是人名等較容易記的東西。比如選擇題的第五題考的運載火箭是長征幾號,這道題就考倒了一批人,比如第4題,如果考的新版的《中小學生守則》估計得分的人就會較多,但它考的反而是新的守則充分體現了什么樣的教育理念。還有第九題只能靠猜,原本是較容易得分的題目反而得分不是很高,這把總分拉低。
主觀題的提問,體現了“高大上”,往往需要用高度概括的語言組織,需要抽象的思維能力,這往往在以往高中題目中會有所體現,初中往往很少有這樣類型的題目,以前期末考很少有這種類型,即使中考也很少。比如第26題的第二問,28題的第二問都是這一種類型。這些題目由于平時很少訓練,導致學生看了這些題目往往無從下手,不知如何作答。
針對這次考試反映的問題,作為一名長期從事初中政治教學的老師來說,必定要隨著考試的變化而改變教學方法,從而增強教學效果。
加強對課本知識點的深挖,形成知識體系。這次考試已經很少出現只考一個知識點的情況,往往是幾個相關的知識合在一起構成一個體系,因此,我們很有必要把各冊分布的相關知識進行整合,突出主干知識,打破各塊的分割,在時間的安排上縮短第一輪復習的時間,加大對第二輪復習的力度,力度的保證則需要時間上給予保障,因此在市質檢前應留有一個月的時間進行第二輪的復習,從而在時間上給予足夠的保障。在時間保障的同時也要加大知識體系的建立力度,打破各冊之間的分割狀態(tài),按照自身成長、自己與他人的關系、自己與社會國家的關系展開,從而形成較完整的知識體系,有利于學生多角度地回答問題。
加強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加強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這次考試如果說是中考試卷的一種導向的話,那么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就至關重要,題目的設問形式已然發(fā)生的根本的改變,提高已經變得更間接,更隱蔽,已經不再是以前只要看題目,材料根本不用太多考慮,這次考試不僅要深入地研究題目,而且要對材料進行分析,以便弄清命題人的意圖,從而組織答案,答案的組織不僅僅局限一個知識點更是一個知識體系,抽象思維能力就至關重要。
那么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如何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多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政治這個學科一個最重要的學科特征就是其時政性,而且有些題目就是沖著時政性去的,因此學生如果對時政事件有一定的了解,特別是重大的時政新聞加以關注,往往就會在考試中把握先機。在復習過程中,老師首先要對時政大事進行梳理把握,并跟課本的知識點進行高度的融合,并在平時的練習及考試的過程中加以體現,提高學生的適應性。同時,加大對國家的大政方針的教學力度,可以提高時政題的命中率,因為中考政治里面基本上有20分是時政類的題目。
多做一些適應性的題目。書是練出來的,不是讀出來的,多做一些題目,讓學生在做題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是至關重要的。因此,老師一定要對練習和考試的試卷進行處理,在開學初進行規(guī)劃,特別是對信息卷的處理上,不能“拿來主義”,拿到什么用什么,這本身是缺乏系統性,而且會讓學生比較茫然,因為不同的信息卷往往出自不同的命題人,不同的地區(qū)其難度、出題意圖往往不同,造成學生的成績時好時壞。因此,在信息卷宗的處理上,一定要遵循系統性、可操作性,從本校的實際出發(fā),避免“高大上”什么樣的信息卷都要做,越是名校越要做,其實名校的試卷針對的學生跟我們所處的學生不是同一檔次的,難度不一定適合。
重視考試的功能。政治中考是開卷考,一般情況下到初三下學期就開卷考,很多學生在以往的情況下考得都不很差,甚至可以說很多考,在這一次期末考之前包括老師、學生都會這么認為,但這一次估計很多人會改變這一種看法,因此,如何發(fā)揮考試的功能成為訓練抽象思維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首先,筆者認為出卷老師一定不能經常換,在很多學校出卷老師都是輪流的,因為出好一份試卷其實本身不容易,特別是一份好的試卷。讓同一個老師出卷,有以下幾個好處:系統性,因為是同一位老師出卷,他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我上次主要考什么,學生考得如何,這次我應該出什么,能很好地使學生把知識點過一遍,避免猜題、壓題。其次較好地把握難易度,避免難度忽上忽下,特別是高考過后的模擬考更需要著重處理。
這次期末考后筆者感觸良多,希望同仁在今后特別是馬上要迎來省考(以后的中考要全省命題)有一定的幫助。
教師職稱論文發(fā)表期刊推薦《黑龍江教育》創(chuàng)辦于1946年,是中國共產黨所辦最早的教育期刊,黑龍江教育戰(zhàn)線核心期刊、黑龍江省社科十佳期刊。該雜志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及時傳播 教育、教學最新理論成果,不斷推出教育改革的典型和經驗,推出一些在全省乃至全國較有影響的報道,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可讀性,為全面推進全省各級各類教育 發(fā)展尤其是基礎教育的發(fā)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黑龍江教育》(中學版)以集中宣傳、反映課的教學為主,為教師提供教學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