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教師講課效果好體現(xiàn)在學生愿意聽、專心聽、聽課后遺忘率低三個方面。要收到這三個方面的效果,教師講課時除了要邏輯思維縝密細致、口齒清楚、表達準確外,還必須用心與學生交流。
摘要:在課堂上,師生交流是教者與學者的互相合作,教師用眼神與學生交流可以洞察學生的學習狀況,用講究藝術性的課堂評語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保護學生自尊心的基礎上,講授學習內(nèi)容,指正學生問題,有利于構(gòu)建和諧、生動的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和創(chuàng)新能力。
關鍵詞:課堂教學,學習興趣,師生情感
無交流的課堂教學效果一定差
無交流的課堂有以下幾種:(1)死氣沉沉的課堂。來聽課的學生很少,空蕩蕩的教室內(nèi)學生不敢坐到前三排。講課過程中,教師低著頭看著電腦上的課件講課,或者看著大屏幕上的投影講課,很少與學生的目光相遇;學生低著頭很安靜,似乎在看書,也有學生趴到課桌上,課堂氣氛壓抑。(2)亂哄哄的課堂。課堂上教師埋頭講課,講得津津有味,全然不管學生的表情;下面學生“嗡嗡”、“嗡嗡”聲壓過了教師的聲音,學生或在忙著自己想干的事情,或隨意地互相談論著,教師不管不顧地把課堂內(nèi)容傳輸下去。(3)教師為主角的課堂。課堂上學生全神貫注、目不轉(zhuǎn)睛地聽教師講課,教師口若懸河、一氣呵成把兩個小時的課堂教學貫穿下來。一堂課下來學生沒有做和想,只有聽,聽懂與否教師不知道。(4)教師無作為的課堂。教師把課堂上要講授的內(nèi)容概括起來傳授給學生,然后讓學生自己看書,最后出兩道習題讓學生做做,最后把答案給了學生,旋即下課,教師省勁了,學生有種失落感。
以上四種無交流的課堂幾乎在每個學校都存在,教學效果評價“及格”或“差”的教師的教學方法基本上能從上述四種情況中找到一種或兩種對號入座。上述四種不良的課堂狀況共同的弊端就是教師與學生缺乏交流。師生的交流可以是眼神交流、語言交流、手勢交流、行為交流。教師通過交流了解學生的思維、需求和狀態(tài),才能對學生有的放矢地強化訓練,激發(fā)其學習興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出現(xiàn)無交流教學的內(nèi)在根源
首先,為什么會出現(xiàn)死氣沉沉的課堂?(1)學生方面的原因:學生的自信心太弱或自尊心太強是導致學生課堂沉默的兩個重要因素,害怕回答問題時出錯,會在課堂中出丑,干脆不回答。(2)教師方面的原因:教師比較強勢,把課堂教學時間安排得緊緊的,教師表情嚴肅,課堂氛圍緊張,學生沒有機會與教師互動,或者害怕教師,不敢在課堂上說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甚至有疑難也不敢找教師咨詢。
其次,為什么會出現(xiàn)亂哄哄的課堂?(1)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不感興趣。要么講課內(nèi)容在學生大腦中不存在概念,想聽也聽不懂,要么學生對教師的尊重不夠。(2)教師講課缺乏感染力。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的引入、語言的感召力不夠,或者講課內(nèi)容理論色彩太強,都是書本上已經(jīng)陳列出的東西,學生不聽也罷。
再次,為什么會出現(xiàn)教師為主角的課堂和教師無作為的課堂?這兩種課堂現(xiàn)象是因為教師不講究教學藝術,只是應付式地講課,上完一堂課立刻離開課堂,目的就是匆匆完成當天的教學任務。
教師要用“心”與學生交流
在學期末統(tǒng)計學生對教師教學的測評情況時,學生對“教學效果優(yōu)秀”的教師評語可以歸納出這么幾種:(1)老師的眼神激勵著我認真對待每一堂課。(2)老師像一位母親,喜愛而不縱容,關心中透露出不能違抗的嚴格。(3)老師講課認真,對我們很負責,生怕我們學不會;(4)老師很辛苦,雖然這門課很難,但我們非常努力地學習。
以上可以看出優(yōu)秀教師教學時的用心良苦,當教師用心去講授課程,在心靈感召下試著與學生溝通時,學生非常配合。他們能體會到教師的辛勞,即使有時調(diào)皮,也會像孩子似地一旦看到教師一臉嚴肅,立刻會收斂起來。講課時教師的“心”到了,眼神也就表露出來了,再用幽默、歡快和鼓勵性質(zhì)的語言委婉地教育學生,激發(fā)他們的思維,收到的教學效果自然會好。如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后,及時給學生一些激勵性評價:“你真聰明,如果你再深層思考一下,你的答案會更加完美。”“你的見解很獨特新穎,很有創(chuàng)造力。”“你進步很大了,再努力一點,你將會取得更好的成績。”“你的記憶力非常好,如果你注意了學習方法,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此激勵性的教師評語學生很樂意接受,聽了也很感動。學生會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會更有信心努力學習。
例如,在某班的課堂上,一名不停地與同學交頭接耳的學生被點名站起,教師沒有大發(fā)脾氣,只是說“課下到我辦公室”。在辦公室里,教師很認真地與學生談了些生活習俗方面的事情后,學生的懼怕、敵對情緒漸漸失去,教師最后說了一句話“我相信你的學習能力和你的自制力。”看似責備加命令的話語讓學生有了學習的自信,從此以后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學生都一絲不茍地完成,成績果然逐步提升。教師的一句誠懇而真摯的評語對學生的生活有著陽光沐浴般的功效,讓學生信心倍增,對學習興趣盎然。
教師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應起到引領的作用,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在教師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教師用一顆誠摯的心對待學生,以鼓勵、表揚作為評價學生的主要方式,堅持與學生交流、溝通,有的放矢地教育學生,解決問題,收到的效果一定好。而貶低學生的教育方法是一種錯誤的教育方法,只能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扭曲學生的人格,限制學生的正常思維。所以每一位教師都要潛心研究師生交流、互動的方式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學的成效。
促進師生交流的幾個方面
。ㄒ唬⿷訌妿熒楦械慕蝗
豐富的師生情感可以改變教育的效果。要培養(yǎng)師生情感,教師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從心里接納學生只有從心里接納學生,學生才有可能敞開自己的心扉,否則會焦慮、反抗,從而導致師生交流受阻。比如,有一個高職高專的學生,入學之初,總是用鄙夷的態(tài)度對待身邊的每一位同學,總是炫耀自己的家境,顯擺自己入學時高出別人一大截的高考分數(shù)等。結(jié)果因為一點小事與班長發(fā)生了口角,并打了班長。年輕的輔導員沒有對這個學生從心理上加以引導,而是就事論事地把該學生批評一頓,并責令他向班長道歉。此后,這個學生處處與教師作對,曠課、上網(wǎng),從此沉淪下去,上課只選擇自己喜歡的教師的課程,對不喜歡的教師的課程就撒謊有病不去上課。在這個例子中,這名學生太過張揚的言行給教師留下了不良的印象,教師在處理他與班長的矛盾時,對他不夠耐心,并且沒有從根源上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同時,該生對教師也產(chǎn)生了誤解,認為教師偏袒班長,從此師生感情封閉,無法正常交流。其實如果教師對學生的缺點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同他敞開心思暢談,就會發(fā)現(xiàn)這名學生本質(zhì)不壞,就是太幼稚,在家里受到了太多的嬌慣。如能注意發(fā)揮他的興趣和特長,同他多交心,收到的效果應該好得多。尊重學生師生在人格上是絕對平等的,學生和教師一樣都是獨立的個體。所以一位賢明的教師對學生講話語氣要平緩,要注意保護學生的人格,言辭應有理有據(jù),能讓學生口服心服。比如,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學生不交作業(yè)。下面是對這類學生兩種不同的處理態(tài)度:教師A:“不做作業(yè)是你的老毛病了,就是太懶,不好好讀書,撒謊倒是學得挺快,你這樣下去一輩子也不會有出息的。”教師B:悄悄把學生叫到一旁,拍拍他的腦袋,“把作業(yè)抓緊補上,有什么問題找我。”教師A最大的問題是詆毀了學生的品性和人格,給學生下定論“永遠也不會有出息”,對學生的人格不夠重視和尊重。教師A的這種評價學生的品性,給學生“貼標簽”、“下定論”的方法不僅起不到教育學生的作用,反而會傷害學生。
教師與學生心貼心這就是心理學上的換位思考。對任何事物的看法,教師與學生都不可能完全一致,但是教師不能“以上壓下”,這樣會忽略學生的感覺,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學生自然會疏遠教師,甚至拒絕、討厭教師。所以教師要設身處地地從學生的角度觀察和分析學生的心情,找出與學生產(chǎn)生不同看法的原因,讓學生感到教師是理解自己的,這樣學生就會接受教師,溝通才能有效繼續(xù)。
(二)應加強課堂上師生的互動
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就是指在課堂教學這一時空內(nèi),師生之間發(fā)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響,既指師生間交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方式和過程,也指師生間通過信息交換和行為交換所導致的相互間心理上、行為上的改變。師生互動的方式和技巧如下。
教師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靈感學生的動是以教師的啟發(fā)為基礎的。教師在講授之前應選用合適的素材設置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應用方法,探索知識的真諦,同時留給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空間。例如,講授“計算機文化基礎”的多媒體部分時,對多媒體的組成、設備、技術指標、相關文件格式等理論內(nèi)容直接給學生講,學生感覺非常深奧。教師可以設計一段視頻和音樂內(nèi)容讓學生聽,從上課開始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目標的確立,通過“我應當學會什么”、“我想學會什么”引導學生參與確立學習目標;上課過程中組織必要的討論,對重點、難點進行適當點撥,進行學法指導,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引導學生將注意力和思維活動指向問題求解的過程,在反復中加強學生的理解力和記憶力;在學完一課之后帶領學生回顧反思,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總結(jié),比如可以問學生這樣的問題:通過這一堂課你知道了什么?請把你知道的告訴你的好朋友或同桌好嗎?學生開始暢所欲言,談出自己豐富的感受。
向?qū)W生下發(fā)學習任務,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任務是逐級加深的,通過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可集中學生的思維,強化講授過的教學內(nèi)容。學生通過完成學習任務,可以開動大腦,啟迪智慧,提出自己的觀點,并渴望從教師那里得到正確與否的判定。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上的整體表現(xiàn)應給與評價,及時指出學生活動的亮點和不足,對學生的互動熱情與探討精神進行鼓勵和贊許。要將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jié)果評價結(jié)合起來,使學生意識到互動的最大收獲不僅僅在于結(jié)果的正確與否,更重要的是在學習過程中參與了多少、是否認真思考過、自身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教師的適時點評特別關鍵,對學生接下來的參與會起到極大的鼓舞作用,否則得不到回應的學生將失去繼續(xù)參與的興趣。
及時引導,促進學生深層探究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眼神、表情和聽課注意力中捕捉反饋信息,把握課堂狀況,調(diào)整教學進度。課堂教學活動必須一直處于教師的監(jiān)控下,始終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互動不等于課堂混亂,課堂不能失去控制、偏離方向;舆^程恰恰是抓住學生思維及時引導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與學不斷地交流與反饋,使整個課堂處于動態(tài)之中。課堂教學活動的進行應是層層遞進的,當學生掌握了“是什么”之后,教師應及時啟發(fā)學生進一步深入,用“為什么”、“怎么用”來設疑從而帶動學生繼續(xù)思索,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講授“JSP技術”這門課程中的Java程序與數(shù)據(jù)庫的連接這部分時,連接成功就能夠順序瀏覽數(shù)據(jù)庫中的記錄。教師可在順序瀏覽的基礎上請學生回答如何隨機瀏覽數(shù)據(jù)庫中記錄,進一步的問題是如何增、刪、改數(shù)據(jù)庫中的記錄,更深層次的問題是如何將數(shù)據(jù)庫中的相關操作打包成JavaBean來完成。問題的層次越深需要學生的能力越強,而應該讓學生達到什么程度,教師應在課堂上通過教學互動隨時把握。
參考文獻:
[1]巫淑華.從言語功能看教師評語教育功能的發(fā)揮[J].教學導刊,2006(8).
[2]畢芝玉.架起溝通的橋梁——“教師評語與祝愿”中評價激勵語言的運用[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3).
[3]唐宇林.課堂用語是課堂效果的靈魂[J].商情(科學教育家),2008(5).
[4]宋小雪.禮貌理論與教師課堂用語[J].考試周刊,2008(51).
[5]楊筱玲,劉映紅.淺談教師課堂用語[J].職教論壇,2004(29).
[6]謝云英,王海琴.淺析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評語的亮點[J].科教文匯,2008(26).
[7]劉小靜.怎樣寫好激勵性評語[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28).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jinnzone.com/jiaoyujishulw/35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