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世界品牌建世界名城
——精心打造懷化市“國際稻都”的思考
內容提要:要科學發(fā)展,后發(fā)趕超,懷化必須以歷史上發(fā)明水稻種植的神農炎帝在懷化會同(已于今年5月7日至9日在會同召開全國性的高層學術研討會,會議以眾多歷史遺跡為依據(jù),確認炎帝故里在會同)和“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懷化發(fā)明雜交水稻,大大緩解了世界饑餓問題這兩大世界級品牌,來建設一座獨具特色的現(xiàn)代化的“國際稻都”,以大大提高懷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推進懷化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fā)展。
關鍵詞:世界品牌,名城國際,稻都
按照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隨著懷化后發(fā)趕超步伐的明顯加快和對外開放深度的日益拓展,現(xiàn)在的懷化正處在一個戰(zhàn)略轉型時期,科學的城市定位、明確的發(fā)展目標、果斷的戰(zhàn)略抉擇顯得尤為重要。
如果我們選擇以特色壯大綜合實力的有效途徑,開辟以品牌鑄造城市特質的現(xiàn)實渠道,那么,一座“世界雜交水稻之城”——懷化“國際稻都”將迅速崛起。
一、背景
背景之一。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早已成為舉世矚目的世界品牌,也成為懷化向世界說話的“最大本錢”。毋庸置疑,懷化已成為一座對人類社會發(fā)展做出杰出貢獻的城市,成為一座蘊含巨大發(fā)展?jié)摿Φ某鞘,成為一座具有鮮明個性的城市。袁隆平和他的“雜交水稻”所具有的豐富社會內涵和巨大拓展空間,正在或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識和接受。因此,每一位富有責任感的五溪兒女,都有責任加快推進懷化“國際稻都”的實現(xiàn)進程,使懷化彰顯其所應有的特色魅力。
背景之二。2005年,陽國勝首先提出“炎帝故里在會同”[1]之說,取得了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等部門和專家學者的傾情關心和大力支持,使得“炎帝故里會同說”文化的發(fā)掘和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炎帝出生于會同連山。“華夏同始祖,天下共連山”,“炎帝故里會同說”越來越引起全國學術界的高度關注,中國炎黃文化研究會已確定于今年5月7日至9日在會同召開“全國首屆會同炎帝故里研討會”。“炎帝故里會同說”,掀起了“炎帝文化熱”,并將進一步傳承幾千年的中華民族文化之源,進一步凝聚全世界炎黃子孫的民族之魂,進一步激勵華夏兒女不屈不饒、頑強拼搏、創(chuàng)新奉獻的精神之光。
背景之三。2004年,“中國•懷化國際雜交水稻與世界糧食安全論壇”的成功舉辦,使人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雜交水稻文化”[2]還在尚未深度挖掘的形勢之下,便已成為一個走向世界的懷化文化品牌。
二、趨勢
趨勢之一。在城市現(xiàn)代化建設中,中外許多專家學者和有識之士都大聲疾呼,城市建設只有在高定位、高起點的基礎上,充分彰顯自己的獨特個性和鮮明特色,才能避免在上世紀轟轟烈烈的工業(yè)化和城市化浪潮中,城市建設所出現(xiàn)的“千城一面”的“悲劇”。世界城市發(fā)展史更是證明:只有最具個性和特色的城市才是自己的城市,才是世界的城市,才是最具活力的城市,才是最有魅力的城市,才是能帶動一方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fā)展的城市。根據(jù)這一趨勢,我們如何避免“千城一面”,高定位、高起點的突出懷化個性和特色,把懷化城市建設成獨具特色、享譽國內外的名城呢?懷化社科界和文學界的一批專家學者認為,用雜交水稻和袁隆平這一世界品牌建世界名城,把懷化城市建設成為“國際稻都”。
趨勢之二。名人效應、品牌效應是現(xiàn)代化城市建設又好又快發(fā)展的便捷途徑。打好名人品牌,能為當?shù)氐慕洕鐣幕貏e是旅游經濟帶來可觀的、甚至是不可估量的效益。曾記否,遠有當年南陽、襄陽爭諸葛,近有汩羅、秭歸、溆浦爭屈原,即使沒爭贏,也提高了知名度,擴大了影響力。更有我們芷江利用和平文化品牌,已使芷江開始走向世界,有望進入世界名城之列。成就于懷化的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是世界級的歷史、科技、文化名人。其“雜交水稻”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fā)明,是公認的世界級品牌。這是任何人、任何地方都搶不去的。朱镕基同志早于1999年10月和2001年4月曾兩度指示:湖南的發(fā)展可打兩張牌,一張是張家界生態(tài)牌,一張是袁隆平雜交水稻牌。如今張家界已是譽滿全球,而我們至今仍將袁隆平雜交水稻這一張“金牌”塵封在歷史的榮耀里,沒有把它全部打出來為我們的經濟社會文化發(fā)展服務。有人甚至擔心,如果懷化不及時隆重地打出這張底牌,就很有可能被別的城市象名牌商標一樣搶注,使懷化陷于悔之晚矣的尷尬局面!雜交水稻風靡全球,袁隆平成為萬人景仰的世界名人。懷化作為唯一的雜交水稻發(fā)源地,我們理應借助這一優(yōu)勢、這一品牌、這一特色、這一絕色,再加上“神農炎帝故里在會同”,用“上下七千年,今古兩神農”來打造“國際稻都”,用世界品牌來建設世界名城,既世無異議,順理成章,又有厚重的歷史和現(xiàn)實優(yōu)勢,很容易打造成為世界名城,更能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tài)效益。
趨勢之三。世至今日,城市的競爭日趨激烈。其競爭從一定意義上說又是文化的競爭,核心則是主體文化的較量。新世紀成功的城市將是主體文化選擇正確、運作成功的城市?梢,主體文化已成為一個城市未來競爭的制勝法寶。“雜交水稻”在幾十年的發(fā)展歷史中,已形成了自己的精神文化,我們把它叫“隆平精神”或“雜交水稻文化”。其精神內涵,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概括了十個字:創(chuàng)新、奉獻、務實、協(xié)作、團隊。懷化社科界則把它歸納為六種精神:即以人為本、無私奉獻,科學求實、勇闖禁區(qū),百折不撓、勇往直前,廣泛協(xié)作、團結共贏,只爭朝夕、加快發(fā)展,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3]《湖南日報》也曾發(fā)文肯定了這六種精神。袁隆平曾經工作了30多年的原安江農校、現(xiàn)懷化職業(yè)技術學院則概括出了十種精神:解放思想、追求真理、敢于率先的創(chuàng)新精神,群策群力、甘為人梯、薪火相傳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腳踏實地、唯實務實的求真務實精神,不畏勞苦、鍥而不舍、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敬業(yè)精神,以人為本、為民服務、為民奮斗的群眾觀點和責任使命感,艱苦奮斗、勤儉自強、逆境拼搏的主人翁思想,淡泊名利、廉潔自律、獨立不移的君子處世自修態(tài)度,善于學習、不斷學習、與時俱進的終生進取精神,克己為人、利他樂己、甘于奉獻的集體主義精神,忠于祖國、堅持操守、始終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4]不論是省委領導、或是懷化社科界和懷化職院所概括的精神,在本質上都是一致的,都反映出了“隆平精神”或“雜交水稻文化”的精神與內涵,我們把這些精神在懷化民眾中加以提倡、施行,將會大大提高懷化民眾尤其是懷化市民的精神文化素質,并在此基礎上凝聚成一股加快富民強市步伐的巨大精神力量和物質力量,又好又快地推進懷化經濟社會的全面發(fā)展。這不正是我們建設世界名城所需要的精神力量嗎?
三、路徑
一是要在城市硬件建設上,以“國際稻都”為目標指向,建設一批標志性建筑。如在火車站廣場建造一座袁隆平、李必湖等發(fā)明雜交水稻的英雄群雕,使之像美國的自由女神一樣,讓來懷化的人一出火車站便感受到“國際稻都”的厚重氣息,借重袁隆平的世界名氣,使懷化聲名遠播;請有關專家設計一富有雜交水稻特色和切合懷化實際的“國際稻都”的造型標志,并修建在懷化市區(qū)中心廣場;可結合太平溪的綜合治理,參照桂林“兩江四湖”的建設,將雜交水稻發(fā)明全過程的故事在太平溪沿岸和沿溪10多座橋上展示出來,使太平溪成為市內的一個旅游經典,讓游人在欣賞懷化風光的同時,感受到“國際稻都”的文化脈絡;繼續(xù)加快隆平大道、隆平廣場、雜交水稻國際展覽中心等的建設;新建的體育中心可命名為“懷化隆平體育中心”,如有其他場館則可以李必湖等袁隆平的得意弟子命名如“必湖××館”等?傊,讓懷化的一些標志性建筑都圍繞打造“國際稻都”來建設。
二是要在城市特色文化建設上,大力弘揚以“隆平精神”為主要內容的“雜交水稻文化”。“雜交水稻文化”是國際稻都的思想文化精神支撐。要宣傳“國際稻都”,必以宣傳“雜交水稻文化”為主旋律。要把“雜交水稻文化”的宣傳提升高度、加大力度,讓懷化所有的人都來關心“雜交水稻文化”的宣傳和“國際稻都”的建設。
三是把職業(yè)技術學院更名為隆平學院或創(chuàng)辦一所中國隆平水稻雜交科技大學。職業(yè)技術學院是由安江農校等幾所學校合并而成的,而安江農校作為雜交水稻的發(fā)祥地也早已成為世界名牌,況且這一名牌又是依托袁隆平而聞名于世的。如果更名或創(chuàng)辦成功,借重袁隆平的名聲,加快相應工作的到位,其生源可毫無疑義地擴大到世界各國,既可促進懷化的發(fā)展,又可通過這眾多的外籍學生更好地宣傳推介懷化,迅速擴大懷化“國際稻都”在世界各地的影響。
四是圍繞雜交水稻的發(fā)明和發(fā)展,精心創(chuàng)作推出一批反映以袁隆平為優(yōu)秀代表的懷化人民風貌和建設成就的影視劇,提高“國際稻都”的凝聚力和美譽度。
五是繼續(xù)辦好“懷化國際雜交水稻論壇”。2004年懷化已成功舉辦這一論壇,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既得到了湖南省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又引起了廣泛的國際關注。其間有來自28個國家的近百名高官、專家、學者聚首懷化,參加“論壇”。“論壇”通過弘揚“隆平精神”,推進了參會國的團結、協(xié)調、對話與溝通,還對未參會國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使合作各國加強了和平共處、共同發(fā)展。可以說,“論壇”正是打造“國際稻都”的強勢手段。我們要堅持經常舉辦,將之打造成為國際性的“水稻博鰲”。屆時,全世界水稻種植國家將會來懷化探源,億萬稻農將會來懷化“朝圣”,懷化也將因此真正成為一座享譽全球的世界名城。
六是將雜交水稻發(fā)明地——原安江農校所在地申報為國家級文物加以保護。在保護的基礎上,再把原安江農校進一步維修好、建設好、開發(fā)好,按五A級景點要求將其建成世界第二次綠色革命的圣地,吸引全世界的稻農來此參觀“朝圣”。
七是在懷化周邊建一規(guī)模較大的雜交水稻或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并以此為基礎建成萬國水稻主題公園,以彰顯“國際稻都”的外在氣派。同時,幫助“金珠米業(yè)”等企業(yè)提升稻米品質,打造好稻米品牌,力爭使其巧借袁隆平的名氣和雜交水稻的品牌而成為另一個世界名牌。
四、效應
打“袁隆平雜交水稻牌”,弘揚“雜交水稻文化”,拉動懷化經濟發(fā)展,已成為懷化人民的心聲和夙愿。朱镕基指示湖南打的兩張牌,張家界的生態(tài)品牌已名揚天下,為湖南旅游業(yè)帶來了無限商機,然而“袁隆平及其雜交水稻牌”卻被懷化人久久地珍藏著、塵封在歷史的榮耀里。打“袁隆平雜交水稻牌”,依托“懷化國際論壇”建懷化永久性國際會議組織,構筑懷化“國際稻都”,大力弘揚“隆平精神”和“雜交水稻文化”,對全面推介營銷懷化,促進懷化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fā)展,有著特別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必將加速懷化世界名城的崛起。
首先,“雜交水稻文化”已成為懷化城市名片,它能為我們建設世界名城提供巨大的外推力。
利用“懷化國際論壇”弘揚“雜交水稻文化”,能產生強大的傳播效應,提升懷化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和雜交水稻的美譽度,有利于打造懷化城市品牌。運用“袁隆平雜交水稻牌”這一世界唯一、懷化獨有的世界級品牌的國際效應,以“人人必需、各國政府都不能掉以輕心”的糧食為契機,順應歷史潮流,聚焦政治資源,整合經濟、文化資源,建立懷化永久性國際會議組織,構筑中國懷化“國際稻都”,全面提升懷化的區(qū)位優(yōu)勢,促進懷化、大湘西和湖南的大發(fā)展。“懷化國際論壇”若能繼續(xù)成功運轉,世界的科學家、企業(yè)家必然紛至沓來,各國政治家從關注糧食的生產和安全考慮,定會應邀而至。屆時,“懷化論壇”將成為各國水稻科研、生產、貿易等融為一體的高層政治家與科學家及企業(yè)家的對話平臺。可以看出,其意義已遠不僅是有力地推進懷化中心城市建設問題,而是獲得全新的發(fā)展機遇,使懷化從此融入世界政治、經濟、文化格局之中,從而大力提高懷化的國際地位。
其次,弘揚“雜交水稻文化”,將會大大增加懷化的經濟活力。繼續(xù)辦好“懷化國際論壇”弘揚“雜交水稻文化”,將吸引國際國內各層面的廣泛注意,使懷化進入世界的投資視野。而隨著資本的大量涌入,將促使土地升值、財政增長、就業(yè)增加、城市發(fā)展等,從而整體提升懷化的經濟活力。懷化將會逐漸演變成一個具有更多經濟活力與更多國際交往的經濟圈,吸引著各種資源更多的聚集。懷化將站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去把握經濟的發(fā)展,從而極大地帶動懷化經濟,并從中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
一是加快懷化經濟與國際經濟接軌。國際會議及其組織都是從聚集政治資源入手,整合社會與經濟資源,使之直接為經濟服務。弘揚“雜交水稻文化”,打“袁隆平雜交水稻牌”,構建“國際稻都”,將使世界的目光、尤其是水稻培育和種植國家的目光都關注懷化,將使更多的國外資本、技術和人才進入懷化,使懷化在競爭中擴大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同時,懷化可以繼續(xù)利用“懷化論壇”,實現(xiàn)懷化企業(yè)家與論壇代表進行聯(lián)系交流,從而加快懷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懷化的企業(yè)家將能從論壇中得到合作的信息、合作的伙伴、合作的成果。
二是促進懷化經濟產業(yè)結構的升級轉型。通過弘揚“雜交水稻文化”的“懷化國際論壇”的繼續(xù)舉辦,將樹立懷化“國際會展經濟”、“國際旅游經濟”的新形象,有利于促進懷化經濟產業(yè)結構的升級轉型。通過興建高檔次的會展、商務、度假旅游設施,創(chuàng)建舉辦大型國際會議、展覽、商務活動和度假休閑的接待條件,逐步將懷化建成國際性的會展和度假旅游勝地,從而推動懷化經濟結構向高層次發(fā)展。
三是有利于促進旅游業(yè)和其他產業(yè)聯(lián)動發(fā)展。旅游業(yè)在經濟和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已成為多功能全方位作用的動力產業(yè)。“懷化論壇”單從旅游而言,只要持續(xù)成功運轉,懷化將成為大湘西旅游圈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與張家界的生態(tài)旅游交相輝映,使懷化與張家界成為支撐大湘西發(fā)展的兩大支柱。
(1)會展旅游。隨著隆平大道、隆平廣場、懷化國際水稻博物館、萬國水稻主題公園、稻都國際會展中心等一大批重點項目全面啟動,給懷化的未來勾畫出美麗藍圖的同時,會展旅游也將成為懷化的支柱產業(yè)。
(2)旅游目的地整體形象促銷。通過弘揚“雜交水稻文化”,繼續(xù)辦好“懷化國際論壇”,邀請參會的國外代表大多是具有“乘數(shù)功能”的人士;國內各省市特別是港、澳、華東六省一市,都將成為論壇的重要客源地。這些代表與客源層次高、人數(shù)多、停留時間長、消費水平高。通過他們之間高層互訪,發(fā)動媒體宣傳,將會擴大懷化在各方面的影響力,從而提高懷化的整體知名度,懷化將因此蜚聲海內外。我們應抓住“懷化國際論壇”參觀人次大流動之契機,以旅游產業(yè)為突破口,與周邊城市旅游界共同整合資源,精心打造大湘西旅游的航空母艦,形成大湘西經濟實力的“核聚變”,從而成為懷化經濟發(fā)展的又一強勁拉力。
再次,弘揚“雜交水稻文化”精神,將進一步推進懷化的精神文化建設。
弘揚“雜交水稻文化”精神,將會使懷化人民以袁隆平為榜樣,緊密團結在市委、市政府周圍,圍繞“構建商貿物流中心,建設生態(tài)宜居城市”的戰(zhàn)略目標和“科技引領、交通先行、興工活商、富民強市”的發(fā)展戰(zhàn)略,發(fā)揚以人為本、無私奉獻的精神,只爭朝夕,加快發(fā)展,科學求實,敢闖敢冒,團結協(xié)作,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全面提高全市人民的精神文化道德素質,推進全市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fā)展,加速世界名城——國際稻都的建設。
參考文獻:
[1]瞿春林、陽國勝,炎帝故里在會同,湖南長沙《船山學刊》2006年第四期第76頁。
[2]、[3]瞿春林、向彪、王玨,懷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品牌—“雜交水稻文化”,湖南長沙《湖南社會科學》2006年第五期第159頁、第160—161頁。
[4]廖冬云、姚元林:《懷化城市精神的定位、打造與發(fā)揚光大》,懷化市委宣傳
部、懷化市建設局2008年主編的內部資料《城市文化建設論》第164—16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