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下,生物學科的高考復習日益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知識運用能力、分析與推理的能力等方面進行考查。本文是一篇云南教育論文征稿范文,主要論述了新課程下高三生物復習教學的有效性研究。
摘 要: 新課標對各科的復習教學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教師進行有效的復習教學。但如何提高高三生物復習教學的有效性,仍需教師進行不斷的深入探討和分析,從而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本文主要對新課標下高三生物復習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 高三生物,復習教學,教學有效性
引言
新課程考查內容的改革在較大程度上促進了高中生物學科的教學改革,同時使高三學生必須明白生物高考的價值所在[1]。下面對新課標下高三生物復習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探討和分析,提出有效解決措施。
一、利用比較異同法進行有效性復習教學
高三生物復習資料中,雖匯集了整個高中所學的知識點,但各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極為繁亂和復雜,因此教師可通過比較異同的方法進行復習教學,如此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學科知識的綜合能力,而且可以擴展學生復習知識點的深度和廣度,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復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
例如,在復習“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這一節(jié)內容時,教師不僅可通過向學生演示兩種細胞的結構、形態(tài)和功能,制作區(qū)分兩種細胞的表格,讓學生一目了然兩種細胞的區(qū)別;而且可根據所學知識,在兩種細胞比較結果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兩種細胞在DNA復制、細胞分裂與轉錄等方面存在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行探討。通過比較異同的方法,不僅可以使學生對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進行正確的區(qū)分,而且可以避免學生在學習概念過程中混淆兩種細胞的含義,充分培養(yǎng)學生求異、求同思維,促使學生快速且牢固地掌握核心知識點,從而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二、以培養(yǎng)學生敘述能力的方式進行有效復習教學
在新時背景下的教學模式不應再墨守成規(guī),而是應與時俱進,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和更新,從而使課堂學習變得高效和優(yōu)質。因此,在高三生物復習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局限于讓學生死記硬背,對學生進行題海戰(zhàn)術進行復習教學,而是應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和引導,協(xié)助學生在熟知課文知識和把握知識整體性的基礎上,掌握識記技巧。
例如,在復習“DNA使主要的遺傳物質”一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讓學生在不閱讀課文和任何相關資料的情況下,要求學生用默寫的形式將病毒浸染過程完整地書寫出來,或是用圖解形式表達出來;之后教師進行批閱,對該知識點掌握較好的學生,教師應給予表揚,對掌握較差的學生,教師應給予鼓勵并進行相應指導;最后讓學生將自己對病毒浸染過程的理解與課文內容進行比較,此時學生會迅速發(fā)現(xiàn)自己對知識點的錯誤理解,從而更深刻地掌握該知識點。通過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點敘述的能力,不僅可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在復習上的錯誤,還可對知識點進行查漏補缺,從而達得事半功倍的復習效果。
三、設置連環(huán)問題進行有效性復習教學
心理教育學家發(fā)現(xiàn),問題可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對未知知識的求知欲[2]。因此,無論在任何學科中是新課學習還是考試復習,均可通過設置問題、激發(fā)學生求知欲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在高三生物復習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巧妙設置一連串與復習內容相關的連環(huán)問題,進行復習教學,使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徜徉。
例如,在復習“線粒體和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這一節(jié)內容時,也許許多同學已經將課文內容忘得所剩無幾,此時教師可緊密結合課文相關知識點,提出一系列問題重新燃起學生學習和探索的欲望,深入課文中進行探究和發(fā)現(xiàn)。如,教師可提問:所有的動物和植物細胞中都含有線粒體嗎?是不是能進行有氧呼吸的細胞都具有線粒體?反過來含有線粒體的細胞也都能進行有氧呼吸嗎?植物界中所有的植物細胞中都含有葉綠體嗎?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都含有葉綠體嗎?通過層層深入的連環(huán)問題,不僅可使學生重新對生物學產生興趣,而且可幫助學生系統(tǒng)、全面掌握知識點,可舉一反三,辨別易混、易錯的概念。
四、重組基礎知識體系進行復習教學
根據往年的生物高考試題,無論試題形式如何編制,其考查的主要內容多為基礎知識、運用基礎知識的能力等。因此,高三生物復習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基礎知識的復習,如基礎知識點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等;還應抓住復習的核心內容,注重各知識點間的聯(lián)系,并對各知識點進行梳理、歸類、總結與結合等,建立起一套完整、系統(tǒng)的知識點網絡體系。該網絡體系是指教師在深入探討教案材料、結合學生實際學生情況的基礎上,打破以往傳統(tǒng)的復習教學框架,將知識點進行重新組合變成新的復習框架,以激發(fā)學生重新學習和復習的熱情和信心,不僅為學生展開復習活動鋪墊好道路,還有利于學生對學科內各個知識點進行遷移與綜合復習。
例如,在復習“細胞分裂”這一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將教材第一章和第三章中的有絲分裂、無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和細胞分裂進行整合、重組,從而形成一套新的知識點網路體系,利用板塊的形式將重點、難點一一列出,然后進行依次突破,使學生可以綜合、系統(tǒng)地掌握知識點內容。通過重組基礎知識體系進行復習教學,不僅可以避免由于知識點的重復而進行的重復復習對學生造成的厭煩、乏味等不良學習情緒,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為學生節(jié)約更多的時間復習其他知識點,從而整體提高學生復習水平。
結語
高考復習是高三學生對三年來所學知識進行的一次高度總結,也是為高考鋪墊的最后一塊敲門磚,對高三學生來說高考復習的優(yōu)劣將直接影響學生高考結果的好壞,甚至影響學生未來的發(fā)展[3]。因此,高中教師應重點做好高三學生的復習教學工作。高三生物學科占高考分數(shù)的比例雖不多,但每一科目的復習教學都應給予足夠重視,才可為學生的高考提供更多保障。新課標下,教師應不斷深入探討高三生物復習教學的方法和模式,從而提出更多有效的復習教學策略[4]。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利用比較異同法、以培養(yǎng)學生敘述能力的方式、設置連環(huán)問題、重組基礎知識體系等手段和模式進行復習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生物復習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朱登英.提高高三生物復習課有效性的幾點做法[J].考試周刊,2015(14):136.
[2]曾鵠淼.淺談如何提高高三生物復習課的有效性[J].讀與寫雜志,2014(04):163-259.
[3]陳文榆.提高高三生物復習課的有效性[J].學園,2013(26):218-219.
[4]陳�B.提高生物實驗復習課有效性的策略[J].2013(09):86-87.
云南教育論文發(fā)表期刊推薦《高考》雜志旨在反映國內外教育教學科研實踐的最新成果,服務于科教興國戰(zhàn)略。本刊致力于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構建一個交流學術成果的園地,萃集各級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科研方面的實踐經驗、教法教理及教案設計、教學教改探討、教育體制改革、教育文化及產業(yè)的發(fā)展模式等方面的最新成果,集教育教學及科研的指導性、理論性及實用性于一體,是一本以教育科研成果展示為主,兼具教育教學理論及實踐的省級學術期刊。作為唯一以高校招生考試命名的期刊,《高考》始終強調“考試導向”,以全面提升考生的應試能力和考試成績?yōu)槟繕,突出考試刊物與一般教輔刊物的差異性。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