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階段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關鍵階段,更是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怎樣調節(jié)他們的心理,使他們慢慢走出困境,思想品德課的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我經過多年教學實踐及體會談談個人的看法。
關鍵詞:中學教師論文發(fā)表,思想品德課教學,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問題分析,心理
一、中學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1.學習帶來的心理壓力大,對挫折承受力差。中學階段的學習競爭十分激烈,每一次考試,學生心情十分緊張,總擔心考試會失敗,失掉“尖子”地位,受到老師、父母的責備,同學的冷眼,產生焦慮,而一旦真的考試失敗,就立即灰心喪氣,情緒十分低落,這種現(xiàn)象在初三更為突出。
2.人際關系不協(xié)調。由于小學時期學習成績好,常受到老師和家長贊揚,加之是獨生子在家多為“太子”“千金”,自我中心意識強,人際交往能力弱,不善于處理與同學、老師、父母的關系,顯得人際關系不協(xié)調。這些學生常產生焦慮不安,甚至恐怖感。
3.自信心不足。由于家長、老師(主要是班主任)對學生的期望值過高,表現(xiàn)出對學生(特別是優(yōu)生)的缺點看多優(yōu)點看少,拿家長和有些老師的話說,“要常敲打才能成才”,消極評價多于積極評價,使學生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常因一次考試失敗就失去自信心。
4.早戀問題的困擾。中學生自身的生理發(fā)育日趨成熟,對異性的渴望不斷加強,導致“早戀問題”,在我們的初中這種現(xiàn)象已經突出,“總是想看到他”、“我總想和他在一起”、“我總想和他做同桌”、“我和他說話時心情總是很興奮”,由此平時總是感到“煩燥不安,吃不下,睡不香”,成績開始下降。由于走進了戀愛的誤區(qū),心理沖突加劇,產生種種心理病態(tài)反映。
二、當前其心理問題的成因分析
1.社會環(huán)境因素。由于現(xiàn)在社會公德意識的低落,人們對許多有違道德的行為已經習以為常,并因此導致教育的誤導,使少年兒童對行為正確性的認識模糊,引起說謊,欺騙,偷竊,破壞,對抗等品行障礙的發(fā)生;其次社會上的某些文化娛樂設施成為誘使青少年蛻變的場所,如青少年是電子游戲廳里實際消費的群體,尤為嚴重是社會上的一些影視公共場所,為了追求票房價值,經常播放兇殺,淫穢等影視片,不少青少年中毒以后,便開始行兇,打架,尋求刺激,屢禁不止的黃色書刊也是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
2.學校因素。學校課程與學生興趣愛好的矛盾。大多數(shù)的同學并不喜歡一些抽象或枯燥的課程,加之學;蚪處熃虒W方面的不合理現(xiàn)象,勢必會造成學生的厭學情緒。學生面對自己的興趣只能不斷地延后,甚至放棄,這樣當自己想要的得不到滿足,別人又不斷給自己施加壓力,逼迫自己學習不感興趣的東西,學生的逆反情緒只能越來越嚴重,心理會更加的不滿與叛逆。
3.家庭因素。父母的過分保護,使學生在生活上產生了極度依賴性;在性格上形成了自私性,在情感上具有了脆弱性。家庭的非科學化教育使一部分中學生失去了獨立生活,獨立思考的能力。很多農村學生家長在外地打工,沒有精力管理或督促子女的生活與學習,有些是單親家庭或“空巢”家庭,這造就了早戀的機會,有些產生了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偷竊、搶劫、打架、甚至強奸等惡劣行為。
4.學生自身因素。這個因素包括不能正確地自我認知,受挫能力弱,對一切的期望值過高,基本技能的缺乏,依賴性強,獨立性弱,意志不堅強等各種情況。
三、在教學中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策略
一是要敏銳地觀察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觀察應該在學生沒有覺察的情況下,利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感覺器官去感知學生的行為。在平常的教學過程、課外活動、學生的交往過程直至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注意觀察學生的精神面貌、言談舉止、行為動作、興趣愛好、待人接物的表現(xiàn)。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心理,還應該讓學生建立心靈對話本,讓學生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寫到心靈對話本上,老師定期查看,以便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然后采取適當?shù)拇胧⿴椭鷮W生調整好心理。
二是要和學生交朋友,進行傾心談話。有經驗的老師,經常通過與學生的促膝談心,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學生的心理或思想問題。談話可以最親切、最直接地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還可以察言觀色、隨機應變,獲得或發(fā)現(xiàn)學生心理的一些重要信息。心理學研究表明,談話過程實際上是交談雙方之間的一種交往與認識過程。談話雙方的心理特征、態(tài)度、期望、動機、知覺、情緒和行為等對談話的效果有一定的影響。
三是用遠大理想的推動作用增強學生的抗挫折能力。中學生的心理挫折大部分來源于成績的不理想和同學的人際關系不好。老師要對學生的挫折心理給以正確的指導,才能形成堅強意志的品德。初一入學時,很多學生一時不適應初中階段的學習,有的甚至產生了厭學情緒,心理受到嚴重的挫折。針對這種情況,就要用遠大的理想來激勵學生。并要及時地告誡學生,有了遠大的理想是好事,但理想和現(xiàn)實有很遙遠的路途,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和汗水。經過恰當?shù)慕逃图,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增強了,克服了學習中的困難,學習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成績也將隨之提高。
四是用無限的愛心感化學生,促使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熱愛學生是形成教育藝術的基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對愛撫情感的渴求是每一個青少年學生的心理需要。老師只有把愛的情感投射到學生的心田,師生間才能產生心心相印的體驗,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藝術之樹只有植根在愛的土壤里,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