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以“鳳頭、豬肚、豹尾”來形容寫作,其實這一標準又豈止于寫作呢?如果一堂課也能做到此三點,那就可以稱得上是一堂精彩的課。
摘要:一堂數(shù)學課,如果能含納“鳳頭、豬肚、豹尾”,可以稱得好課。鳳頭,是指開頭要精彩亮麗;豬肚,是指課的過程要充實豐富;豹尾,則是指結尾要響亮有力。
關鍵詞:如何發(fā)表論文,鳳頭,豬肚,豹尾
一、鳳頭,開頭要精彩亮麗
對一堂數(shù)學課而言,起個鳳頭就是說要有一個精彩的導入。巧妙精彩的導入能很快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學生興趣,促使教學任務順利完成。教師要設法將一些枯燥、無味的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成若干有趣、誘人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品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使課堂產(chǎn)生愉快的氣氛。
下面是一位教師上“圓柱的體積”一課的導入:
開始,老師拿出兩張完全一樣的長方形紙,分別卷成了兩個不同的圓柱,配上底后成了兩個紙杯。(并標明:以長為高的杯子是1號杯,以寬為高的為2號杯)
師:同學們,請猜一猜如果裝沙子哪個杯子裝的多。
【學生憑自己的直覺各抒己見】
生:1號多,因為杯子高。
生:2號多,因為杯子粗。
生:一樣多,因為是兩張一樣的紙,它們的側面積相等,體積也應該相等……
在大家紛紛給出意見后,教師就請了代表不同意見的3個人為代表,到前面做了演示實驗。讓學生選擇一個杯子裝滿沙子,再倒入另一個杯子中,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中得出了結論:2號杯體積大。這時同學們都向老師投來詢問的目光。
教師見水到渠成,揭示:奧秘在哪里,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中會研究的問題……
巧妙精彩的導入能很快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學生興趣,促使教學任務順利完成。教師要設法將一些枯燥、無味的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成若干有趣、誘人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品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使課堂產(chǎn)生愉快的氣氛。
上面這節(jié)課的導入設計可謂引人入勝,讓我難忘。妙就妙在兩張同樣的長方形紙,結果圍成了體積不同的圓柱,而這個不同,僅憑學生經(jīng)驗或觀察無法解釋,這就引發(fā)了學生強烈的認知沖突,喚醒了他們的問題意識,進而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二、豬肚,過程要充實豐富
一堂課,如果只注重上得熱熱鬧鬧,而忽略雙基,可以說是兩手空空。一些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掌握,不通過一定量的練習只能浮于表面。有專家提出,一節(jié)課不能少于15分鐘的練習,我舉雙手贊成。一堂課要充實豐富,練習舉足輕重!當然,為了有效地突出教學重點、難點,我們必須優(yōu)化練習。
下面是我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一課過程中設計的一些練習題,選擇性摘錄如下:
、僖粋長方形長5分米,寬4分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②一張方桌面的邊長8分米,現(xiàn)在要配一塊與桌面同樣大的玻璃,該配多大的玻璃?
、垡粋正方形的周長是16分米,它的面積是多少?
、苣闵磉吥男┪矬w的表面是長方形?請你選擇喜歡的兩種物體,用你喜歡的方法算出它這個面的面積。
、菀粋長方形長8米,寬5米,如果長不變,寬增加3米,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你能用幾種方法解答?你認為那種方法好,為什么?
……
1.練習要有針對性
針對性是指設計練習時要針對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情況,這類題可以是基本題或分散難點的單一題。如上面案例中,我在教學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后,出的基本題和單一題如①。這類針對性練習的目的是鞏固新知識,它們是拓展、深化知識的基礎,學生必須熟練掌握,才能進一步深入學習,因此這類習題必不可少。
2.練習要有層次性
層次性是指練習的內(nèi)容要由淺入深,具有一定的梯度,體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的層次,適合思維能力層次不同的學生。上面的習題中①這樣的題屬于第一層次,是基本題,第二層次可以是應用性練習題,如②,第三層次可以是擴展性練習如③。
3.練習要有實踐性
實踐性是指練習能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富有一定的情境,能激發(fā)學生練習時的興趣,如④。實踐性練習強調(diào)學生親身經(jīng)歷,在觀察、操作、實驗等一系列活動中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yǎng)學生樂于動手、勤于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4.練習要有探究性
探究性是指練習的內(nèi)容能吸引學生步步深入,促使學生從各個角度思考問題并尋求解決的問題的最佳途徑,充分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如⑤。探究性練習強調(diào)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形成一種積極主動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jù)小學生的認識特點,一般練習都要經(jīng)過模仿――熟練――創(chuàng)造這三個階段。在這三個階段的發(fā)展過程中,教師對習題進行轉化必須掌握火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練習要求,既要避免過多的單調(diào)的重復,又要減少使大部分學生望而生畏的習題,影響練習的積極性。數(shù)學練習的編排就要適應這一過程,先單項后綜合,先直觀后抽象,先基本后變式,有坡度,有層次的進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應有一定的練習數(shù)量和收獲。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時,不但要考慮學生的認知特點,而且還要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這樣的練習有助于溝通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推動理解的發(fā)展,促進認知的不斷深化。
必須一提的是練習要注意及時反饋。及時反饋的重要性毋庸多說,我認為重要的是在反饋中要注意導知識、導思維、導方法,把突出的重點方面的矛盾及時暴露,及時解決。
三、豹尾,結尾要響亮有力
如果有了良好的開端,而忽略了結尾的藝術,難免落下個虎頭蛇尾的印象。既有鳳頭,當然需要豹尾。良好的課末設計可再次激起學生的思維高潮,如美妙的音樂一樣耐人尋味,設計得好能產(chǎn)生畫龍點睛、余味尤存、啟迪智慧的效果。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一個新穎有趣,耐人尋味的課堂總結。
1.課堂總結要巧妙設疑
大部分老師在新課教學的導入、引探等環(huán)節(jié)非常注重巧妙設疑,而在結尾部分往往缺乏這意識。其實,如果在課堂總結部分巧設疑問,往往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奇效,學生會興趣大增,進而思維活躍。
2.課堂總結要適當提升
有時候我們的課堂總結有點機械式,就象必須完成某個任務一樣,總是以“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你掌握了什么”等問題來草草打發(fā),學生難以達到知識上的提升和情感上的升華。這就對我們提出了要求,在課堂總結時要有效的預設,讓學生能夠獲得更豐富的體驗。
聽過一堂精彩的數(shù)學課,老師的結尾讓我記憶深刻。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是教學“百分數(shù)的意義和寫法”,老師采用了充滿哲理的激勵性的話來結尾:先讓學生對老師這節(jié)課的表現(xiàn)打個滿意度,(有說90%,有100%,99%),然后教師用了熱情的語調(diào)說,在生活學習上,我們要執(zhí)著,如果有1%的希望,我們也要付出 100%的努力,最后有名言與大家共勉:天才=1%的靈感+99%的汗水。
鳳頭、豹尾,我所欲也,豬肚亦我所欲也,三者兼得,好課也!
[參考文獻]
[1]黃愛華.怎樣上出好課.數(shù)學卷.重慶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