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從一定程度上來講也屬于一種技術,因為只有在某個專業(yè)有了一定的技術才能把藝術表現(xiàn)出來。如,繪畫,音樂等,只有本文有這方面的技術,才能把藝術做的更完美。本文是一篇江蘇省研究生論文范文,主要圍繞藝術與技術展開一些論述。
摘 要:藝術是通過塑造形象具體地反映社會生活,表現(xiàn)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而技術泛指根據(jù)生產(chǎn)實踐經(jīng)驗和自然科學原理而發(fā)展成的各種工藝操作方法與技能。從簡單的定義上來理解,二者似乎毫無干系,這一虛一實的詮釋,不僅把藝術與技術截然分開了,而且使兩者之間出現(xiàn)了高低上下之別。然而任何行當其實都包含了技術和藝術兩個層面,即使是簡單勞動中的低級的技術,也可以升華為藝術
關鍵詞:藝術,技術,純粹性
一、在當下各種藝術形式蓬勃發(fā)展的背景下,藝術與技術的關系也越來越引起藝術家們的高度重視,也引發(fā)了很多爭論,很多藝術家認為藝術就是應該純粹的藝術,應該直截了當?shù)谋磉_和抒發(fā)藝術家的情感,不應該夾雜很多的讓人眼花繚亂的技術。也有觀點認為藝術中如果一點技術都沒有就不能稱為藝術,技術是藝術的基礎,藝術是技術的升華。
藝術是通過塑造形象具體地反映社會生活,表現(xiàn)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而技術泛指根據(jù)生產(chǎn)實踐經(jīng)驗和自然科學原理而發(fā)展成的各種工藝操作方法與技能。從簡單的定義上來理解,二者似乎毫無干系,這一虛一實的詮釋,不僅把藝術與技術截然分開了,而且使兩者之間出現(xiàn)了高低上下之別。然而任何行當其實都包含了技術和藝術兩個層面,即使是簡單勞動中的低級的技術,也可以升華為藝術。以說話為例,把意思表達清楚,沒有語法錯誤,這是包括孩子在內(nèi)的所有沒有語言障礙的人都能熟練掌握的技術,可是要把相同意思的話語表達得生動感人,如演講、朗誦或?qū)懗稍姡蜕仙秊樗囆g層面了。又如烹飪。烹飪是一種最為大眾化的簡單勞動,其基本技能幾乎人人都可以掌握,但烹飪卻可以造就大師。所謂的名師、大廚,就是那些把簡單低級的烹飪技術升華到了藝術層面的人們。技術如果不升華,就永遠只是技術,是操作方法和技能。那么,“最偉大的發(fā)明者和最勤勉的摹仿者或?qū)W徒之間,只有程度的分別,而并非技術與藝術的分別。”
二、然而,技術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作為表達藝術家情感和觀念的輔助手段,若被過分的強調(diào)或重視就會讓藝術變成一門單純的“手藝”,其中透露的無疑是繁碩的制作程序,而不是藝術作品應該散發(fā)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像這樣充滿匠氣而缺乏靈氣的作品只能是工藝品罷了。其次,技藝通?梢酝ㄟ^反復訓練和研究就能掌握的一種具有規(guī)律性的知識,長期如從事科研項目般的鉆研,不僅會造成藝術家感覺上的遲鈍,也會形成藝術作品的語言和形式上的雷同。眾觀國內(nèi)現(xiàn)行的各種類型的展覽判若在展覽一張畫,顯然過分在技術上下功夫就是原因之一。
當藝術家在作品中把技藝放在首位時,就會使觀眾把注意力集中于對高超的技巧的陶醉中,而忽略了作品本身所要傳遞或講述的深層的思想和情感。同時,藝術家也會給人以刻意炫技的印象。
藝術的純粹性是在當今觀念藝術蜂擁而至的背景下,被經(jīng)常提及的一種觀點。西方美學家海德格爾認為,藝術作品是人參與的過程,是表現(xiàn)物的純?nèi),其本質(zhì)是將存在的真理自行設置入作品,使藝術品得以升華,藝術作品通過現(xiàn)象來表現(xiàn)物的本質(zhì),以使內(nèi)涵之澄懷和無蔽的狀態(tài),一切藝術都應建立在詩的意韻和優(yōu)美中,這樣才能使藝術更具有優(yōu)美和崇高的品質(zhì)。例如,英國畫家盧西恩·弗洛伊德就是一個典型,弗洛伊德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待在畫室里畫著傳統(tǒng)的寫生,而在科技高速發(fā)展,圖像、傳媒、裝置藝術占主導的西方背景下,像這種自然疏離的極端個體,從其行為本身而言,就是藝術純粹性的踐行者。弗洛伊德的繪畫題材多為各色肥碩和扭曲的人體,再加之以反復堆砌后留下的厚重用筆,而這種對造型反復理解和多次修改后形成的厚重感,恰巧是畫家表達對藝術的執(zhí)著追求的語言方式。
藝術的本質(zhì)在于不斷的創(chuàng)造,很多當代藝術家早年專研于對前輩藝術家的學習,而他們最終的成就的佐證是對技術層面的描摹而提煉出的對藝術的創(chuàng)造。假如一味的停留在技術的層面無任何創(chuàng)新,那只能是民間的工匠。但是藝術又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撐,沒有技術含量的藝術很難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由此可見,藝術和技術是相互聯(lián)系的兩個層面,技術中有藝術,藝術中也有技術,但技術不等于藝術。技術是藝術的基礎,藝術是技術的升華,即使一般的簡單的技術也可以升華為藝術,同時,藝術中也包含了大量的技術,文藝工作者絕不可以技術充藝術,降低藝術的品位。
研究生論文發(fā)表期刊推薦《中國音樂學》,雜志創(chuàng)刊于1985年、由文化部主管、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性季刊,是國內(nèi)音樂學術研究領域的核心性刊物之一。至2003年,一直由著名音樂學家郭乃安任主編,2003年后,由張振濤擔任主編。編輯部成員由音樂研究所的著名學者組成。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jinnzone.com/yinyuelw/53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