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由《語文天地》發(fā)表的一篇語文教學論文,《語文天地》雜志是由哈爾濱師范大學主辦的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優(yōu)秀語文期刊是專門研究中學語文教學改革和考試的教學輔導類期刊。本刊積極倡導一綱多本的 教學改革,推進素質(zhì)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為優(yōu)秀的教學實驗、教學實錄等提供展現(xiàn)教師才智的舞臺,探索高考中考命題規(guī)律,充分體現(xiàn)教與學、學與考的有機結 合。
語文教育家黃光碩說:“學生的語文學得怎樣,作文可以作為衡量的重要尺度。學生的語文能力不過關,作文也是一個重要的標志。”可見,習作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現(xiàn)實教學過程中,很多語文老師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學生怕上習作課,怕寫作文。寫作時常冥思苦想,或語句表達不清,或感到無話可寫,或長篇大論卻不知所云。語文老師便被陷在作文堆里,花了大量的時間卻收效甚微。
筆者認為:學生的作文水平與閱讀水平,認識事物的能力,生活材料的積累,語言表達的基本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低年級學生天真無邪,每天都會圍著老師說發(fā)生在學校的事、家里的事,還有在社會上看到的事……他們想傾訴的東西很多。因此孩子喜歡表達,也希望表達,我開展“繪畫小作文”活動的目的就是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所觀察到的事物和現(xiàn)象,從而培養(yǎng)孩子留心身邊人、思考身邊事的好習慣,這是符合孩子心理發(fā)展的特點的。
一、走進“繪畫小作文”
(一)關于“繪畫小作文”的描述
“繪畫小作文”顧名思義就是用圖畫配合文字,記錄生活中經(jīng)歷的有意義和有趣的事情,表達兒童對事物的理解和自身感受。它融寫生、記憶、想象、創(chuàng)作為一體,可以主觀地、藝術化地反映現(xiàn)實生活。通過繪畫小作文,可以激發(fā)學生寫作文的興趣,開鑿寫作源泉,拓寬寫作渠道,引導學生自由地體驗生活,發(fā)展良好的個性,為今后的作文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
(二)對《語文課程標準》的解讀
《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小學生習作目標有這樣的表述:“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1—2年級)”。“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我們從“有興趣”、“樂于”、“自信心”、“愿意”、“分享快樂”等詞中,看到了新“課標”對學生的關注和關懷,應該說,達到了這些要求,也就達到了作文教學最理想的境界。
開展“繪畫小作文”活動其目的就是要改變目前比較單一的作文訓練現(xiàn)狀,把作文和繪畫進行優(yōu)化整合。以真實的生活世界為寫作對象,以現(xiàn)實生活需要為寫作目標,從體驗生活、豐富學生寫作內(nèi)容入手,努力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在發(fā)展孩子語文智能的同時,帶動美術智能、自然觀察智能等其他智能的整體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二、實踐“繪畫小作文”
如何落實《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讓“繪畫小作文”實踐活動成為學生釋放生命活力的舞臺,成為學生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呢?筆者認為激發(fā)興趣,開放內(nèi)容形式,實施多元評價,能為繪畫作文實踐“插上強勁的翅膀”,在“繪畫小作文”實踐活動中,讓學生感到“海闊天空”,可以“展翅翱翔”。
(一)興趣激發(fā)——我要寫,我愛寫
的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年級的學生剛開始學習語文,識字量不多,有的孩子說一句完整的話都需要人提醒,一下子讓他們“寫作文”,似乎有些為難他們。因此,一開始,我的主要目的不是讓他們真的能夠?qū)懗鍪裁,而是要激發(fā)他們對寫話產(chǎn)生興趣。
1.情境誘發(fā)——寫自己的“作品集”
為了喚起學生參與繪畫小作文的欲望,第一學期,我們先給學生講了一些作家的故事。告訴他們,當作家要寫好多好多的東西,他們寫的東西叫作品。不僅大人可以當作家,許多小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寫作,還出版了自己的專集呢!我拿來了幾本小學生的作品集,讀給他們聽,讓他們翻看,他們好生羨慕。之后,我又告訴他們,我們上學了,學習了語文,也能夠?qū)懞枚嗪枚嗟淖髌,將來一定也能當小作家,出自己的作品集。我們從現(xiàn)在就開始寫!我親自為他們挑選了印有各種可愛的卡通圖案的日記本,并教他們在封面上端端正正地寫上:“我的作品”,再寫上自己的名字。這下,學生感到十分自豪,有在日記里充分展示自己的愿望——“我也想當作家,要出自己的作品集”。大家的態(tài)度都很莊重、認真——是自己的“作品”呢,可不能丟臉!而那些花花綠綠的日記紙也令他們十分喜歡。正如《創(chuàng)設真實的交際情境》一文中講到的:兒童生活的本質(zhì)是“用游戲的方式來模仿成人的生活”。我讓學生“寫自己的作品集”,這本來是一種游戲性質(zhì)的活動。而這樣的游戲情境,滿足了學生的好奇、模仿、游戲的心理,他們怎么能夠不喜歡呢。
2.活動參與——玩玩、畫畫、寫寫
學生在初嘗繪畫小作文的成功喜悅之后,保持他們的畫寫熱情,成了課題的重中之重。
根據(jù)兒童的心理特點,表演、講故事、猜謎語、做游戲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既能促使學生入境動情,又可保持其畫寫熱情,促使其想寫樂寫。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樂在其中,他們的情緒被調(diào)動,情感被激發(fā),表達的愿望自然強烈起來。因而在繪畫小作文的實踐中,我們經(jīng)常創(chuàng)設各種活動,通過讓學生玩一玩并做一做的游戲,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畫一畫,寫一寫。如在品德課學習《超市購物》一課,學生在動手做了自己喜歡的食品,并玩買賣的游戲之后,情緒高漲,有的還意猶未盡,這時我便順勢引導“想不想把剛才的情景畫下來?”學生們爭先恐后地說“想”,接下的情景就可想而知了。
又如一節(jié)語文課,我在黑板上畫了好大的一個園子,然后說:“這是咱們班將要向全校師生開放的動物園,可動物園里該有些什么呢?小朋友們能用你們的小巧手畫下來,再剪貼在動物園里嗎?”小朋友們不亦樂乎地忙開了。瞧,動物園里貼了“孔雀開屏”“大象搖鈴”“鸚鵡唱歌”“猴子爬山”“鴕鳥跳舞”……接著讓他們看圖說說動物園有哪些動物、在干什么,然后老師讓他們給這段話加上開頭(動物園里的動物真多呀)和結尾(這些動物真有趣!它們是我們的好朋友),最后讓學生寫一段完整的話。
到后來每上完一堂手工課、體育課……在玩過游戲之后,學生們都情不自禁地告訴我說,今天好開心,回家一定要畫一畫,并寫寫小作文。
(二)內(nèi)容開放——想寫什么就寫什么
“繪畫小作文”實踐活動向?qū)W校各學科、家庭和社會開放,注重教學與外部各個方面的聯(lián)系,形成相互實施積極影響的開放的教學體系;顒佑^念是開放的,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是開放的。作文的內(nèi)容和形式也是開放的,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愛怎么寫就怎么寫。“開放”的實踐活動能夠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自主興趣。
剛開始,有的學生問我:“老師,寫什么呢?”我告訴他:“想寫什么就寫什么,一句話、兩句話都行。”交上來的文字中,很多同學都只寫了一句話,內(nèi)容卻是五花八門,有的寫“今天,我會跳繩了。”有的寫“今天老師表揚我寫字有進步,我很開心。”我感到很滿意,因為畢竟孩子們只上了一個月的小學,表達能力有限,但至少他們愿意在本子中寫出自己想說的話,展示自己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這就是個很好的開始。
1.生活中攝影——我的文字最真實
繪畫作文是兒童現(xiàn)實生活的客觀反映。脫離生活,閉門造車,學生寫作的源泉必然枯竭。因而我們必須注重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使生活真正成為學生寫作的不竭源泉。實踐中,我們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感受生活,要求學生不僅僅能關心周圍讓他們記憶深刻的大事,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養(yǎng)成關心身邊一切小事,把自己感興趣的人和事作為繪畫小作文的內(nèi)容,久而久之,養(yǎng)成了關心身邊事的好習慣。
有位學生結合想象把自己的所見所聞畫成了一組圖畫:一位小朋友把自己沾滿了污水的雙手拍在墻上,手印兒留在墻壁上。他感到手印時時在指責他,后來他用小刀輕輕把那黑印兒摳掉。圖邊三言兩語寫著:“東東好不容易把滾進污水溝的球撿起,污水卻沾滿了雙手。”“他望著白墻想了個辦法,啪!啪!兩巴掌,手印兒壁上留。”“手印兒朝他搖搖手:哼!別裝蒜,羞!羞!羞!”“這天,大家看見墻下有個孩子,踮起腳,昂著頭。用小刀輕輕把那黑印兒摳,一臉盆石灰水放在身后。”這段文字和畫相映成趣。
通過“繪畫小作文”實踐,孩子們知道身邊的事物只要通過細心的觀察,發(fā)揮想象,大膽地表達,就能描繪出生動有趣的文字。寫這樣的作文也是我們培育童心的一條途徑。從某種意義上講,我認為寫作的意義與其說在寫作,不如說在育人。通過寫小片斷,學生的意志品質(zhì)也有了明顯的增強。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jinnzone.com/xiaoxuejiaoyulw/58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