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是與認知教育相對的概念,是完整教育過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也都開始融入情感教育了,本文是一篇甘肅教育雜志投稿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情感滲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摘 要:情感的培養(yǎng)和滲透在語文教學中是至關(guān)重要的,在語文教學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少不了情感,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情感的培養(yǎng)和滲透,從而引導情感之間的聯(lián)系和釋放。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情感,釋放
語文教育中情感的培養(yǎng)與滲透是非常重要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新課標改革后已成為課程目標標準三維之一,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重視情感的培養(yǎng)和滲透,注重聯(lián)系情感來學習語文,那么我相信學生在學習語文是一定能夠更加輕松、活躍并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情感品質(zhì)。
這些年來,對于我的學生們我一直秉承著這個態(tài)度,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讓我對語文教學情感的培養(yǎng)與其相關(guān)滲透有一定的了解,下面就說說我的幾點建議吧
一、讓學生能夠親身體驗情感態(tài)度
情感的培養(yǎng)是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培養(yǎng)出來的。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達到了我們想要的結(jié)果,那么在教學中教師就能更好的發(fā)掘?qū)W生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語文本身的美來實現(xiàn)學生與教學情境相結(jié)合的目的,畢竟詩詞美文還是很能激發(fā)學生內(nèi)心情感的,有利于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自身的領略能力,達到一個更深層的境界。
在語文教學的情感培養(yǎng)過程中,學生是擔當著主體的作用,教師則擔當客體,同時他在這一過程中還是其中的啟蒙者、引導者和播種者。而在情感滲透中為了使教師語文教學進一步升華,教師又扮演著收獲者和指揮者。當然,教師要時刻謹記不能忘乎所以,學生也不能進入勿我狀態(tài),只有這樣,才能造就五彩繽紛的語文教學,才能讓語文課堂散發(fā)出豐富的人文氣息。教師就像一個辛勤的園丁,播種是義務,收獲是成就,這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重要的情感脈絡,是教師一生的信念。
二、激發(fā)情感共鳴,達到藝術(shù)感悟
文由心生,每篇作品所表達的情感與作者內(nèi)心的情感往往是一致的,都包含著作者內(nèi)心的強烈情感,作者通常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自身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將對大自然的贊揚謳歌與自身的情感融合納入自己的文中。教學的范文只是語文教學的載體,教學情感則是其中的靈魂。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注重作者的情感路線,這有助于教師抓住作者所想表達的中心思想;也有助于掌握學生的情感方向以便更好的課堂教學。
教師在學生的成長中是充當著輔導者的形象,教師不能時刻跟隨在學生身邊。因此,教師要知道給學生一些適當?shù)目臻g,不能讓他們只知道拘泥于課本,要讓學生自己去品讀、學習,去認識作品中的人性美、自然美、情感美。這樣才是其真正價值所在。
當我們在授課的時候,如果課本里有兩篇課文有許多相似之處,那么教師可以嘗試把兩篇課文放在一起講解,或許對學生理解課文有很大的幫助。如在教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比寄》時,其與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就有許多相似之處,這時就可以把他們放到一起講解,以便學生更好的學習課文,領略其情感。
三、釋放情感,完善人格
我們知道,樂隊演奏各種曲子是要具有一定情感氛圍的,才能讓聽眾沉醉其中。同樣,在語文教學課堂中,也需要有一定的情感氛圍。作者往往會為讀者創(chuàng)造一種情感去向,讓讀者接觸這文情感能得到更好的釋放且能夠更好的領悟作者想表達的意思。如在《蘆花蕩》一文中作者創(chuàng)造的是一個緊張又不失溫馨的氛圍,《背影》一文又需要悲涼、寒冷與溫暖的氛圍,《匆匆》需要寧靜,幽遠的氛圍。
情感審美教育在語文教學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經(jīng)常在語文教學課堂中出現(xiàn),很多課堂問題的設立都要考察到學生的情感審美能力。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把情感審美教育與課堂教學有效的結(jié)合起來,以便學生的情感釋放,達到我們想要的結(jié)果。
其實,除此之外還有眾多的情感因素包含在語文教學中,如學生在閱讀一些課外名著時,書中作家樹立的形象就會在無意識中深入人心,對學生三觀的樹立具有積極的影響,而且還能給學生的情感帶來進一步的精神熏陶,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生活中學生的行為處事很多都是模仿書中的人物,對書中意境,人物情感產(chǎn)生自己的看法,形成精神的獨立與思想的自由從而完善自身人格。
四、因而教師對學生的情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語文教學情感的釋放從開始的建立到情感的釋放是一個漫長而又艱辛的過程,是學生從開始的選擇到成果的收獲過程。作為教師的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用心對待每一個學生,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平等、和諧、有趣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與教師之間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多一些互動、交流,讓他們在溝通之時同處于一個高度集中且積極活躍的狀態(tài),并且學會愛與包容。當然,有的時候光這些還是不夠的,有句話說的好,有時無聲勝有聲,有時添上一些美妙的樂聲會增加更多的樂趣,從而讓學生們有更多的想象空間,以便激發(fā)他們的思維潛質(zhì),這樣溫暖的教學課堂才是一個美麗的精神教學世界。
語文教學情感的釋放是少不了表述的,其中第一位就是怎樣培養(yǎng)學生如何做人的問題上,現(xiàn)在都講求小康社會,幸福生活,健康很重要。說起健康,心理上的健康是少不了的,如果一個人的情感、人格有所缺陷,那么他就不能算是一個真正健康的人。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是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其中就包括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滲透與釋放,讓學生在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時,能夠勇于面對,熱愛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人生,這些就是學習語文的需要,為了學會做人,為了美好的生活,為了自己的人生。
相關(guān)期刊簡介:《甘肅教育》雜志是由甘肅省教委主辦、甘肅教育社編輯出版的綜合性教育半月刊。它面向基礎教育(包括幼兒、師范、民族教育),兼顧職業(yè)教育和成人教育,以中小學、幼兒園、師范教師和教育行政人員、教研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在國內(nèi)外公開發(fā)行。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甘肅省社科一級期刊,編校質(zhì)量達標期刊。經(jīng)甘肅省新聞出版局批準,從2006年起改為半月刊。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jinnzone.com/xiaoxuejiaoyulw/57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