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av毛片不卡无码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外文學論文

期刊論文網站孔子與子路的關系探析

發(fā)布時間: 1

  【摘 要】子路是孔子最為得意的弟子之一。當子路伴隨孔子周游列國時,性格的沖突與互補導致兩人形成了亦師亦友的關系。

  【關鍵詞】期刊論文網站,孔子,子路,亦師亦友

  孔子有弟子三千,“受業(yè)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異能之士也。”[1](p2185)子路是其中最為特殊的一位?鬃釉疲“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2](p139)此處的狂者即指子路。當孔子周游列國時,子路一直伴其左右,保護孔子。子路“狂者”的性格導致了與奉行“仁”、“禮”的孔子經常發(fā)生沖突。兩人形成了復雜而又矛盾的師生關系,加之年齡相近,平常的交往中,兩人更像兄弟、朋友。

  孔子對子路性格的總評價是“勇敢、剛強、直率、魯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豚。”[1](p2191)子路一出場就給人以好勇、強悍的形象?鬃臃Q贊子路為“勇人”。子路勇敢,做事一往無前。“人或問孔子曰:‘……子路何人也!’曰:‘勇人也,丘弗如也。’”[3](p1570)孔子每次談到“勇”,總覺得自己比不上子路,說明子路的確是一個真勇之人!妒酚・仲尼弟子列傳》中提到,“子路問:‘君子尚勇乎?’孔子曰:‘義之為上。君子好勇而無義則亂,小人好勇而無義則盜。’”[1](p2192)孔子認為“義”是“勇”的前提,不論是君子還是小人,都必須講義。否則,“君子好勇”不講“義”就會帶來禍亂。“小人好勇”而不講“義”就會變成強盜。子路處理事情不僅勇敢無畏,而且果斷利落?鬃淤澷p子路“由也果”,而且還說“由也果,于從政乎何有”[2](p56)像子路這樣遇事毫不猶豫的人,處理政事應是得心應手的。

  子路自尊且自信。初識孔子時,子路冠戴雄雞,以�豚為配飾,還“陵暴孔子”,完全一副野人形象。難怪會“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2](p113),遭到排斥也是正常的。最終子路以他的勇敢直率、不卑不亢贏得了師兄弟們的敬重以及老師的賞識。“衣敝�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1](p2192)穿著寒酸的子路與那些錦衣玉食的達官貴人站在一起沒有絲毫的不自在。“孔子說過:‘自吾得由也,惡言不入于門,是非御侮?文王有四臣以免于虎口;丘亦有四友,以御侮。’”[4](p153)自從孔子有了子路這個徒弟,其他人就不敢對孔子惡語相向,足以看出勇者子路對老師的處處維護。

  子路待人真誠,身為弟子和朋友,處處維護老師。“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 禱而于上下神祈。’子曰:‘丘之禱久矣。’”[2](p75)孔子病重,子路非常擔心,急忙去祈禱,想方設法挽救孔子。當看到老師有無藥可救的趨勢時,又積極籌備喪事。當孔子所強調的“仁政”“德治”的政治理想處處碰壁時,子路用行動支持老師。“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2](p42-43)孔子的政治抱負得不到施展時,他感到萬分苦悶,想駕著小舟到海外去?鬃痈袊@像這樣危險的事應該只有子路愿意同去。子路聽了非常高興。子路不僅忠于老師,而且善待朋友!墩撜Z・公治長》提到:“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子路曰:‘愿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2](p51)這里子路孔子分別表達了自己的志向?鬃拥闹鞠蚴鞘估险甙捕赏砟,使朋友信任他,年輕人懷念他。孔子的志向是從自身修養(yǎng)的角度來界定的。而子路的志向是與朋友共用車馬衣裘,即使用壞了也不會表現出不滿意。談到志向,子路首先想到的是朋友,重義輕財的形象活靈活現。

  子路重“孝道”。在談到“孝”時,他回憶了自己早年的生活:“負重涉遠,不擇地而休;家貧親愛,不擇祿而化。昔者由也,事二親之時,常食藜藿之實,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歿之后,南游于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鐘,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欲食藜藿,為親負米,不可負得也?蒴~御索,幾何不蠹;而親之壽,忽若過隙。’孔子曰:‘由也事親,可謂生事盡力,死事盡思者也。’”[5](p20)為了侍奉好雙親,子路“食藜藿”,爬山涉水到百里之外去為父母背米。雙親去世之后,子路到了楚國,憑借自己的努力,一躍為貴族,可以享受“從車百乘,積粟萬鐘,累茵而坐,列鼎而食。”的生活。飛黃騰達之后,想要孝敬生養(yǎng)自己的父母,卻不能實現。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于“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子路此時懷念那段“食藜藿”,行百里路為父母背米的日子,無限思親之情溢于顏表。像子路這樣率真的人是不會隱藏真感情的。宣揚“孝”的孔子也不得不佩服他這個弟子,教導他要有明確的“孝道觀”:對待父母重在敬時,父母在時物質上盡力滿足他們,吃飽穿暖;父母死后,時常思念他們就足夠了。

  在孔子孜孜不倦的教誨下,子路的政治才能日漸突出,及至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子路天資聰明又好學,他與孔子初次見面,裝扮奇特,還來者不善,“陵暴孔子”。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孔子“設禮稍誘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質。”由此可見,孔子看到了子路身上的潛質,用計讓子路歸順于他。“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2](p43)孔子認為子路可以統管擁有一千輛兵車國家的兵役和軍政,這是對他政治才能的充分肯定。子路虛心向孔子學習!妒酚・仲尼弟子列》記載:“子路問政,孔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1](p2191)子路向孔子請教為政之道,孔子說:“先用仁德引導百姓,使老百姓信任你,再讓他們勞作。”子路覺得這樣還不夠,又繼續(xù)追問,孔子說:“無倦”,即做到以上所說的就可以,不要去打擾百姓。子路積極進取,但是有時顯得太冒失了?鬃訉ψ勇返倪@個弱點了如指掌,經常因勢利導。“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1](p2192)子路審理案件,只聽一方之辭就結案。在日常生活中,“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1](p2192)子路聽到有事發(fā)生就要行動,還沒去,又怕再有事發(fā)生他不知道。子路冒冒失失,遇事不加以冷靜分析就盲目下結論。面對如此令人頭痛的一個學生,孔子以他特有的方式教育他。“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2](p115)子路和冉有同問一件事情,孔子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子路說“聽到有事發(fā)生就行動嗎。”孔子說:“父母兄弟還在,你怎么都不顧念一下他們的感受就要去行動。”對于性格急躁的子路,孔子只能用這種方法教導他。與之作對比,孔子鼓勵柔弱的冉有要無畏地行動。

  子路性情直率,和孔子一直保持著亦師亦友的關系?鬃雍妥勇纺挲g接近,只相差九歲。對于孔子做得不對的地方,子路敢于直言不諱地指出。“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2](p63)南子是衛(wèi)國有名的蕩婦,孔子去見她,子路很不高興。“夫子矢之”可看出,“子路不說”,孔子是多么的害怕,馬上發(fā)誓:“我絕對沒有做不好的事。如果是的話,老天爺也會討厭我的。”老師居然怕學生,足以看出兩人的關系是多么親密。

  子路好勇斗狠,思想激進?鬃右辉俑嬲]他要謙虛謹慎,三思而后行。子路處處維護孔子,但是對于他不當的行為會當面指出。沖突不斷的兩人既是師生也是朋友。

  【參考文獻

  [1]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2.

  [2]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9.

  [3]北京大學歷史學《論衡》注釋小組.論衡注釋[M].北京:中華書局,1979.

  [4]伏勝.尚書大傳[M].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5]王充.論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jinnzone.com/waiwenxuelw/49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