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在學校德育教育中,思想政治教學是學校德育的重要陣地和主要教育形式.但思想政治教學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舊的教育理念的影響, 存在著三大誤區(qū):德育教育嚴重脫離學生實際,脫離社會實際的問題沒得到重視和解決;教育的實際過程中我們重視整齊劃一的標準而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表現(xiàn),從而遏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誤區(qū)之三:教育領域正在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進行著改教材、改教法、改學法,加強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但卻忽略了教育的社會功能和作用。社會和家庭對學生的教育存在著許多不利因素。針對這三大誤區(qū),我認為應采取六大對策:即創(chuàng)新意識和科學意識教育;公民觀念和主體意識的培養(yǎng);民主觀念與法制意識的培養(yǎng);務實意識與誠信意識的培養(yǎng);競爭觀念與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良好心理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唯有如此,才能徹底扭轉(zhuǎn)德育教育的誤區(qū),以人為本,增強德育的教學實效,從而為社會培養(yǎng)合格的建設人才。
關(guān)鍵詞: 思想政治教學 德育教育 誤區(qū) 對策
Abstract: in the education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osition of th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main education form. B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the old education idea influence, there were three big error: moral education serious students from actual, from social practical problems didn't get attention and solution; Education of the actual process we pay attention to a uniform standard and ignore the student'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different performance, to curb th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Error # 3: education field is in a planned way and with purpose, step by step to the teaching material,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to change the research method,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e, but it ignores education social function and role. Social and family to student's education has many disadvantages. According to the three big error, I think six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he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scientific consciousness education; Citizen ideas and main body consciousness training; Democratic ideas and legal consciousness training; Practic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redit consciousness; Competition concepts and cooperation consciousness training; Good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Only thus can the moral education of the error flipping, people-oriented, enhanc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moral education, so as to train qualified social personnel.
Key word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teaching countermeasures erroneous zone
在培養(yǎng)人的系統(tǒng)工程中,德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不容忽視的重要性.而思想政治教學是學校德育的重要陣地和主要教育形式.但長期以來,思想政治教學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舊的教育理念的影響,德育的教育功能并不令人滿意,存在著三大誤區(qū).
誤區(qū)之一:德育教育嚴重脫離學生實際,脫離社會實際的問題沒得到重視和解決.
在思想政治和各方面的品德教育過程中,我們一貫強調(diào)理論性和系統(tǒng)性的問題,歷來注重對學生強行灌輸和枯燥說教,沒有重視品德教育的實效性及改進教育方法,結(jié)果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表現(xiàn)出雙重人格.他們把“人生的價值是對社會的奉獻”作為標準答案而到處應對,把“集體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理想”濫用和調(diào)侃.而實際上學生對這些問題并未從思想深處真正理解和接受,從某種程度上講,他們是拒絕了這些東西,卻表面一套,實際干著另一套.學生都知道誠信是做人的準則,可他們在考試時作弊卻毫無羞恥感.我們的教育因重理論灌輸而少實際結(jié)合,不能有針對性地教育學生,脫離社會實際,在這種教育背景下,學生思想道德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和品德的培養(yǎng)將成為空話.
誤區(qū)之二:教育的實際過程中我們重視整齊劃一的標準而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表現(xiàn),從而遏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在教育過程中,我們?nèi)狈W生的關(guān)注,忽視學生的主體意識的表現(xiàn),缺乏對個性差異和多樣化的教育要求,對個性迥異的學生只是參照同一標準去評價.我們對學生的要求缺乏靈活性,沒有給學生留有創(chuàng)新的空間,不允許學生有非常的言行舉止,哪怕上課回答問題和對老師的正常反駁,以及對任何問題的解釋都須按統(tǒng)一標準,結(jié)果壓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欲望.長期以來,我們不允許學生有與老師意見不一致的做法和觀點,在許多情況下我們是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思想觀點取代學生,用我們有限的知識和見識限制學生,要求學生服從而不是反駁,要求學生認同而不是批判,要求學生聽話而不是思考,抹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同樣,我們也少有鼓勵學生的自信心和激勵他們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做法,無形中為學生設置了創(chuàng)新的心理障礙.學生不敢發(fā)表不同觀點,沒有學生的主動權(quán)和選擇權(quán),沒有創(chuàng)造的氛圍,即使出現(xiàn)一些思想的火花和有違“常規(guī)”的創(chuàng)造舉動,也會被老師教育的循規(guī)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這種教育有怎能培養(yǎng)出有創(chuàng)造精神的學生?
誤區(qū)之三:教育領域正在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進行著改教材、改教法、改學法,加強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但卻忽略了教育的社會功能和作用。社會和家庭對學生的教育存在著許多不利因素。
當前的社會物欲橫流,各種社會丑惡現(xiàn)象時有所現(xiàn),影視作品良莠不齊,各種文化垃圾泛濫成災,社會上各種負面影響遠遠勝于書本的條條框框和老師的諄諄教誨,加之學生的心智水平還不能對所接觸的社會不良現(xiàn)象有正確的認識和理性的分析,而學校的德育實際上依然灌輸空洞的教育內(nèi)容,形式單一,方法呆板,脫離實際、內(nèi)容陳舊,繁冗,空話大話連篇,從而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結(jié)果造成政治課對學生的吸引力越來越小,學生的厭學情緒越來越重。
針對思想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誤區(qū),我們政治教師必須加大改革力度,真正從教學實際出發(fā),改變教育觀念,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從而創(chuàng)造學習思想政治的良好氛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增強思想政治教學的德育實效。進一步強化思想政治教學這一學校德育的重要陣地。為此,我認為德育教育過程中應采用以下對策:
對策一:創(chuàng)新意識和科學意識教育
江澤民同志指出:“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揭動力。”因此思想政治教學中首先應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它具體包括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指推崇創(chuàng)新,追求創(chuàng)新和以創(chuàng)新為榮的意識,以及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的問題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本質(zhì)上就是一種求異思維,就是要打破常規(guī),突破傳統(tǒng)觀念,思維具有“超前性”;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指教師對同一事物、同一問題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同時教學中還應培養(yǎng)學生在探索科學知識的過程中形成科學的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以培養(yǎng)尊重科學、探索新知識的科學意識。
對策二:公民觀念和主體意識的培養(yǎng)
“公民”既具有法律權(quán)利和義務的主體。中國數(shù)千年的文明史是不見公民的,多是“臣”、“仆”、“奴”。這就使得現(xiàn)代教育對公民意識的培育、對公民權(quán)利和義務的宣傳顯得特別重要。學校應該成為培養(yǎng)現(xiàn)代化公民的園地,現(xiàn)代公民的培養(yǎng)又當以喚醒人的主體意識為起點。社會的前進與發(fā)展離不開每個成員的主觀參與與自覺努力。因此,培養(yǎng)公民的主體意識是德育的一大使命。
對策三:民主觀念與法制意識的培養(yǎng)
民主的思想基礎是“主權(quán)在民”,它強調(diào)的是個體的獨立和人際的平等。民主是以法律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無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思想政治教學中應貫徹依法治國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民主觀念和法律意識。
對策四:務實意識與誠信意識的培養(yǎng)
我們今天的德育工作從本質(zhì)上是一種事實在在為21世紀培養(yǎng)合格勞動者的基礎工程。新形勢需要務實派,我們務必在教育中加強對學生務實觀念的滲透,誠信意識的培養(yǎng),使未來的接班人成為踏踏實實、勤奮求真、誠實守信的能手。
對策五:競爭觀念與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
競爭是時代的主旋律,現(xiàn)代社會的競爭是需要相互合作的競爭。這種競爭與合作的互補關(guān)系,迫使我們在教育中教會學生與人合作與共處,以誠待人,在合作中求生存,在競爭中求發(fā)展。在深化對學生競爭意識教育的同時,絕不能忽視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
對策六:良好心理品質(zhì)的培養(yǎng)
“優(yōu)勝劣汰”、“適者生存”等競爭觀念使學生面臨一種無形的壓力,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如果不適時加以調(diào)整,就會造成壓抑、頹廢的心態(tài)以至害怕競爭,消極墮落。同時當今的學生,絕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家庭的過度呵護及生活經(jīng)歷的缺乏導致心理脆弱、意志薄弱、耐挫力差、依耐性強,以至出現(xiàn)心理疾病。因此,思想政治教學中應加強心理品質(zhì)教育,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首先增強學生的心理耐挫力,要勇于面隊困難和挫折。幫助學生辨證地分析挫折的得失,使其在戰(zhàn)勝挫折的過程中積累經(jīng)驗,增長知識和才干。其次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激勵能力,引導學生正確評價自己,正確分析認識自己,激勵自我進取并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從而培養(yǎng)獨立人格的自主和自律意識。最后,要加強學生勇于決斷的能力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尤其是意志的磨練。常言道:“不經(jīng)一事,不長一智”,堅強的意志是我們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總之,在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思想政治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增強教學的德育實效,以人為本,不讓每一個學生落后。使“德育不好是危險品”這一傾向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的德育教育的感化下得以徹底扭轉(zhuǎn),從而為社會培養(yǎng)合格的建設人才。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jinnzone.com/sixiangzhengzhilw/17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