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效整合信息資源,形成結構化、有序化的資源系統(tǒng),有利于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在闡述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必要性的基礎上,探討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的實現途徑。
關鍵詞:中小學教育,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信息資源整合
21 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信息資源已成為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決定性力量和核心要素。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信息資源急劇增長,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組織和管理,信息資源呈無序化狀態(tài)分布,影響了用戶對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 制約了信息資源功能的發(fā)揮。 公共圖書館只有加強信息資源整合,建立結構化、有序化的資源檢索系統(tǒng),才能滿足眾多用戶的不同需求。 因此,探討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問題,科學組織、管理、開發(fā)和利用信息資源,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信息資源整合概述
信息資源是指可供利用并產生效益與社會生產和生活有關的各種文字、數字、音像、圖表、語言等一切信息的總稱。 按表述方式分,信息資源可分為非文獻信息資源和文獻信息資源。 文獻信息資源是信息資源的主體, 按文獻的記錄方式和載體可以將文獻信息資源分為印刷型、 縮微型、 聲像型、機讀型文獻信息資源。 圖書館的文獻信息資源主要包括:(1)現實館藏資源;(2)圖書館自建的各種數據庫,如特色資源數據庫、專題數據庫等;(3)圖書館購買的電子文獻;(4)網絡資源。 本文探討的是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的整合問題。
關于信息資源整合的含義,目前學術界還沒有統(tǒng)一的說法。 馬文峰認為,信息資源整合是指信息資源優(yōu)化組合的一種存在狀態(tài), 是根據系統(tǒng)論的原則,依據一定的需要,對各個相對獨立系統(tǒng)中的數據對象、功能結構及其互動關系進行融合、類聚和重組,重新結成為一個新的有機整體,形成一個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的信息資源體系,從而為科學研究、 決策提供信息保障。 這個定義比較全面、 完整、 準確地揭示了信息資源整合的豐富內涵。 公共圖書館收藏了大量紙質文獻、電子文獻和網絡文獻,對這些不同載體的文獻進行整合,可提高文獻資源的利用率,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需求。
二、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的意義
1. 信息資源整合有利于讀者對信息資源的利用
公共圖書館讀者來源廣泛,不同職業(yè)、不同學歷、 不同年齡的讀者構成了公共圖書館龐大的讀者群。 他們的知識背景和個人喜好不同,對信息資源的需求也就必然存在差異。 圖書館以讀者為中心, 分析各類讀者的需求特點, 進行信息資源整合,為讀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檢索途徑,有利于讀者獲取所需的信息。 通過廣泛的信息收集,深入的整合分析, 以各種形式向讀者提供增值性的有效信息, 可滿足各類讀者多元化、 個性化的信息需求。
2.信息資源整合有助于構建圖書館服務競爭力
在網絡環(huán)境下,人們獲取信息資源的渠道更廣,途徑更多,獲取的過程、方式也更加簡便快捷,這對以為讀者提供信息服務為己任的圖書館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 圖書館要構建服務競爭力,首要的任務就是建立有序化的資源保障體系。 信息資源的激增,無序的信息資源的增加,不僅不利于使用者對信息資源的利用, 反而加劇了資源增長與資源利用的矛盾。 信息資源尤其是數字信息資源要依賴于軟件系統(tǒng)并借助于網絡進行傳播, 只有建立統(tǒng)一的檢索平臺,才能使讀者方便、快捷地獲取信息。 現階段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缺乏知識體系的完整性,無法體現學科知識的內在聯系。 圖書館利用現代技術實現各個資源體系的鏈接, 可提高圖書館的信息資源關聯度, 從而可吸引更多的讀者利用圖書館的信息資源, 以優(yōu)質的信息資源贏得服務競爭優(yōu)勢。
三、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實現途徑
1. 基于 OPAC 的信息資源整合
OPAC,即公共聯機書目查詢系統(tǒng) ,是利用計算機終端來查詢圖書館館藏數據資源的一種現代化檢索方式。 讀者利用 OPAC 可以任意檢索、查詢館藏的文獻資源信息,實行網上續(xù)借和預約,查詢讀者借閱情況、圖書館發(fā)布的新書通報等。 隨著計算機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 公共圖書館已建立了書目數據庫, 為讀者提供 OPAC 檢索服務。 但是, 目前有的公共圖書館的 OPAC 系統(tǒng)只是提供實體文獻書目信息的查詢,而不能提供電子資源、網絡資源的查詢、檢索服務。 因此,可通過 Z39.50協議聚合不同的 OPAC 系統(tǒng), 整合生成聯合的館藏書目查詢系統(tǒng),或是在 MARC856 字段中記錄電子文獻、網絡文獻的 URL,以實現在實體館藏中揭示并鏈接全文電子文獻的目的。
隨著網絡信息資源的大量涌現, 圖書館應加強網絡資源的收集、整理,建立網絡資源書目數據庫,并通過 OPAC 檢索系統(tǒng),為讀者瀏覽、下載網絡資源服務。 利用 856 字段,著錄網絡資源主機地址、檢索地址、電子資源名稱、統(tǒng)一資源名稱、用戶名、口令、幫助信息、操作系統(tǒng)、電子資源格式、文件大小、 統(tǒng)一資源定位、 可檢索電子資源的時間等,提供網絡資源訪問地址,讀者檢索 OPAC 系統(tǒng)中的網絡資源書目數據, 便可通過鏈接地址瀏覽或下載網絡信息資源。
2.基于跨庫檢索的信息資源整合
為了滿足讀者多樣化的信息需求, 公共圖書館加大了數據庫建設的力度, 這為讀者檢索專題文獻、進行科學研究提供了便利。 如遼寧省圖書館建立的“張學良將軍”數據庫、東北抗戰(zhàn)史文獻數據庫、“東北圖錄”數據庫等,資料翔實,是讀者了解東北抗戰(zhàn)歷史不可或缺的參考文獻源。 然而,大多數公共圖書館的特色數據庫是異構數據庫,檢索式構造規(guī)則、 檢索算符、 檢索字段等都不盡相同,這給讀者的資源檢索造成了困難。圖書館可采用仿真鍵盤技術, 通過這種技術將統(tǒng)一檢索界面輸入的檢索條件自動保存下來依次傳給多個數字資源系統(tǒng), 各數字資源系統(tǒng)啟動各自的檢索系統(tǒng)進行檢索,并將檢索結果在同一界面同時顯示?鐜鞕z索可以通過數據庫接口軟件與不同的數據庫直接連接、 不同數據庫間的格式轉換等方式實現。 3.基于資源導航的信息資源整合
資源導航系統(tǒng)是指將信息資源的檢索入口整合在一起,建立資源導航庫,提供按信息資源名、關鍵詞、資源標識等獲取資源的途徑。 目前,省級、市級公共圖書館都建立的圖書館網站, 采用網絡資源導航系統(tǒng),幫助讀者查詢網絡信息,是一種實用性較強的信息資源整合方式。 如公共圖書館可建立學科網絡資源導航庫, 以學科分類系統(tǒng)為基礎,為讀者提供重要學術網站和免費學術資源。 當前, 我國高校圖書館建立的期刊數字導航系統(tǒng)和數據庫導航系統(tǒng),讀者通過導航系統(tǒng),可快捷地獲取所需信息資源。 公共圖書館應加強網絡資源的整理,建立學科導航系統(tǒng),提供字順瀏覽功能、分類瀏覽功能、關鍵詞檢索功能,以幫助讀者迅速找到信息資源,并利用超文本鏈接提供檢索入口,對該資源進行全文或目錄檢索。
4.基于超級鏈接的信息資源整合
利用網絡超文本鏈接特性, 可以將文獻的有關知識點鏈接起來, 形成一個具有內在聯系的有機整體。 利用網站鏈接方式, 為讀者訪問網站地址,是一種簡便的信息資源整合方式。 公共圖書館可利用 Google、Altavista、Alltheweb 及 Hotbot 等搜索引擎, 采集需要鏈接的網頁或網址, 然后利用SFX (Special Effects Cinematography 的縮寫 ) 上下文相關(Context―Sensitive)的參考鏈接系統(tǒng),把不同來源和不同通信協議的信息完全融合, 使不同類型、 不同格式的
數字資源實現無縫鏈接。 運用SFX 系統(tǒng),可以對各種電子資源進行全面整合。
四、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制定信息資源整合規(guī)則,注重信息內容的整合
公共圖書館應根據整體性、層次性、最優(yōu)化、創(chuàng)新性的原則,制定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規(guī)則,以豐富館藏資源,為讀者提供信息系統(tǒng)性強、檢索快捷的信息服務。 美國學者山姆?布魯克斯在談到信息整合與館藏發(fā)展戰(zhàn)略時就強調:“應集中注意力于信息內容上, 雖然花哨的軟件可以彌補信息完整度的缺失,但事實是,內容仍是基礎,并且是所有研究的最終成果。 ”因此,圖書館要注重信息內容的整合。
2.遵守法律法規(guī),保護知識產權
在國家層面上,通過制定相關法律法規(guī)對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的社會地位、 經費保障、權利義務做出明確的規(guī)定,當對信息資源整合引起的一系列問題如版權保護、采集、編目、檢索等進行規(guī)范,保證各參與者及時、平等、公平地分享信息資源整合的利益。
五、結束語
公共圖書館加強信息資源整合, 應以讀者為核心,形成一種聚合信息資源、信息服務、信息利用活動的動態(tài)機制,為讀者利用信息、提煉知識、解決問題提供支持。 同時,應與社會各界廣泛開展合作, 以獲取資金、 技術及法律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參考文獻
[1] 金巖,于靜.基于 OPAC 的資源整合研究[J].圖書館雜志,2009(2):27-30.
[2] 蔡翠盟.淺論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模式及其實現技術[J].圖書與情報,2009(4):87-90.
[3] 沈芳.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的結構 、模式分析[J].現代情報,2007(10):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