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就業(yè)力已成為人們謀取工作、獲得成功的一種不可或缺的能力。本文以提升大學生就業(yè)力為出發(fā)點,運用模糊數學的綜合評判理論,將身心素質、知識與技能、組織管理才能作為評估大學生就業(yè)力的三大板塊,構造出模糊數學綜合評判模型。筆者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對此模型進行了合理性驗證,并就如何提高大學生就業(yè)力設計了可行性方案。
[摘要]大學生就業(yè)力由多種因素構成,對大學生就業(yè)力的評價受多種評價指標的影響。在評估時必須對多個相關指標進行綜合考慮,采用模糊綜合評判是較為可信的方法。通過調查用人單位,驗證了模型的合理性。綜合評估對了解和提升大學生就業(yè)力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人力資源論文,模糊綜合評估,大學生就業(yè)力,用人單位
一、模糊綜合評判
在實際工作中,對一個事物的評估,常常涉及多個因素或多個指標。模糊綜合評估法是在模糊環(huán)境下,考慮多種因素的影響,對事物做出綜合評判的方法,也稱為多目標決策法。
大學生就業(yè)力可劃分為身心素質、知識與技能以及組織管理能力三個板塊。評價指標的重要程度通過用人單位對評估指標重視程度的權數加以體現(xiàn),允許在權數的選擇上有一定的出入。模糊綜合評判法可以根據就業(yè)力因子影響的程度不同而賦予不同的權重,從而減少各因素造成的誤差,得出較為合理的評估。
二、模型的構建
(一)建立評估體系
評估體系的構建亦即評估指標體系的設計,其關鍵是指標設計有客觀的標準可以度量。指標又是評估標準的某一方面要求的具體化或行為化的體現(xiàn)。因此,從大學生應具備的就業(yè)力入手進行分析,是建立評價指標體系的基本方法。大學生的就業(yè)力可分解成兩級指標,建立層次分明的評估指標體系(見表一)。
■
(二)確定權重系數
針對指標體系,綜合用人單位對各項評價指標因素相對重要性的判斷,用層次分析方法,構造比較判斷矩陣,求出各因素的權重判斷矩陣。用聚類分析法分析用人單位判斷的差異性,并剔除跟大多數用人單位偏離較遠的數據,最終形成指標集U上的權重矩陣W=(W1,W2,…),其中Wi為指標因素Ui所對應的權重,且有:
■Wi=1,(0≤Wi≤1)
設有m個用人單位參加權重判斷,采用聚類分析法分析用人單位判斷的差異性,其過程如下:
1.第1家用人單位意見的相對重要性的判斷矩陣為B1。2.根據層次分析法的求根法或求和法,由B1 計算出第1個用人單位的權重判斷矩陣D1。3.由各用人單位的權重判斷矩陣D1構造權重樣本矩陣。
(三)構建評判模型
1.確立一級指標因素集,設 U=(U1,U2,U3 ),其中U1,U2,U3分別為大學生就業(yè)力評估一級指標,同時給出評估指標相應的權重,設為 A=(a1,a2,a3)。
2.確立二級指標因素集,將評估指標集細分為二級評估指標因素集,設為U=(Ui1,Ui2,...),次級指標的權重設為A= (ai1,ai2,...),并進行等級評定,設為4個等級V=(V1,V2,V3,V4)=(優(yōu),良,合格,不合格)。最后再設計各二級指標的等級評估結果,rij =評此等級人數/評價者人數(i=1,2,...;j=1,2,3,4)。
3.建立因素評估矩陣Ri,并對Vi 進行綜合評估,其評估值為Bi 。
4.由綜合評估矩陣R計算綜合評判值B。
B=A*R=(b1,b2,b3,b4)。
5.綜合評估結果計算,根據模糊數學中“最大隸屬原則”或“降級累加過半原則”,可得出大學生就業(yè)力綜合評估結果。如B 中的某一個Bi(i=1,2,3,4)超過0.5,則可根據“最大隸屬原則”進行評判。
6.計算模糊綜合評估排序值,用如下模型計算綜合評估排序值W:W=BCT。式中CT為C=(C1,C2,C3,C4)的轉置矩陣,C1為“優(yōu)”區(qū)間的右端點值,C2、C3、C4分別為“良”、“合格”、“不合格”區(qū)間的中點值。
三、調查分析
2011年至2012年,通過高校校園招聘會調查用人單位對大學生就業(yè)力的看法。共發(fā)放問卷500份,收回451份,其中有效問卷407份。問卷回收率為90.2%,有效率為81.4%。
調查的第二項為用人單位對就業(yè)力指標的重視程度,以百分比數據顯示(見表二)。從數據上可以看出,用人單位對責任感、表達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的重視程度最高,有50%左右的用人單位選擇了這些指標;A知識的被重視程度較低,只有12.5%的用人單位選擇重視大學生所學的基礎知識。
■
四、評估過程
在了解了用人單位對就業(yè)力指標的重視程度后,我們應用模糊綜合評估模型,對某專業(yè)100名學生的就業(yè)力進行評估。過程如下:
(一)權數分配
對于一級指標的權數分配,依表二可得:
U=(身心素質,知識與技能,組織管理才能)
A=(0.30.30.4)。
對于二級指標的權數分配,采用聚類分析法,假設有10人參與大學生就業(yè)力評估, 再運用加權平均法,得出評估樣本中的各因素的權重分配數據為
A1=(0.20.20.30.3),
A2=(0.10.40.10.4),
A3=(0.30.30.20.2)。
(二)測評結果
從調查中獲取該生的二級指標評估數據,各項指標等級的統(tǒng)計結果運用Zadeh算子,求出從U 到V 的模糊轉換為:Bi=Ai*Ri,i=1,2,3;從而,二級綜合評判為
B=AR=(0.1980.730.0720) 。
因此,根據模糊數學中的最大隸屬原則,B 中的最大值為0.73
文章TAG標簽:大學生就業(y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