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目前英語是國際旅游的通用語言,在旅游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交流與溝通作用。然而,在英漢兩種語言互譯過程中存在著誤譯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由于文化間的差異引起的,并且與語言的文化功能密切相關(guān)。
【論文關(guān)鍵詞】旅游英語;文化差異;語言功能;誤譯
1 旅游英語翻譯中文化差異的體現(xiàn)
文化差異存在于人類文明的任何階段,每個民族國家的文化都不同于另一個民族國家的文化。中外文化之間的差別是顯而易見的,它是翻譯中的障礙和難題。要在兩種語言之間進行翻譯,除了通曉兩種語言文字外,還必須了解兩種文化,深刻理解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歷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歷史發(fā)展進程和社會遺產(chǎn)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體現(xiàn)為歷史典故。歷史典故是民族歷史文化中的瑰寶,它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和鮮明的文化個性,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最能體現(xiàn)不同歷史文化內(nèi)涵,由于文化的差異。
2 旅游英語的詞匯特征與文體特征
2.1旅游英語是專門用途英語的一個分支旅游英語詞匯、句法有自己獨特的特征和表達規(guī)律。在世界國際化的大環(huán)境下,旅游英語的對象是國外旅游者,旅游英語不但具有英語語言的基本功能,而且以語言載體的形式傳遞與旅游活動有關(guān)的信息,實現(xiàn)旅游信息交流的功能,體現(xiàn)語言功能,既:表義功能、信息功能和美感功能。旅游英語語言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詞匯、語法和修辭上。
2.2英漢兩種文化的差異漢語中有些旅游詞匯在英語中找不到對等詞匯,詞語出現(xiàn)缺失現(xiàn)象,由此應(yīng)運而生了一些新的旅游英語詞匯。中國的人文景觀的名稱前常用漢語拼音方法給出英語對等詞。如:星海公園Xinghai Park,岳陽樓Yueyang Tower等。中國獨有的文化遺產(chǎn)、古跡、歷史傳說、典故、民族風情、宗教信仰和思維模式等因其文化內(nèi)涵需要解釋性詞語加以說明,有時不可避免地需要音譯,音譯是外國人和中國人對中國的文化遺產(chǎn)、古跡、歷史傳說、典故、民族風情、宗教信仰和思維模式等的認同,在音譯后加注一些解釋說明,對音譯主體的具體特殊涵義、地名、人名以及歷史文化的淵源加入解釋性詞語,使游客更了解中國文化的魅力。如:“醉翁亭”中的“醉翁”是指北宋文學家“歐陽修”。
3 旅游英語翻譯的差錯
3.1本族語干擾這類差錯主要是由于本族語與目的語在語言的表層結(jié)構(gòu)和深層結(jié)構(gòu)上的差異而使目的語在這兩個層面上本族語化所致,多見于非目的語專業(yè)的學生或初學者。如:請讓我作個自我介紹。(Now allow me say something about myself.)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這里的“to”為介詞,后須接動名詞短語;“say”前須加不定式符號“to”才符合英語的語法規(guī)則。
3.2認知水平指學生對目的語在語言的直義(denotation)、含義(implication)、運用規(guī)則等方面理解及掌握的質(zhì)量優(yōu)劣及程度的高低,這往往受到語言學習者智力水平、精神狀態(tài)、身體及記憶力的好壞、學習興趣與動機以及學習的勤奮程度等諸方面的影響和制約。我將盡力使你們玩得愉快。(I′ll try my best to make you have a pleasant day.)此處“day”是一個具體的時間概念,應(yīng)改為“stay”,這才符合言語者的真實意圖。但若游客在某勝地所呆時間的確為一天,這則是一個正確的表達,這便叫“歪打正著”,言語者可能并未意識到這一點。
3.3思維差異這是東西方文化差異所致,不用說目的語的初學者,甚至外語習得水平較高的非本族語人士也會犯此類錯誤。
三天的時間很短暫,這次旅行即將結(jié)束。Three days are so short. Now we are going to finish thetrip.(誤);Three days is so short. Now we are going to finishthe trip.(正)。
3.4過度概括意為學習者過度地擴充了目的語某一規(guī)則的使用范圍。這類錯誤最典型地表現(xiàn)在句子成分的殘缺上。如:桂林地處華南亞熱帶,享有風光甲天下的美譽。(Guilin in subtropical South China with the reputation of having the country’s most beautiful scenery.)這一例最大的規(guī)則錯誤是無述謂。其中,句子結(jié)構(gòu)雜揉、冗長、啰嗦等毛病。這些錯誤可能均受母族的語法體系的干擾,但主要是將介詞、分詞的語法功能擴充成述謂所致。
4 旅游英語翻譯策略
為了加強旅游英語翻譯過程中外國旅游者對我國民族文化的理解,更直觀、準確地進行語言和文字的交流與溝通,靈活運用各種翻譯技巧,進行文字的轉(zhuǎn)換與文化的播遷。
4.1直譯、加注和釋義采取直譯加注其背景知識和解釋原文含義,避免損失其民族色彩形象性和聯(lián)想意義,如:葉公好龍Lord Ye's love of dragons ( Lord Ye was do fond of dragons that he adorned his whole palace with drawing and carvings of them But when a real dragon heard of his affection and paid him a visit he was frightened out of his wits).
4.2補譯、音譯與意譯相結(jié)合增加對原文字面意思解釋的內(nèi)容。在地名翻譯中,不可避免會有音譯。音譯是外國人和中國人在地名上的一種認同,在音譯后可以加注一些說明。要想做好音譯后的解釋,必須要對音譯主體的具體位置、地名的由來、地名的時代內(nèi)涵以及歷史背景具有透徹地了解。如:昭君出塞Wang Zhaojun's Marriage to the King of the Xiongnu。在旅游英語翻譯中,即要準確傳達原文中的信息,又要表現(xiàn)出原文的文化淵源與文化色彩。有時也要采取分析、轉(zhuǎn)移、重新組織的過程。如在介紹長江三峽的導游冊中有這樣一句“形如關(guān)云長的青龍偃月刀”,因為外國人根本不明白“青龍偃月刀”的形狀,我們可譯作“is shaped like the knife on Westerner’s dinner table”,這樣改變了原文的說法,外國人一看就懂,感覺親切。
總之,旅游英語翻譯實際上是不同民族間文化的交流,是風光美景背后所蘊藏文化內(nèi)涵的傳播,英語作為普遍使用的全球語言,其對旅游業(yè)的影響舉足輕重,旅游英語的應(yīng)用更是承載著東西文化交流的使命。旅游英語翻譯要顧及譯文讀者的文化心理和審美情趣,,注重語言文化上的差異,靈活運用旅游英語翻譯中的對接策略和技巧,將祖國的美好河山準確地展示給外國游客。
閱讀期刊:《外語與翻譯》
《外語與翻譯》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wù)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jié)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yōu)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zāi)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guī)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shù)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wù)。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jinnzone.com/lunlixuelw/58831.html
上一篇:特留份制度的倫理價值
下一篇:解讀傳統(tǒng)的民族吹打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