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志簡介】
《天津工業(yè)大學學報》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yōu)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高等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guī)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國外數(shù)據(jù)庫收錄:俄羅斯文摘雜志、美國化學文摘、美國世界紡織文摘
【欄目設置】
所設欄目主要有:纖維新材料、紡織與服裝、染整與化工、紡織經(jīng)濟與管理等。
本站已成功發(fā)表的論文:
1. 靜電紡絲法制備P(AN-co-VDC)納米纖維的工藝研究袁文潔,張興祥,YUAN Wen-jie,ZHANG Xing-xiang
2. 力化學改性聚氯乙烯膜的化學穩(wěn)定性張昊,胡曉宇,陳英波,ZHANG Hao,HU Xiao-yu,CHEN Ying-bo
3. 兩親性嵌段共聚物PS-b-PNIPAAm制備及其薄膜形貌研究王倩,李戰(zhàn),賴舒憶,汪子健,馮霞,WANG Qian,LI Zhan,LAI Shu-yi,WANG Zi-jian,F(xiàn)ENG Xia
4. 電子束輻照接枝法制備改性聚丙烯纖維吸附材料周斌,王山英,張迎東,盧琛春,魏俊富,ZHOU Bin,WANG Shan-ying,ZHANG Ying-dong,LU Chen-chun,WEI Jun-fu
5. 飲用水的深度處理組合工藝技術尹延梅,席雪潔,戴海平,柯永文,朱宏哲,YIN Yan-mei,XI Xue-jie,DAI Hai-ping,KE Yong-wen,ZHU Hong-zhe
6. 基于離散零空間法的機織物降維多體模型劉穎,王瑞,LIU Ying,WANG Rui
7. 基于AFM的羊毛與羊絨纖維的表面形貌研究傅宏俊,于淼,劉建中,王瑞,劉學敏,F(xiàn)U Hong-jun,YU Miao,LIU Jian-zhong,WANG Rui,LIU Xue-min
8. 兔毛纖維的髓質(zhì)結構特征楊衛(wèi)珍,張毅,管瑜,YANG Wei-zhen,ZHANG Yi,GUAN Yu
9. “高性能聚四氟乙烯中空纖維膜多重微孔結構設計與構建”項目通過驗收郭建輝
10. 香蒲纖維脫膠工藝研究王平,黃忠,陳永業(yè),朱晶晶,徐磊,劉麗妍,WANG Ping,HUANG Zhong,CHEN Yong-ye,ZHU Jing-jing,XU Lei,LIU Li-yan
11. 多功能光伏-蓄電池發(fā)電系統(tǒng)為大電網(wǎng)提供頻率支撐的仿真設計劉東,楊慶新,肖朝霞,LIU Dong,YANG Qing-xin,XIAO Zhao-xia
12. 無線電能傳輸系統(tǒng)中感應裝置的橫向錯位對耦合系數(shù)的影響倪衛(wèi)濤,楊慶新,李陽,張獻,劉維娜,何亞偉,張洋,NI Wei-tao,YANG Qing-xin,LI Yang,ZHANG Xian,LIU Wei-na,HE Ya-wei,ZHANG Yang
期刊投稿須知:
(一)題名、作者姓名、作者單位、摘要、中圖分類號、首頁地腳
1、題名: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字。
2、作者姓名:按署名順序排列,作者之間以“,”分隔。
3、作者單位:作者機構應寫正式全稱,不用簡稱,后加城市名、郵政編碼及國名。在作者隸屬多個機構的情況下,機構名稱之前加編號,同時作者姓名右上角加相應編號。
4、摘要:中文摘要的篇幅一般在200字左右,信息具體。摘要應包括4個要素: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結果和研究結論。摘要不分段,獨立成篇,意義完整;摘要中一般不出現(xiàn)圖、表、公式、參考文獻。
5、關鍵詞:每篇論文一般應有3~8個關鍵詞來反映論文的主題。關鍵詞之間用“;”分隔。
6、中圖分類號:應按《中國圖書館分類法》查找。
7、首頁地腳:收稿日期:yyyy-mm-dd;基金項目:基金項目類別及項目編號;作者簡介: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別、學位、職稱;第一作者為研究生時,應當以作者中的導師為通訊聯(lián)系人(附E-Mail),其他情況時,在作者簡介后直接加E-mail。
(二)英文部分撰寫要求
英文文題內(nèi)容與中文標題相應。除第一字母及專有名詞應大寫以外,一律小寫。盡量不用冠詞。中國作者姓名應按漢語拼音寫法:例如:WANGDa-zhong。國外作者姓名也采用姓前名后的拼寫方式,姓全大寫,名可縮寫,不加縮寫點。
作者機構的英文應寫正式全稱,一般不用縮寫。城市名和郵政編碼后,要加國名。
摘要內(nèi)容應與中文摘要的內(nèi)容相對應。英文摘要應盡量使用簡單句;盡量使動詞靠近主語;不用第一人稱作主語;以重要的事實開頭,而不以輔助從句開頭。
關鍵詞的內(nèi)容、數(shù)量和順序,均與中文關鍵詞相應;除專有名詞應大寫以外,一律小寫;關鍵詞之間用“;”分隔;縮略語應先寫全稱再寫簡稱。
(三)前言、正文、結束語
前言是論文整體的有機組成部分,前言的內(nèi)容主要回答“為什么研究”這一問題。它簡明介紹論文的背景、相關領域里前人的研究情況以及作者的意圖與分析依據(jù),包括論文的追求目標、研究范圍和理論、技術方案的選取等。
正文是科技論文的核心組成部分,主要回答“怎樣研究”這個問題。正文應充分闡明論文的觀點、原理、方法及具體達到預期目標的整個過程。根據(jù)需要,正文可以分層深入,逐層剖析,并設分層標題。正文的寫作方式往往因不同學科、不同文章類型而有很大差別,不可作統(tǒng)一規(guī)定。
結束語是正文的最后總結部分,主要回答“研究出什么”這個問題。它以文中的試驗或考察中得到的現(xiàn)象、數(shù)據(jù)和闡述分析作為依據(jù),由此完整、準確、簡潔地指出:(1)由對研究對象進行考察或實驗得到的結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2)研究中有無發(fā)現(xiàn)例外或本文尚難以解釋和解決的問題;(3)與先前已經(jīng)發(fā)表過的(包括他人或著者自己)研究中工作的異同;(4)本論文在理論上或實用上的意義與價值;(5)對進一步研究本課題的建議。
(四)量和單位、字體、數(shù)值表示、插圖、表格、小標題、縮略語嚴格執(zhí)行國家標準,正確使用量的名稱、量的符號與量單位的符號。文中所用量符號,應在首次出現(xiàn)時加以定義。同一個量的符號,應全文統(tǒng)一。
快速發(fā)論文范文:池液pH值與沼氣檢漏報警一體化測試儀
摘要:本文從應用出發(fā),提出一種采用紅外甲烷測量與電極PH測量結合的一體化測定儀方案,討論并設計出一體化測定儀的總體結構,研究了紅外甲烷測量濃度測量原理及采用相關傳感器的性能。重點研究pH值測量原理,設計出pH值傳感器測量電路,提出一種單電源偏置放大測量pH的方法,采用帶有AD轉換功能的單片機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給出主程序原理框圖。
關鍵詞:甲烷濃度,pH值,沼氣制取
0 引言
利用秸稈制取沼氣,其附產(chǎn)物還可作為有機肥料,因此,這是一個解決秸稈焚燒,提高綜合應用的有效方案之一,而在沼氣生產(chǎn)中甲烷濃度和池液的pH值是最重要的參數(shù),通過對這些參數(shù)的檢測,可確定更換生產(chǎn)原料、調(diào)整池液的pH值的時間,從而達到最大產(chǎn)能。目前甲烷檢測方法主要有熱催化法、熱導檢測法、光學甲烷檢測法、氣敏半導體檢測法、基于相干光干涉法、光聲氣體檢測法和基于紅外吸收的甲烷氣體檢測法等。其中,熱催化法、熱導檢測法分別在低濃度和中高濃度的區(qū)階有較高的靈敏度,全量程甲烷濃度測量時,可以將熱傳導式甲烷傳感器與催化燃燒式傳感器配合使用以提高測量精度,盡管這樣,其測量精度也不高,性能穩(wěn)定性也差,而且使用前需要標定,且易產(chǎn)生漂移。基于紅外吸收的甲烷氣體檢測方案,可得到較高的測量精度;pH值的測量一般采用pH電極作為測量傳感器,由于電極產(chǎn)生的電荷量較小,引起的電位差也較小,因此,設計的測量電路的不同,其測量精度也不同。本文研究一種采用紅外甲烷測量與電極pH測量結合的一體化測定儀。
免責聲明
①本頁面非期刊官網(wǎng),不以期刊名義對外征稿,僅展示期刊信息做參考.投稿、查稿,請移步至期刊官網(wǎng).
②如果您是期刊負責人且不想本平臺展示期刊信息,可聯(lián)系在線人員予以刪除.
③如果需要學術咨詢服務可以聯(lián)系學術顧問了解服務明白紙。
快速預審、投刊前指導、專業(yè)學術評審,對文章進行評價;
立即咨詢校對編輯、深度潤色,讓稿件符合學術規(guī)范,格式體例等標準;
立即咨詢適用于語句和結構尚需完善和調(diào)整的中文文章,確保稿件達到要求;
立即咨詢數(shù)據(jù)庫包括:期刊、文章、書籍、會議、預印書、百科全書和摘要等;
立即咨詢讓作者在期刊選擇時避免走彎路,縮短稿件被接收的周期;
立即咨詢根據(jù)目標期刊格式要求對作者文章進行全面的格式修改和調(diào)整;
立即咨詢幫助作者將稿件提交至目標期刊投稿系統(tǒng),降低退稿或拒稿率;
立即咨詢按照您提供的稿件內(nèi)容,指導完成投稿附信(cover letter);
立即咨詢大類學科同領域優(yōu)質(zhì)期刊 | 大類學科 | 小類學科 | 影響因子 | 分區(qū) | ISSN |
---|---|---|---|---|---|
Nanotoxicology | 醫(yī)學 | 納米科技 | 5.955 | N/A | 1743-5390 |
Innovative Food Science & Emerging Technologies | 工程技術 | 食品科技 | 4.085 | N/A | 1466-8564 |
Rivista Italiana delle Sostanze Grasse | 工程技術 | 食品科技 | 0.694 | N/A | 0035-6808 |
EUROPEAN JOURNAL OF LIPI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工程技術 | 食品科技 | 1.852 | N/A | 1438-7697 |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 工程技術 | 食品科技 | 0.888 | N/A | 1226-7708 |
CyTA-Journal of Food | 工程技術 | 食品科技 | 1.605 | N/A | 1947-6337 |
Food Analytical Methods | 農(nóng)林科學 | 食品科技 | 2.413 | N/A | 1936-9751 |
JOURNAL OF FOOD QUALITY | 工程技術 | 食品科技 | 1.36 | 4區(qū) | 0146-9428 |
LISTY CUKROVARNICKE A REPARSKE | 農(nóng)林科學 | 食品科技 | 0.257 | N/A | 1210-3306 |
Sugar Industry-Zuckerindustrie | 工程技術 | 食品科技 | 0.495 | N/A | 0344-8657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 | 工程技術 | 納米科技 | 4.471 | 2區(qū) | 1178-2013 |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 工程技術 | 運輸科技 | 4.051 | N/A | 1361-9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