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以及寫作技巧來表現(xiàn)自己生活和表達自己情感的重要方式。寫作能力是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作文分數(shù)在語文考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應當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然而,當前作文教學現(xiàn)狀并不理想。小學生處于接觸作文的初期,由于對社會實踐的情感體驗缺乏,對寫作的目的的不清楚等原因,所以導致很多孩子缺乏動機和興趣,出現(xiàn)不知道如何寫、寫什么的現(xiàn)象。故本文根據(jù)現(xiàn)狀展開思路,從教學心理視角來對小學生的寫作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相應的教學改革策略,最終達到能夠幫助一線教育工作者更好的進行作文教學和提高小學生語文作文水平的目的。
一.從心理視角看小學生作文問題
(一)缺乏寫作動機,寫作興趣低下我們發(fā)現(xiàn)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生對作文課堂提不起興趣,甚至十分反感寫作文。很大部分原因在于教師刻板教學,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模式多為老師講,學生寫。大多數(shù)情況下,學生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狀態(tài),僅僅依靠老師的知識給養(yǎng),喪失主動求知的內(nèi)驅力,缺乏寫作動機。教師教學方式方法落后,甚至連教學素材都不能與時代接軌,導致課堂的枯燥沉悶,學生自然不喜歡寫作課。
(二)缺乏成就感,寫作目的偏差在現(xiàn)實中,學生很少會主動去寫一篇文章。因為作文是各學科 評 分 中 最 難 客 觀 化 的 題 目 之一。教師在給作文評分的時候,還是 會 有 很 大 比 例 的 主 觀 評 判 標準。作文成績的明顯提升需日積月累,很難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并且作文文字多、批改時間長,很多教師很難仔細批改,常常以“已閱”或者簡短的大而空的話進行無效反饋,致使學生缺乏寫作成就感。不僅如此,作文寫作占語文考試中很大的分數(shù)比例,所以教師常常以考試和升學為目的,帶著一種命令任務的感覺讓學生完成寫作學習。其實很多小學生不明白學習寫作的用處和好處,時常都是寫作的目的是為了迎合教師的要求。缺乏寫作成就感,且寫作目的的偏差,使得原本自由輕松的寫作變成了一件不得不完成的任務,所以容易出現(xiàn)學生應付完成的現(xiàn)象,如“湊字數(shù)”“流水賬”等。
(三)缺乏情感體驗,作文內(nèi)容空洞小學生剛開始接觸作文,通常只會進行基礎的寫作,主要方式 是 對 事 物 事 件 進 行 簡 單 的 描述,作文內(nèi)容空洞乏味的情況非常常見。造成這種情況出現(xiàn)的原因 主 要 是 學 生 生 活 情 感 體 驗 缺乏。小學階段是兒童學會理解和調(diào) 控 情 緒 情 感 的 心 理 發(fā) 展 關 鍵期。然而大多數(shù)學生的生活軌跡為學校和家中兩點一線,且學習任務量大,導致缺少豐富的實踐經(jīng)歷,很難從生活中獲取素材。加之家長工作繁忙,不善于引導學生去體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致使學生缺乏發(fā)現(xiàn)的眼睛,最終形成了作文內(nèi)容空洞的現(xiàn)狀。
二.教學改革策略的探討
(一)豐富創(chuàng)新方法,驅動內(nèi)部動機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興趣激發(fā)的學習活動是一種驅動內(nèi)部動機的主動學習。內(nèi)部動機的滿足不需要活動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參與,即不需要外界的誘因、獎懲來使行動指向目標,僅僅參與 活 動 就 能 令 人 愉 快 并 滿 足 需要。教學方法的積極創(chuàng)新和不斷豐富正是提高學習興趣的解決之道。比如教師可以制作多媒體課件,多媒體能對文字、聲音、圖片、動畫、視頻等各種形式的素材進行整合呈現(xiàn),這能夠最大化引起學生的興趣。又比如采用故事游戲激發(fā)興趣。由故事導入課堂,能生動形象的表現(xiàn)作文的主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豐富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才能給課堂添加了許多趣味性,驅動學生的內(nèi)部寫作動機。
(二)營造愉悅氛圍,及時積極反饋作為教師,應該明白把應付考試和沖刺高分作為主要的教學動機目的是不妥的。作文教學的本意是為了使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本領。故教師有偏差的教學動機目的應及時調(diào)整。當教學的動機目的發(fā)生改變時,教學氛圍也將會相應地發(fā)生改變。相對輕松舒適的氛圍能夠幫助師生之間更好的交流,培養(yǎng)師生之間的默契。教師可以利用放松愉悅的課間與學生多交流,聊一些學生們感興趣的事,拉進彼此心理距離的同時也能讓教師了解自己的學生平時的關注點和興趣點。不僅如此,教師及時積極反饋也能讓學生獲得成就感。研究表明教師的支持將使得學生的學業(yè)水平得到提高。為了使得學生輕松愉悅地投入到寫作,教師應該對待學生采用正向激勵評價,在學生每次完成作文之后,給予合適的正向反饋。這種及時鼓勵學生的方式,能幫助學生樹立寫作的自信。
(三)增加社會實踐,豐富情感體驗藝術和創(chuàng)作往往來自于現(xiàn)實的生活體驗。很多學生由于情感體驗匱乏使得寫出來的文章枯燥無味,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教師和家長的一起配合。作為教師,引導學生體驗生活情感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任務,并且應該意識到教學不應該僅僅只局限于教室,生活中處處是課堂。比如春游時,引導 學 生 仔 細 感 受 古 人 的 風 骨 情懷,體會自然的美麗饋贈,思考并記下心中所感;也可以組織學生觀看社會熱點事件,引導學生發(fā)表對社會上熱點事件的看法,思考并寫下心中所想。同時,家長的配合也是關鍵。家長要有陪伴孩子的意識,每周抽取一定的時間,陪伴孩子一同參加社會實踐或者共同完成一些目標任務,這樣能夠幫助孩子更加充實生活情感體驗。
三.結語
小學作文不僅僅是學生寫作的起點,也是為今后作文發(fā)展打基礎的重要階段。所以小學作文理 應 成 為 教 師 教 學 的 主 要 關 注點。從心理視角看,我們發(fā)現(xiàn)小學生在寫作方面缺乏動機、成就感、情感體驗、認知內(nèi)化能力以及發(fā)散思維等多方面的心理因素,導致了出現(xiàn)以下不良現(xiàn)象:寫作興趣低下、寫作目的偏差、作文內(nèi)容空洞、閱讀與作文分離、作文模式化嚴重等等;谝陨犀F(xiàn)狀,本文提出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豐富創(chuàng)新方法、營造愉悅氛圍且及時積極反饋、增加社會實踐、情景表演式教學以及鼓勵自由思考等相應的教訓改革策略,以幫助一線教育工作者更好的進行作文教學,助力小學生提高作文水平和能力。
參考文獻
[1 ]祝新華.從學生作文心理角度開展作 文 教學 改 革[J ]. 課 程.教 材.教 法,2001 (3):20- 24.
[2]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第2 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郭士榮.淺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改革的策略[J ].才智,201 3(36):48.
《從心理視角探討作文教學改革的策略》來源:《文學教育(下)》,作者:陳 銘 葉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