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語文朗讀教學中普遍缺乏對話語樣式的整體認識,對語言表達樣態(tài)的把握不準確,是學生出現(xiàn)固定腔調、不會自然說話等問題的根源所在。話語樣式在朗讀教學中對學生具有提示和規(guī)范作用。中小學朗讀教學應以陳述式訓練為主,訓練中要以內容重點和結構層次為抓手,引導學生實現(xiàn)感情自然、平實地抒發(fā)。
關鍵詞 語文 朗讀教學 話語樣式 陳述式
好好說話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們很多成年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在相對正式一點的場合發(fā)言、講話常常會覺得很不自然。人在不同年齡階段對世界的感知和體驗是不同的,當運用有聲語言呈現(xiàn)這種生命感受時,孩子的表達與成人有明顯區(qū)別。本來活潑靈動的孩子為什么一讀起課文就拖腔甩調?小主持人、小講解員為什么一拿起話筒就不自覺地 “起范兒”了?學生們?yōu)槭裁磿蜒葜v當成一種舞臺表演而不是互動交流的“說話”?我們的孩子為什么不會自然地說話了?造成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很多,通常我們總糾結在語言表達的基本技巧上,但問題根源在于朗讀教學中學生缺乏對話語樣式的整體認識,語言表達樣態(tài)不準確,而教學中教師對這方面內容是忽視的、幾乎從不涉及。所以,筆者認為朗讀教學的改革首先應該從改變朗讀的話語樣式開始。
一、話語樣式常見的基本類型
話語樣式,簡言之,就是以文本和語境為依據(jù)的有聲語言的基本態(tài)勢和表達形式。它具有多樣性和類型化的特點,是有聲語言為了適應語境、反映語境而出現(xiàn)的各式各樣的變體,即聲音形式的功能變體。話語樣式并不是一種模式化的固定腔調,而是基于“語無定勢”的模糊分類,從根本上說,它完全服從于、服務于話語內容與表述方式[1]。也就是說,話語樣式雖然外在表現(xiàn)為一定的聲音形式,但絕不是為了形式而形式,它注重聲音形式和語言環(huán)境、內容的整體契合。語文教材中課文的體裁、題材多樣,內容、風格迥異,朗讀時不可能千篇一律采用同一種有聲語言表達樣態(tài),于是各種類型的話語樣式應運而生。
1.陳述式陳述式強調如何有效地關注內容、敘事清楚。陳述式朗讀以內容為核心,根據(jù)字里行間的語法關系和邏輯關系所自然形成的節(jié)奏,來合理分配語氣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有條理地進行事實陳述。陳述式表達適用于絕大部分文學體裁,因為它的目的就是要洗凈那些本不該附加在語言表達之中的“腔腔調調”,使語言表達真正回歸到樸實、自然的事實陳述和情感、信息的有效傳達上[2]。
2.談話式談話式注重交流、溝通,有比較強烈的對象感,表達上盡可能地保留了日常談話的親切自然、輕松隨意。這種話語樣態(tài)看似接近于日常交談,其實形式要更規(guī)范、嚴謹,內容要更深刻、豐富,不會損失語言的準確性和簡潔性。談話式是一種被“雕琢”過的口頭語言,適用于演講、解說、書信、散文、小說和戲劇的人物念白等。
3.朗誦式朗誦式是脫胎于戲劇舞臺表演的、藝術化的有聲語言表達形式,感染力極強。無論氣息、聲音、情感還是語氣、停連、重音,多用較為夸張的方式呈現(xiàn),吐字力度強、調門高、語流起伏變化大、情緒飽滿激昂,可以適當加入音效、服裝、肢體等多種視聽元素。朗誦式是一種高層次的語言表達樣態(tài),需要較多技巧,不是人人都一定能熟練掌握和運用的,適用于舞臺演出、大型活動的報幕主持、文學作品中的詩歌及散文等。
4.宣讀式宣讀式一般適用于某些特殊體裁和題材的文稿,例如文件、報告、法令、通知,以及重大新聞發(fā)布、宣讀參加會議人員名單、頒獎詞等莊重嚴肅的場合。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鄭重”,由于內容事關重大,朗讀者必須只字不差,重音選擇、停連處理以及節(jié)奏變化都有極強的規(guī)范性。宣讀式在發(fā)音上對于口腔力度要求極高,氣息控制力強,語流速度較平緩。雖然宣讀式適用范圍有限,使用頻率不高,但它卻是最考驗朗讀者基本功的話語樣式,難度較大。
二、話語樣式和朗讀教學的關系
由于教學方法的差異以及受學生個人能力所限,朗讀課文時學生要么無所適從,只能有意、無意地模仿老師,要么按照自己的理解想當然地讀,搞不清楚這篇課文究竟運用什么樣的語氣、語調才恰當。話語樣式在語文朗讀教學中對學生具有提示和規(guī)范作用。也就是說通過對話語樣式的認知使學生在接觸到一篇課文后能夠較迅速地對文本進行語體類型的歸類,能夠較準確地選用恰當?shù)皿w的語氣、語調,并且這種言語樣態(tài)是有形的,摸得著、抓得住。這就要求教師既要講解清楚不同文學體裁的文體特點,更要具備一定的示范能力或借助示范誦讀音頻,把不同語體的表達特點轉化為學生的聽覺甚至視覺感受。當然這種示范是隱性的,重在讓學生自己去體味和甄別,避免機械模仿,扼殺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例如,朗讀消息《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新聞特寫《“飛天”凌空——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應當采用語調樸實自然和以有效傳遞信息為目的陳述式表達;而消息《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由于題材重大,朗讀中應該帶有一定的宣讀式色彩;演講詞重在思想和觀點的分享,要與聽眾產(chǎn)生交流、建立聯(lián)系,因而朗讀演講詞《最后一次演講》《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等,應當采用以“說” 為主的談話式語態(tài),盡量避免朗誦式的、“拿腔拿調”的處理模式。
將書面語言轉化為有聲語言表達時,根據(jù)課文體裁、風格的變化采取多種多樣的表達方法,才能有效避免語言表達的蒼白和呆板。教師有必要幫助學生建立起一個對有聲語言表達的整體印象—— 即文體與語體是相伴而生的?陬^語言有不同的表達樣式,它們是客觀存在的,不同的話語樣式是為了適應和表現(xiàn)書面語言中不同內容和不同語境需要的結果。而話語樣式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不同語體色彩的差異,又會反過來引導朗讀者更自如地沉浸于文本的現(xiàn)實語境中。對受眾而言,也可以通過一定的聲音形式感受到表達者所存在或希望營造的語境要求和特點。例如,陳述式、宣讀式容易使人進入關注內容本身的氛圍中,而朗誦式更容易激發(fā)起人們的感情運動,進入情感抒發(fā)的氛圍中[3]。對文體和語體的感知,不僅是一個知識點的傳授,更是一種語感的培養(yǎng),目的不是給朗讀者設置新的 “藩籬”或“公式”,而是使學生了解到不同體裁的文章不但寫作手法有別,落實到有聲語言表現(xiàn)上它們的語言樣態(tài)也是有差異的。它能使學生明白無論是課文朗讀還是日?谡Z交際,對語言表達方式的選擇不應該是任意的,而是要遵循特定的語體規(guī)范。
三、中小學朗讀教學中的話語樣式訓練
朗誦式是一種成人化的、技巧性很強的有聲語言藝術形式,并不完全適合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學生。對高年級學生或者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可以逐步講授一些朗誦技巧,適當加大朗讀難度、豐富語態(tài)表達方式。而陳述式作為一種最基本的話語樣式,強調語意的準確傳達、語流的自然連貫,形式相對單一,對處在語言學習期、積累期的中小學生而言是最合適、最容易掌握的,中小學朗讀教學應以陳述式訓練為主。
1.陳述式朗讀訓練要以內容重點和結構層次為抓手陳述式表達主要解決的是朗讀者對文字內容的充分把握和有效傳達。理清層次結構、分析語句意義、抓住內容要點是語文閱讀中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在分析講解課文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將閱讀與朗讀、文字與聲音對照起來。檢驗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課文,朗讀是一種最好、最直觀的方式,就看學生是否能夠把課文的內容重點和邏輯關系讀出來。要讓學 生 知 道 無 論 是 篇 章 結 構 還是語句與語句之間的關系,都可以利用有聲的“標點符號”——停頓和連接,用聽覺上很突出的形式傳達出來;無論是中心思想還是段落、語句、詞語中的重點,都可以通過聲音重音的形式加以體現(xiàn),在聽覺中造成醒目的反差。下面以散文《背影》為例對陳述式朗讀的教學方法做簡要分析。《背影》是一篇抒情散文,與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梅雨潭的綠》等辭藻華麗的散文不同,此文語言清新質樸、一洗鉛華。通篇以敘事為主,采用白描的手法,記述了 1917 年父親送作者赴京求學前后的事情,開頭和結尾部分還交代了一些當時的家庭背景。通過閱讀分析可知,父親的 “背影”在開頭、中間和結尾共出現(xiàn)了三次,文章的 結構正好以這三次“背影”的出現(xiàn)來劃分,其中父親爬月臺買橘子的背影是對“背影”的具體展現(xiàn),是全文的靈魂。因為在文章中作者大大小小地記錄了不少瑣事、有很多細節(jié),所以為了突出主要內容,非重點部分在朗讀時重音要少而精;為了更好地體現(xiàn)各部分內容間的邏輯關系,意思連貫的語句之間要連接得適當緊湊,次要的部分要敢于加快語速、放松帶過。如果層次和重點沒有處理好,朗讀這篇文章就很容易產(chǎn)生拖沓、繁瑣之感。
2.陳述式朗讀訓練重在實現(xiàn)感情自然、平實的抒發(fā)各學段關于朗讀教學的目標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讀”。那些比較明顯的抒情段落,朗讀時相對容易實現(xiàn)感情的渲染,而面對更多的描寫、議論等文字,學生們卻常常感到勉為其難。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明白“有感情”不是聲音形式的外在呈現(xiàn),而是要學會如何在正常的說話中將情感和態(tài)度有依據(jù)地自然呈現(xiàn),即依據(jù)語句內在的感情色彩傳遞、強化出語句目的和本質,使思想感情的表達有本可依、有感而發(fā)。
物我交融不但是文學寫作的一種境界,也是有聲語言表達的一種理想追求:在運用有聲語言表達情感的時候,就好像是好朋友之間促膝交談,就好像是老師和長輩循循善誘、解答疑惑。建立在對內容的足夠了解和把握的基礎上,使學生朗讀時情愫伴隨文字實現(xiàn)自然地生發(fā)和推進,擺脫語音和技巧的束縛,返璞歸真,那么學生的有聲語言表達也就進入到了一個比較理想和高層次的階段了。
參考文獻
[1] 張頌.回眸播音主持專業(yè) 30 年[J].現(xiàn)代傳播,2009(01)
[2] 崔志剛,何紅梅.好好說話[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6
下一篇:中學物理描述范式及其教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