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教學是指將學生的外語或第二語言,通過教學和環(huán)境,經(jīng)過若干階段的訓練,使之能代替,或接近母語的表達水平。本文是一篇教師職稱論文發(fā)表范文,主要論述了《橋梁工程》雙語教學探討。
摘要:為了能夠快速分享國際上先進的教育資源,提高本專業(yè)學生的培養(yǎng)質量,進行《橋梁工程》雙語教學改革很有必要。結合近五年的教學經(jīng)驗,從師資隊伍培養(yǎng)、教材的選擇、課堂教學方法、課外學術活動及外教資源利用等方面對雙語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教學改革,橋梁工程,雙語教學,改革要點
一、引言
雙語教學是當今我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之一,也是培養(yǎng)其有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復合型專業(yè)人才的必然趨勢[1,2]。國際上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都實行雙語教學,比如香港、新加坡、印度等,這使得他們的教育能夠迅速獲得或分享國際上豐富的先進的教育資源,提高他們的教育水平[3]。此外,我國建筑公司正在逐步走出國門,目前已經(jīng)承建大量國外項目,急需大量掌握外語的專業(yè)技術人才,因此,進行雙語教學還可以擴大我校土木專業(yè)畢業(yè)學生的就業(yè)范圍,提高學生的競爭力。
河南省地處中原,目前教育水平相對較落后,為了迎頭趕上,我們必須加快教學改革,迅速分享國際上的先進教育資源。而雙語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專業(yè)英語水平,有利于快速吸收國外的先進科技,有利于進行國際合作交流。
我校土木工程專業(yè)雙語教學目前正在處于起步階段,《橋梁工程》作為土木工程專業(yè)道路橋梁方向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yè)必修課程[4-7],可以作為雙語教學的排頭兵。
雙語教學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和風險,比如我校學生的英語水平和重點大學相比較弱,采用雙語教學勢必影響一部分學生的聽課效果。而《橋梁工程》課程學習的好壞直接影響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因此《橋梁工程》雙語教學的開展一定要做好規(guī)劃,謹慎而行。以下將從師資隊伍的培養(yǎng)、教材選用、教學手段的選擇等方面進行論述。
二、雙語教學改革要點
(一)師資隊伍的培養(yǎng)
當前我校正在大力推進國際合作,為此學校成立了國際教育學院,已與美國邁阿密大學等國外高校建立了學生和教師的交流機制,這為《橋梁工程》雙語教學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學院可以選派多名(至少兩名)本專業(yè)教師到國外進行《橋梁工程》及相關課程的學習,學習時間6個月左右,同時收集國外相關在建及建成工程資料,制作英文課件。研修人員除了要完成課程研修計劃外,還要對自己的英語口語進行強化訓練,確;貒箅p語教學的順利實施。
教師研修目標完成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后期雙語教學的效果。因此,為了確保出國研修教師圓滿完成任務,應當量化研修目標,制訂合理的獎勵及處罰措施,比如根據(jù)研究目標完成的情況決定研修費用報銷的比例、同職稱評審掛鉤等務實的措施。同時,建立研修人員定期向學院主管領導匯報的機制。獎勵及處罰、過程監(jiān)管等手段多管齊下。
(二)教材的選用
雙語教學的首要條件是要有適用的教材,沒有好的教材,雙語教學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8]。教材的選用應當特別慎重。因為我院雙語教學處于起步階段,學生對雙語教學的反饋信息為空白,如果直接采用全英文教材,將增加學生對《橋梁工程》的學習難度,影響學習質量,造成不可逆轉的負面效果。因此,剛開始可仍然采用中文教材,但是制作的多媒體課件一定要采用英文,課堂板書也要確保為英文。這就要求教師出國研修前一定要最終確定教材版本。
對第一屆學生教學效果進行深入評估,若表現(xiàn)尚好,之后更換為全英文教材。但不能照搬國外教材。因為《橋梁工程》課程同國家規(guī)范規(guī)程緊密結合,由于國情不同,我國和外國的規(guī)范也存在一定差別。教師要主動向學生講解中外相關規(guī)范條文的差別,并介紹產生差別的具體原因。國外教材中對基本概念和原理的闡述在授課過程可以借鑒,并可以進行對比講解。
(三)課堂教學方法
《橋梁工程》是和工程結合較為緊密的課程,授課過程勢必展示大量的工程圖片。同時,該門課也有大量的公式推導和算例分析。因此,合理的教學手段應是多媒體和課堂板書相結合。
多媒體課件中展示的工程實例,盡量要生動、全面、到位。課件形式一定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內容配置一些動畫效果,切記不要出現(xiàn)整版英文單詞,即使不可避免也要進行巧妙的制作,比如編制成表格或輔以圖形符號等。課件中首次出現(xiàn)的專業(yè)詞匯,可以進行注釋,以幫助學生理解。同時,為了拓展學生的視野,工程實例不僅在時間上要有跨度,在地域上也要盡量擴展到世界范圍內,至少要有一些國外大型橋梁工程的介紹。課堂板書采用全英板書,板書內容應較為詳細規(guī)范。
此外,在授課過程中,備課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根據(jù)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模式,認真?zhèn)湔n。學生對橋梁英語專業(yè)詞匯的熟悉需要一定的時間,對教師的發(fā)音需要有適應的過程。而雙語教學的多媒體課件和板書能對學生的理解起到很大的輔助作用,所以任課教師務必規(guī)范多媒體課件及板書。教師講課的語速及課程進度也應當先慢后快,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同時注意學生的課堂反應和交流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
課下作業(yè)是課堂教學非常有效的鞏固手段。課下作業(yè)布置務必采用全英的形式,同時要求學生采用全英進行解答,強化學生對英語的應用。教師對作業(yè)的批改一定要到位、仔細,除了對求解過程進行批閱外,也要指出專業(yè)英語表達中一些明顯錯誤。期末的課程考試命題及答題也要采用全英進行,這樣讓一些心存僥幸的學生斷了后路,不得不加強專業(yè)英語應用學習。
(四)《土木工程專業(yè)英語》開設建議
目前,我院《土木工程專業(yè)英語》開設學期早于《橋梁工程》課程,這有利于《橋梁工程》雙語教學的開展。但是我院目前土木工程中的兩個方向的學生使用的教材都是一樣的,沒有突出各自的方向特色,略顯不足。下一步應將《土木工程專業(yè)英語》分方向進行開設,并且配備各自的教師。道路橋梁方向專業(yè)英語授課一定要本著為后續(xù)專業(yè)課雙語教學服務的目的進行。 專業(yè)英語可以嘗試進行全英授課,以強化學生的英語能力。授課過程要加強對專業(yè)詞匯、專業(yè)文獻語言特點的講解。課程最終的考核可以參考《大學英語》,不僅要有英漢互譯,還要有專業(yè)英語聽力及口語的測試,這樣才能真正達到為后續(xù)課程服務的目的。
(五)課外學術活動的開展
隨著我校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以及國家對青年學者出國訪學的大力資助,有國外留學經(jīng)歷的青年教師日益增多。因此,學院可以組織這些有國外學習背景的教師利用周末進行定期全英專業(yè)講座。
為了使專業(yè)講座對雙語教學起到輔助的作用,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教師應當做好相關組織配合工作,而更有效的手段是將講座學分化。此外,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可以選取綜合能力強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制作英語課件,進行專業(yè)講座,講座及互動環(huán)節(jié)要求使用英語等。這樣既能擴展同學們的知識,又訓練了同學們英語交流能力。同時,可以每年舉辦1~2次的專業(yè)英語演講比賽,比賽內容由教師本著有利于教學的思路進行擬定。要盡量擴大參賽選手的范圍。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對參賽獲獎的選手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并把獲獎等級和一年一度的學生評優(yōu)及獎學金評定掛鉤。
此外,還可以利用學生社團組織專業(yè)英語角,活動時間可以安排在一周中的某天晚上。專業(yè)英語角中教師不需要參加,但是教師可以每周選定一個討論交流的主題。在專業(yè)英語角,同學們既可以鍛煉英語口語,熟悉專業(yè)詞匯,又能對所學的專業(yè)知識進行鞏固和交流。
(六)有效利用外教資源
我校成立國際教育學院以來,土木工程專業(yè)每年都有來自美國的教授進行授課,授課時間比較集中,并且和學生的其他上課時間基本不沖突,但是前去聽課的學生并不多,并且大家的積極性也不高,導致這一形式成為多余的內容。如此不但浪費了資源,同時也和我們國際交流的初衷有悖。利用好外教資源不但可以使得國際交流辦學向前健康推進,而且對后續(xù)全面開展雙語教學非常有利。
目前外教授課主要集中在力學上,力學在土木工程專業(yè)中至關重要,也是后續(xù)專業(yè)課程學習的基礎。若學生能夠有效利用好外教授課,一定能夠熟練掌握相關的專業(yè)詞匯,提高英語的聽力水平,在后續(xù)的雙語課堂上將得心應手。
外教授課,大部分學生由于剛開始聽不懂,慢慢選擇了逃避。為了有效利用好外教資源,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教師應當做好配合工作。同時后續(xù)的雙語教學教師也應當進行引導,和學生一起聽課,課下和學生進行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對他們進行鼓勵。
三、結語
雙語教學是目前教學改革的一個趨勢,它對國際交流及了解世界前沿的科技成果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筆者從事《橋梁工程》教學已五年,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從師資隊伍培養(yǎng)、教材選擇、課堂教學方法探討、專業(yè)英語課程開設、課外學術活動的開展及外教資源利用幾個方面對《橋梁工程》雙語教學的開展提出了本人的幾點拙見,希望對同行有所裨益。
參考文獻:
[1]龍國智.我國高校雙語教學的現(xiàn)狀評析[J].改革與開放,2011,(2):173-174.
[2]李雪茹.創(chuàng)新課程體系、提高教學質量[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14(4):93-94.
[3]張旭明,馬亦農.結構力學雙語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高教探索,2007,(6):110-112.
[4]李學文,顏東煌.橋梁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交通高教研究,2001,(1):76-77.
[5]張新軍,彭衛(wèi)兵.橋梁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與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6):72-75.
[6]胡免縊,杜嘉.《橋梁工程》課程教學問題及改革對策[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社科版),2002,2(2):87-88.
[7]溫森,趙麗敏,袁玉卿,萬海濤.《橋梁工程》教學方法改革探討[J].科技信息,2011,(30):413.
教師職稱論文發(fā)表期刊推薦《陜西教育》(高教)屬于綜合性學術刊物。主要是為高等院校、高職院校及中等職業(yè)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發(fā)表具有學士學位以上的高學歷人群各類原創(chuàng)性的學術理論、 成果綜述、評職、晉級等方面提供主陣地。國內外公開發(fā)行,屬于ASPT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wǎng)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shù)據(jù)庫來源期刊、龍源期刊網(wǎng)全球版權唯一代理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