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質量控制探析
郭英婷
摘 要:隨著國民經濟的發(fā)展,建筑設計和施工水平不斷提高。建筑房屋鋼筋混凝土結構具有整體性好、圍護墻體輕、抗震性好、施工速度快、布局靈活多樣等優(yōu)勢,在許多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尤其是多層和高層建筑采用鋼筋混凝土現澆結構的形勢發(fā)展很好。但由于施工人員技術素質存在差異,對操作規(guī)程的違規(guī)操作,以及各種外界因素影響到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質量。本文就施工質量容易形成的通病和施工質量控制措施談幾點體會。
關鍵詞:模板 鋼筋 混凝土 質量控制
鋼筋混凝土結構是指用配有鋼筋增強的混凝土制成的結構。其承重的主要構件是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殼結構、大模板現澆結構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筑物。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壓力,因此具有堅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鋼結構節(jié)省鋼材和成本低等優(yōu)點。
一、鋼筋混凝土結構質量問題分析
鋼筋混凝土結構質量問題的原因有多方面,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材料原因:如選用的水、水泥、砂、石、外加劑、鋼筋、焊條等不當,或質量不符合要求等。
(二)設計原因:如設計安全度不足,荷載選用不當,結構布局與構造不合理,計算有誤等。
(三)施工中的原因:如配料不準,攪拌不勻,運送時間過久,澆筑不符合規(guī)范,振搗不實,模板變形,跑漿,過早拆模等。
(四)環(huán)境的原因:如凍害、高溫、高熱、腐蝕介質作用,自然風化等。
二、鋼筋混凝土結構質量控制點
(一)模板工程
1. 大模板施工質量控制
鋼筋砼結構施工過程中的模板工藝是塑造優(yōu)良的結構觀感質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從某種意義上講,沒有良好的模板質量就沒有良好的結構造型。模板工藝的發(fā)展過程是由最早采用木制模板到小型組合鋼模,現在,愈來愈多的高層建筑施工采用了大型鋼模。
大模板由于相鄰兩塊模板需要通過角模來連接容易出現接縫。因此在施工中藥盡量減少模板對接縫隙,對已有模板接縫要進行密封處理。由于現行大模板較重,安裝就位和拆卸時需要使用撬杠撬,結果往往將模板的局部撬變形。鑒于這種情況,需要在大模的底部選取數個合適的位置用小型鋼件加固并設撬孔,既便于使用撬杠又不會因撬杠的使用而破壞模板和砼。拆模時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克服砼的粘結力而使模板脫離墻面。由于大模板底部同已打完的砼表面是硬接觸的,因此必然產生接縫。底縫漏漿往往造成墻體砼的“爛根”現象,因此在大模板的底部緊貼模板用槽鋼加墊板的方法做出一條鋼槽,在槽的下部擠入橡膠條,其上壓一方鋼條,再從槽的上部插入角鋼楔子擠壓方鋼條并橡膠條,達到將底縫密封的目的,以解決內墻的“爛根”問題。
2.早拆模板施工質量控制
早拆模板可以采用竹(木)膠合板模板、鋼框膠合板模板、組合鋼模板和塑料模板等。其原理是只拆除模板,不拆除立桿,通過立桿將跨度≥8m的梁板化解為≤2m的梁板,從而使原本要求拆除模板時的混凝土強度從100%降低到50%,從而可以早期拆除模板,加快模板和橫撐的周轉,節(jié)約資金,提高工效
在施工中應根據工程結構設計圖進行配模設計,繪制模板工程施工圖,并對模板、支撐的剛度和強度進行驗算;計算出所需的模板和支撐的規(guī)格與數量;制定確保質量和安全施工等有關措施;制定支模和拆模工藝流程,早期拆模時間;采取“小流水段”施工方法,提高模板使用效果。
(二)鋼筋連接
1.大直徑鋼筋連接技術
大直徑鋼筋(φ≥28)可采用鋼筋剝肋滾壓直螺紋套筒連接新技術,即剝助鋼筋縱肋后滾壓直螺紋的套筒將預制的絲頭待連接鋼筋旋擰在一起達到鋼筋連接一體,實現等強度連接的目的。利用滾壓螺紋能使螺紋綜合機械性能大幅度提高的特性,同時利用螺紋連接傳力不均率與螺桿橫截面積變化率相協(xié)調對應能夠降低螺桿抗拉應力,改變連接過渡段內力曲線形狀,降低變截面應力集中影響的特性來彌補鋼筋剝肋和螺紋小徑對鋼筋橫截面積削弱影響達到鋼筋等強度連接。
2.技術特點
第一,接頭強度高,連接質量穩(wěn)定可靠。接頭性能達到行業(yè)標準《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guī)程》(JGJ107~96)中A級規(guī)定,實現與鋼筋母材等強度連接。
第二,鋼筋絲頭螺紋加工精度高。使工廠加工的套筒與施工現場加工的鋼筋絲頭配合性好,保證了鋼筋連接質量。
第三,由于鋼筋端部的絲頭是對鋼筋柱體表面金屬強化后形成的螺紋,鋼筋芯部材質和機械性能不發(fā)生任何變化,接頭的綜合機械性能高,特別是接頭的抗疲勞性能好,與鋼筋化學成分無關。
第四,銅筋絲頭加工過程中鋼筋搬運次數少、操作簡單,加工速度快。一次裝卡即可完成鋼筋剝肋、滾壓螺紋兩道工序。
第五,鋼筋絲頭加工設備投入小,易耗件損耗低,一套滾絲輪可加工絲頭為0.8萬~1.2萬個。
第六,接頭連接施工方便,質量容易控制。鋼筋絲頭用手即可旋入套筒,僅最后2~3扣時用管鉗或力矩扳手旋緊,只要鋼筋外露螺紋不超過1.5扣,即可保證接頭的等強連接。
第七,適用范圍廣。不僅適用于直徑16~50mmⅡ、Ⅲ級鋼筋在各個方向和位置的同、異徑可旋轉鋼筋連接,還能適用于不可旋轉或軸向不能移動鋼筋的連接。
(三)混凝土工程
1.原材料控制
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細骨料、化學外加劑、礦物質混合材料,按比例配合,經過均勻拌制,振搗密實成型及養(yǎng)護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在這幾種組成成份中,監(jiān)理工程師、質量控制工程師應著重抓好工程資料和實物檢查兩方面。目前,一些地區(qū)實行的監(jiān)理見證取樣送檢制度值得肯定。
2.外加劑
應檢查外加劑生產廠家的生產許可證,質量保證料和有相應資質的檢測單位出具的性能試驗報告。使用前應進行試配并進行試驗檢驗,應注意混凝土外加劑使用說明的有效日期、防止過期失效的外加劑用于工程。同時,要嚴格控制劑量,不得隨意添加,在攪拌混凝土時,摻加外加劑的混凝土攪拌時間應適當延長。
3.配合比的質量控制
在根據設計要求和混凝土的工程特點,確定了各種原材料之后,應在監(jiān)理工程師見證情況下,進行現場原材料取樣,并填寫見證取樣單。交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試驗室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和試配工作。監(jiān)理工程師在審查試驗室出具的配合比單及相應的有關混凝土性能,能夠滿足工程的各項要求后,方可允許進行混凝土的攪拌和澆筑工作。
4.攪拌、澆筑過程的質量控制
攪拌機應配備水表,禁止單純憑經驗靠感覺調整用水量的做法應對每盤的攪拌時間、加料順序、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是否離析等進行抽查。混凝土澆筑前,監(jiān)理工程師、質量控制工程師應檢查混凝土的澆筑方法是否合理、水電供應是否保證、各工種人員的配備情況;振搗器的類型、規(guī)格、數量是否滿足混凝土的振搗要求;度件模具及數量是否合適;澆筑期間的氣候、氣溫,夏季、雨季、冬期施工,覆蓋材料是否準備好。針對不同的板、梁、柱、剪力墻、薄壁型構件應要求采用不同類型的振搗器等。
5.混凝土的養(yǎng)護
混凝土養(yǎng)護方法有自然養(yǎng)護法和加熱養(yǎng)護法。自然養(yǎng)護方法是待混凝土終凝后,在構件上覆蓋草袋、麻袋、稻草或砂子等,經灑水以保持構件經常處于濕潤狀態(tài)。自然養(yǎng)護方法的養(yǎng)護時間與水泥品種和否摻用塑化劑有關。一般情況下,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的混凝養(yǎng)護時7個晝夜以上為宜。如用礦渣水泥,火山灰水泥或摻用過塑化劑的養(yǎng)護時間14晝夜以上為宜。每天的澆水次數,以能使混凝土保持充分的潮濕為度,在一般氣候條件下,當溫度高于15度時,前三天內白天每隔1-2小時澆水一次,夜里至少澆水2-4次,在以后的養(yǎng)護期間可酌情適當減少即可,但干燥的氣候條件下或大風天氣中應適當增加澆水次數;為了加速模板周轉和加快施工進行,可采用加熱養(yǎng)護法,此法采用的則是蒸汽法養(yǎng)護混凝土。
三、結語
作為工程骨架的鋼筋混凝土存在于工程的各個部位,工程質量的優(yōu)劣,直接關系到群眾的切身利益。近幾年來,一些建筑工程由于鋼筋混凝土質量低劣,導致部分建筑物留有隱患甚至發(fā)生倒塌事故。因此在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時要加強質量意識及組織機構的控制,施工管理人員以及施工人員,首先要學習、掌握好國家有關的規(guī)范規(guī)定,牢固樹立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思想,建立健全的各種質量責任制,使其自覺的執(zhí)行有關質量要求的及規(guī)定,確保施工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能滿足質量要求。
參考文獻:
1. 益德清、楊學林:《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常見問題》,《浙江建筑》,2002年02期。
2. 宋玉普:《鋼筋混凝土結構》,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3. 蔡一鳴:《框架結構中鋼筋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初探》,《品牌(理論月刊)》,2010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