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測繪工程師發(fā)表論文測控技術期刊推薦《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主管、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主辦的面向廣大教育、科技工作者的學術刊物。
摘要: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特別是科研體制改革和企業(yè)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政府工程質量的監(jiān)督方式的調整,工程質量檢測工作顯得越來越重要。結構檢測是對建筑物質量評定的重要依據,也是對建筑物建筑和評定的基本依據。結構的加固與改造是針對結構存在問題的處理,包括施工圖設計和施工操作,是對全套技術先進性、科學性和合理性的驗證階段。本文就建筑工程的結構檢測和加固技術方面做了一些研究。
關鍵詞:結構檢測,回彈法,超聲法,鉆芯法,加固技術
建筑業(yè)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yè),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建筑業(yè)的發(fā)展直接影響到國民經濟的發(fā)展速度。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是建筑業(y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是非常大的。
一、結構檢測技術
建筑結構檢測是為評定建筑結構工程的質量或鑒定既有建筑結構的性能等所實施的監(jiān)測工作。
1、混凝土結構
混凝土結構的檢測可分為原材料性能、混凝土強度、混凝土構件外觀質量與缺陷、尺寸與偏差、變形與損傷和鋼筋配置等項工作。我主要分析混凝土強度的檢測。
目前,關于混凝土強度及缺陷的檢測技術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持續(xù)的發(fā)展,主要分為非破損檢測技術和局部破損檢測技術。非破損法是以混凝土強度和某些物理量之間的相關性為基礎,檢測時在不影響結構或構件混凝土性能的前提下,測試這些物理量,然后根據相關關系推算混凝土強度標準值。使用這種方法時,混凝土表面和內部的質量應該一致。如果表面受凍害或者火災等,是不應采用這類方法的。非破損檢測技術具有適用性強、可連續(xù)大面積測試、不破壞結構且能獲得破壞試驗不能獲得的信息等特點,所以一般情況下,均采用非破損檢測技術(但檢測結果的精確度較差)。而局部破損法是直接鉆取芯樣進行破壞性實驗的,所以它會造成結構物的局部破壞,需進行修補,所以不宜用于大面積檢測。到目前為止,關于混凝土強度的非破損檢測技術已有回彈法、超聲法,局部破損檢測技術有鉆芯法、拔出法和灌入法等,還有由上述基本方法組合而成的超聲回彈綜合法、鉆心回彈綜合法等。我們主要介紹一下回彈法、超聲法、鉆芯法和超聲回彈綜合法。
回彈法是通過回彈儀測定混凝土表面硬度,繼而推斷其抗壓強度的方法。優(yōu)點:使用方便,測試速度快,試驗費用低。監(jiān)測人員可以到一線隨機取樣,通過監(jiān)測可以及時掌握真實的混凝土強度、強度的分布狀態(tài)以及混凝土澆筑的整體水平,還可以避免施工單位弄虛作假,同時檢測人員還可以直觀的看到混凝土的澆筑質量,從而獲得混凝土質量真實而全部的技術指標。缺點:與其他方法相比,其精度相對較差,且需借助一定的測強曲線,對有些特殊成型工藝或特殊部位混凝土則需借用專業(yè)的測強曲線才能檢測。
超聲法是混凝土無損檢測技術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檢測方法,檢測范圍非常廣泛,既可以檢測混凝土的強度,又可以檢測混凝土的裂縫、混凝土均勻性等。探測距離可以達到20m,這是其他檢測方法所無法做到的。缺點:才用超聲法測強時,由于影響聲速的因素很多,因此超聲法很難準確地測定混凝土的強度。
鉆芯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有代表性的混凝土結構中鉆芯取樣,做必要的整理加工后,進行抗壓強度測定。優(yōu)點:它是一種直接可靠并能較好的反映混凝土實際情況局部破損檢測法。對于無損檢測法很難準確測定的各種強度等級的混凝土,鉆芯法可以比較準確地測定其強度。缺點:勞動強度大,對結構會造成局部損傷,檢測費用高,取芯時結構物鋼筋不能太密太多,有鋼筋時無法進行鉆芯。
超聲回彈綜合法是采用超聲儀和回彈儀,在結構混凝土同一測區(qū)分別測量聲時值和回彈值,然后利用已建立起來的測強公式推算該測區(qū)混凝土的強度。優(yōu)點:可以彌補單一參數法的不足,而且測試精度高、操作較便捷,準確性也很高。
2、砌筑結構
砌體結構的檢測可分為砌筑塊材、砌筑砂漿、砌體強度、砌筑質量與構造以及損傷與變形等項工作。我們來介紹一下砌筑強度的檢測方法。
砌體的強度,可采用現場檢測法和間接測試法,現場測試法有推剪法、單剪法、軸壓法、扁千斤頂和拔出法等五種檢測方法,需要從墻體上截取試件,比較困難,且試件稍經搬動,強度就會受到影響,所以應用較少。間接測試法是通過檢測磚和砂漿的強度,然后依據現行規(guī)范直接確定砌體強度。磚的強度檢測通常可以從砌體上取樣按常規(guī)方法進行檢測,方法比較簡單。砂漿強度檢測方法有沖擊法、點荷法、回彈法、筒壓法、射釘法和剪切法等。
3、鋼結構
鋼結構的檢測可分為鋼結構材料性能、連接、構件的尺寸與偏差、變形與損傷、構造以及涂裝等項工作。與混凝土結構和砌體結構相比,工程建設中鋼結構的數量相對較少,其檢驗測試技術發(fā)展之路基本是借鑒學習國內其他行業(yè)的先進方法,如焊縫和鋼材的超聲波探傷方法、射線探傷方法、磁粉探傷方法和滲透探傷方法等。
二、結構加固技術(一般方法)
一般所需加固的結構大都存在由于結構自身的承載能力因災害(如火災、腐蝕、凍害)或施工質量不到位或功能改變等因素的影響而導致結構承載能力不足的現象,所采用的加固方法多是從提高結構的有效受力面積出發(fā)(如加大載面法等)減小截面的應力,或者直接改變結構的受力體系,改變其傳力途徑(如增加支撐法等)從而降低結構構件的受力,最終達到加固的目的。一般方法如下:
1、直接加固法
直接加固法是通過一些加固措施,直接提高構件截面承載力等。
1.1加大截面加固法
采用同種材料,對原構件進行加固。
1.2外包加固法
采用異種材料(高強度材料,如鋼材等)對原構件進行加固。
1.3預應力加固法
采用異種材料(如鋼筋等)通過預應力使其與原構件共同受力。
1.4輔助結構加固法
采用異種材料進行體外加固。如直接用型鋼或鋼構架與原構件形成組合結構,采取措施使其共同工作。
1.5外部粘鋼加固法
用結構膠把鋼板粘結在原構件的表面。
1.6FRP(FiberReinforcedPlastic)加固法
用結構膠把FRP(纖維增強塑料)粘結在原構件的表面。
2、間接加固法
間接加固法是通過一些措施,減少結構傳力途徑,減少荷載效應。
2.1增設構件加固法
在原有構件之間增加一個新構件,減少原有構件的受荷面積。
2.2增設支點加固法
在梁、板、柱等構件上增設支點,減少計算跨度(長度)。
2.3增加結構整體性加固法
通過支撐等構造措施使多個構件形成整體,整體的破壞概率小
2.4改變結構鋼度比加固法
改變鋼比度,調整結構的內力分布。
在混凝土結構加固、砌體結構加固和鋼結構加固中需根據實際條件以及使用要求選擇適宜的加固方法。如:鋼混結構目前常用的加固方法通常有:加大截面、增補鋼筋、預應力、改變傳力途徑、改變受力體系、粘鋼、包鋼、粘貼碳纖維等。混凝土結構目前常用的的方法通常有:對有裂縫的混凝土構件應先進行裂縫修補和化學灌漿,是否另外做加固補強,應根據實際情況,應根據實際承載力而定!
結語
建筑結構的科學檢測、加固是建筑工程質量安全保障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各種檢測操作都應分別遵守相應技術規(guī)程的規(guī)定。建筑結構檢測、加固的設備在日益發(fā)展,同時,結構的問題也經常表現出個性特征,因而檢測、加固方法也必須不斷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加固設計與新設計的區(qū)別在于其受到原構件的制約。加固設計除了要考慮安全和經濟因素外,還應考慮實際受力情況,周圍環(huán)境,施工的可行性。同一種方法對某種結構形式特別適用,而對于其他結構不一定適用。靈活的運用檢測、加固方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加固施工重視施工監(jiān)測,可以保證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
上一篇:測控技術期刊論文范文參考
下一篇:河南理工大學學報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