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設生態(tài)城市、宜居城市,已經成為我國城市發(fā)展進程中的大勢所趨。綠化作為城市建設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越來越受到國家、政府的重視,在城市規(guī)劃初期合理的綠化布置就顯得尤其重要。
關鍵詞:綠化、園林、道路綠化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ty, livable city, has become China's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end of The Tim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greening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nt, more and more get the attention of the nation, the government, in urban planning reasonable afforest decorate early appear particularly important.
Keywords: greening, garden, road greening
中圖分類號:K928.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fā)展,以美化家園、改善城市形象、優(yōu)化生態(tài)環(huán)境為目的園林綠化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各城市綠化建設也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城市道路綠化和園林綠化作為城市綠化的重點,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
2 城市道路綠化
種植行道樹是道路綠化的基本組成部分,通常采取沿道路兩旁種植一行或幾行喬木的方式。行道樹的間距也不宜過小,以免遮擋人行道上行人的視線。行道樹的選擇應以冠幅大,枝葉密;抗性強,壽命長;耐修剪,落葉晚的樹種為主。
從行車道最外邊緣至建筑紅線之間的綠地稱為人行道綠地。在現代交通條件下,行人對街景的觀賞主要集中在人行道上。因此,人行道內植物的配置對街景面貌有著明顯的影響。人行道綠地一般是狹長帶狀綠地,種植方式可分為規(guī)則式、自然式及規(guī)則自然式相結合的形式。為了不影響到人行道內側建筑物的通風和透光,靠近建筑處不宜種植過于高大的喬木。另外,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可采取多行并列、喬木與灌木按一定比例種植的方式以減少噪音和灰塵對建筑物的影響。
在現代化的城市道路中,機動車道中間的綠化分車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僅用來分隔來往的車流,而且也為城市增加了一條美麗的風景線,緩解司機的視疲勞。為了保證司機的視線通暢,綠化分車帶中不宜種植高大喬木,而以低矮花灌木配以草坪、花卉的種植方式為主。
城市道路兩側由于埋設有多種市政管線,因此給行道樹留的營養(yǎng)面積都較小。一般大型道路一側為路樹留出2—3m的斷面,中、小型道路留出1.5—2m的斷面。大型道路按8m的株距計算,每棵路樹預留的營養(yǎng)面積應為16—24㎡,中型路按6m的株距計算,每棵路樹預留營養(yǎng)面積應為9—12 ㎡,在城市土地這么緊張的情況下,預留出這么大的營養(yǎng)面積,應當說不算太小,但實際狀況是只給每棵樹預留出了2.25 ㎡(1.5×1.5m)的樹堰。
樹種應力求多樣化。栽植樹木越多,越忌千篇一律,越要多樣化,道路綠化亦不例外。不同樹種有不同的季相、色彩,能夠更加豐富城市園林景觀。
道路綠化樹種的多樣化可以從兩個方面去考慮:一是從局部地段考慮,如何多樣化,主要靠設計人員根據當地的局部小氣候條件、建筑、地形、面積以及周圍環(huán)境,作出具有不同特色的設計;二是從全市考慮如何在不同路段栽植不同的樹種。這類手法北京在幾十年前就做過了,并取得比較好的評價,例如車公莊路的泡桐,三里河路的油松,化工路的核桃,萬泉河路的杜仲,北中軸路的饅頭柳、千頭椿,東三環(huán)路的臭椿,北三環(huán)路的銀杏,原西頤路(今中關村大街)的雄株毛白楊,復興路的中國槐。盡管已經有十多個樹種上路,但與發(fā)展著的北京還不是十分相稱,有待開發(fā)的樹種還很多。例如,供大型行道樹用的樹種有銀杏雄株、君遷子雄株、絨毛白蠟雄株、欒樹(分早、中、晚花),在一些地勢稍洼處可種植美楊雄株、新疆楊、旱柳雄株等。供中型行道樹用的樹種有白榆、核桃、望春玉蘭、杜仲、山桃、山杏、杜梨、山丁子、合歡、皂角、蝴蝶槐、刺槐、紅花刺槐、千頭椿、元寶楓、大葉椴、小葉椴、流蘇雌株、楸樹、梓樹、黃金樹、柿樹,在一些地勢低洼處可種植金絲垂柳、楓楊。供小型行道樹用的樹種有饅頭柳、稠李、吳茱萸(臭檀)、衛(wèi)矛、車梁木、北京丁香、龍桑、小葉樸等,另外在一些條件稍好的地方可種植如槲樹(柞櫟)、麻櫟(橡樹)、槲櫟(小葉菠蘿)。
3 園林綠化
城市園林是城市綠化中的點睛部分。對提升城市綠化的整體檔次有很好的作用。在山水、植物和建筑這三大構園要素中,唯有花草樹木是有生命之物。它們既是園林風景的主角,又是其它景致不可缺少的陪襯和烘托,它那多樣而又變化的風姿能引起游賞者多方面的審美感受。
植物給園林風景涂上了一層富有生機的綠色。人們常說,綠是生命之色,園林要是沒有植物帶來的綠色,便成了一塊沒有生氣的山水建筑模型。園林植物的綠,不是單一的,松柏等針葉植物是濃綠,竹子顯翠綠,新葉綻出是嫩綠,這些自然而多變的綠能使游覽者賞心悅目,它構成了園林色彩的主色調,增加了風景的自然天真。由植物構成的綠色空間,為園林生活起居、學習工作提供了理想環(huán)境,所以植物景致也是園林滿足游與居雙重功能所必不可少的。
綠之外,樹木花草還給園林添上許多絢麗的色彩,增加了園景的觀賞價值。我國園林花木的配置,常?紤]到花木色彩的搭配,就像畫龍點睛一樣,這種色彩的搭配是園景中很重要的一筆,F在的蘇州古典名園中,就有許多以觀四時花卉為主題的景點,如春天看山茶花的有拙政園西部的十八曼陀花館,看海棠花的有海棠春塢;夏天賞荷的有荷風四面亭、遠香堂;秋天賞桂的有留園的聞木擇香亭、獅子林的暗香疏影樓;而怡園的梅林、獅子林的問梅閣,更是冬日賞梅花聞冷香的好地方。
植物具形美。賞色離不開賞形,兩者是互相關聯的。園林風景中,植物的形美更使人美不勝收。大喬木的形體有錐形、傘形、卵形等,葉有單葉、復葉、針葉、圓葉等;ㄓ懈鞣N花型,如小朵的桃花、垂絲的海棠花、狀似繡球的繡球花等,還有雍容華貴的牡丹花,細密如金粒銀珠的桂花,清秀的菊花• 一就是山腳邊綻出的牽;ǎ渤3W儞Q風姿。
園林植物能散發(fā)芳香。 “香”景在園林風景中倍受喜愛。園林之香,主要來自于植物。除了夏日的荷花、三秋的桂花之外,還有被稱為冷香的梅花、淡而幽的蘭花,以及玉蘭花、槐花等。另外,觀賞價值很高的松、竹等也都具有一種特別的清香,“身來飛鳥道,香發(fā)出松林”。甚至苔鮮、小草、灌木叢也會散發(fā)出誘人的氣息,所有這些作用于嗅覺的無形的景觀信息,增添了園景的動人魅力。同時,由于園林地勢起伏,又往往被分隔成小的景區(qū)和院落,以致人們在游覽時所聞到的香味常是一陣陣、若有若無、淡雅含蓄的。
園林植物景觀不僅色美、形美、香美,而且還具有聲美。游無錫惠山,不可不訪聽松石床,這是著名的賞植物聲景的地方。石床原在惠山寺大雄寶殿前,后來移到不二法門前一棵大銀杏樹底下。當年惠山山麓全是古松,置一塊平面光滑、紋理古拙的石床,引人臥右聽松濤,實在是造園家組景的高招。松濤外,還有竹蕭、雨打芭蕉、殘荷聽雨等許多景都與植物有關,如聽松亭、松風水月、聽雨軒、留聽閣等,都是欣賞在氣候變化時,植物景和風、雨合作而奏出的聲樂景。
4 結論
做好城市道路和園林綠化是建造美好城市、提升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要求,優(yōu)美的環(huán)境讓人身心愉悅。在城市道路和園林設計建設時,一定要遵循植物種類本地化、多樣化、視覺效果美觀化等要求。
5 參考文獻:
[1] 賈建中. 城市綠地規(guī)劃設計[M ]. 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 2001, 2892322.
[2] 寧妍妍. 園林規(guī)劃設計學[M ]. 沈陽: 白山出版社,2003, 2302252.
[3] 同濟大學. 城市園林綠地規(guī)劃[M ]. 北京:中國建筑工
業(yè)出版社, 2004, 2602261.
下一篇:拆除違法建筑的補償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