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圍繞其“以生為本”的理念,全國掀起了一陣新的語文教學改革。新的課程改革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職高生源基礎較差,教師缺少對課程改革的關注,語文教學效果不太理想。新課標如何在職高順利實行,尚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
摘要:自從新課標實行以來,在職高語文教學方面常常會遇到很多困難。這主要是由職高自身的環(huán)境導致的,針對如何解決這些困難,筆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職高,語文課堂,新課標,困境
職高語文實施新課標教學
評價方式無法突破及其解決
在語文教學方面,無論是普高,還是職高都應該注重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評價主體也應該是多元化的,采用不同的方式來評價教育教學、評價教師。這些都是新課標提出的評價原則。
但是在職高,語文教師沒有獲得真正的考試自主權和課程管理權。所有的評價最終只看對口高考、聯(lián)考的成績。這使得語文課堂對課外內容的關注顯得缺乏意義,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常常局限于考試大綱和“重點”內容。
加之,語文能力實際上更是一種修養(yǎng),一種素養(yǎng)的積累和沉淀。但在職高教學中,注重新課程教育的班級,往往比按傳統(tǒng)方法教學的班級成績差;注重語文能力培養(yǎng)的班級,不如抓字詞成語等知識點的班級成績提升得快。而目前的評價體系中,分數(shù)還是直接的評價標準。分數(shù)與一線教師的獎金直接掛鉤,與學校的招生直接掛鉤。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沒有多少教學權利掌握在自己手中。究其原因,就是評價方式無法突破。
如何解決上述問題?首先,學?梢愿鶕䦟嶋H情況,建立起適合本校的過程性評價體系,從而引導學生有效地學習。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多說,鼓勵學生多問,努力做到讓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真正做到“以生為本”。語文教師也要善于利用材料,可以把學生一些好的周記、作文,作為一種鼓勵學生的手段,放到他們的成長檔案中去。
職高在生源上受限及其解決
職高錄取的學生,基礎普遍較差,且水平參差不齊。而學校大多又都采取大班教學,使得教師在教學中無法顧及全部學生。加上職業(yè)學校對職業(yè)技能重視因素,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普遍偏低。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新課標在職高的實施。
由于學生基礎較差,教師在上課時一般無法展開合作學習和研究型學習。職高學生的知識面也普遍很窄,有些學生甚至不知王熙鳳是何許人物。
再如,本應該全班參與的合作學習,實際上只有少數(shù)幾個較為優(yōu)秀的學生參加討論,多數(shù)學生實際上是在湊湊熱鬧,個別學生在課堂上說話甚至睡覺。
綜上,由于生源基礎差,接受能力差,紀律觀念淡薄,讀寫能力與普通高中學生相比有一定距離,使得新課標在職高語文教學中陷入尷尬的境地。
針對以上問題,首先,教師要接受現(xiàn)實,不能一味地抱怨。“以生為本”是新課標的核心精神。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習慣,以及學習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引導和培養(yǎng)。其次,教師應該成為讀書、思考的榜樣。學生具有向師特性,正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而且,作為語文教師,一旦擁有高雅的品位、深厚的積累、開放的思想,上課之時以清麗之語言娓娓道來,給學生留下的往往是鮮活豐富、引人入勝的課堂氛圍。在這種課堂氛圍中學習,學生也就容易在思想啟迪之外獲得美的享受,如沐春風。再次,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新課標中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和完整。”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注意不要一味地追趕進度,而忽視了對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語文學習,學習的是方法。在方法的學習中,不斷積累一定的語文知識和常識。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又次,教師要在夯實學生語文基礎的同時,提高學生素質。最后,應加大對職高的辦學投入,改善辦學條件,使之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職高教師缺乏對課改的關注、
課堂實效性差及其解決
職高的對口高考、聯(lián)考較之全國統(tǒng)一高考壓力較輕,所以很多職高語文教師就放松了對自身的要求。他們很少甚至不關注新課程改革,平時上課還是按照老一套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由于職高的教師沒有經過系統(tǒng)的培訓,缺乏具體的教學指導,使得教師對新課標的內容精神不明確。此外,職高教師參加觀摩課活動時間少,主動獲取的信息量也少,走出去聽學術報告、參加教學研討的機會更少。教師缺少一個成長的平臺。
與普通高中相比,職高的語文課堂更加死板,大部分課堂仍是“填鴨式”教學。職高語文教師平時上課只講課本上的內容,很少向課外拓展。對課文的條分縷析使得語文課堂失去活力,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往往被教參所局限,只看重學生對知識的識記,缺少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在講授蘇教版基礎模塊的《多年父子成兄弟》中,不少教師對作者背景、寫作特點講得頭頭是道。但是在最后的情感教育上,卻與編者的初衷背道而馳。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新課標的實施。這主要是由于職高語文教師對提高自身文學素養(yǎng)不夠主動。很多教師上完課就不再繼續(xù)學習,平時也不鉆研教法,在對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上與普通高中語文教師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新課標主張“以生為本”,主張“自主,合作,探究”。職高教師應該將“一言堂”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主體的“群言堂”。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問題,從中得出對人物的評價以及對歷史的認識,從而引發(fā)對社會人生的思考。而一些職高教師卻濫用這種教學方式,上課的時候,課堂氣氛是越熱鬧越好,卻很少考慮問題的價值,這節(jié)課的目標,有沒有用正確的情感價值觀去引導學生等問題。對新課程標準的膚淺認識以及缺乏對課程改革的關注,使得職高的語文教學不可避免地進入了誤區(qū)。
解決對策如下。首先,應該具體化、系統(tǒng)化地培訓職高教師,使職高語文教師樹立起新課程理念。學校可以聯(lián)合重點中學,讓教師走出職高的限制,多學習,多觀摩,多思考,多實踐。多給職高的語文教師創(chuàng)造學習和外出觀摩的機會,改變理念,敢于創(chuàng)新。而作為職高語文教師要主動、徹底地更新觀念,掙脫應試教育的束縛,樹立起新課程理念。學校要大膽放權給教師,使他們在教學實踐中敢于大膽探索,靈活使用教材,因材施教,張弛有度,使職高的語文課堂既有趣、又有效。
其次,更多開展新課程研討活動,加強教師的業(yè)務能力。
再次,除了提高職高的硬件設施以外,學校也要更多地舉辦新課程專題研究和教學比賽,以提高職高語文教師的業(yè)務素質。
參考文獻:
[1]劉宗軍.中等職業(yè)教育語文教學模式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1(5).
[2]齊小青.中職語文教學現(xiàn)狀及教學方法改革探討[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1(20).
[3]李曉琳,唐名剛.談新課標下的語文課堂教學[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