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為綜合性學術刊物,創(chuàng)刊于1981年1月,原名《學習與思考》。1979年出版試刊號。1985年1月,《學習與思考》正式更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本刊為雙月刊,單月15日出版,每年出版6期,每期144頁、24萬字。
本刊以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最高學府和國家智囊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為依托,以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為主要的作者隊伍,重點發(fā)表探討當代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的學術論文,內容涵蓋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諸如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政治學、邏輯學、法學、社會學、文學、語言學、新聞學、歷史學、考古學、民族學等。
近30年來,在海內外學術界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下,本刊在學術界的影響和聲譽不斷上升。目前,已經成長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中的一個重要的綜合性學術期刊。2000年2月,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評定為“全國中文和社會科學核心期刊”;2000年7月,被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體系確認為“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1998來源期刊”;2003年7月,被中國學術期刊編輯委員會、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確定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統(tǒng)計源期刊(編號為[Z]S0586)”;2003年,蟬聯“全國百強社科學報”;2003年7月,被中國學術期刊編輯委員會、電子雜志社確定為“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全文收錄期刊編號為[q]c015”。2006年被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學會評定為“全國三十佳社科學報”。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中文核心期刊(2004)
欄目設置
期刊名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主辦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國際刊號ISSN:1000-2952
國內刊號CN:11-1131/C
出版周期:雙月
出版地:北京市
期刊語種:中文
期刊開本:16開
歷史沿革: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現用刊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創(chuàng)刊時間:1979
該刊被以下數據庫收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CHSSCD—2004)
主要欄目有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經濟學研究、勞動價值理論研究、法學研究、社會學研究、國際問題研究、文學研究、語言學研究、歷史學與考古學研究、學主簡訊、導師譜、書訊等。
投稿須知
1、文稿要求:內容新穎、論點明確、力求文字精煉、準確、通順,文題簡明扼要,文稿應資料可靠、數據準確、書寫規(guī)范,文責自負。
2、文章結構:題目、作者、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文章正文、參考文獻、作者簡介、作者詳細通訊地址、電話、郵箱。
3、論文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專項基金或屬攻關項目,應注于文章正文下方。
4.來稿請標明篇名、關鍵詞、提要(150字左右)、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職稱、通訊地址、聯系電話,并附英文篇名、關鍵詞、提要。稿件字數請控制在8000字以內(含空格)。在校博士、碩士研究生投稿時,必須附上導師的點評意見(300字左右,原件和電子稿),該點評意見將同作者文章一同發(fā)表。
5.來稿須符合本刊編排規(guī)范要求。
6.本刊維護首發(fā)權,切勿一稿多投!稿件寄出三個月內未收到用稿通知者,作者可自行處理。來稿一律不再退還。
雜志目錄
2013年第5期目錄
(5)“中國夢”的經濟學解析
蔡昉
(13)充分發(fā)揮信用對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積極作用,限制其消極影響
羅云
(14)中國仍可保持較快的城鎮(zhèn)化發(fā)展速度
張軍賈棟
(20)我國城鎮(zhèn)化進程中農村集體土地產權模式改革探析
雷蘭于曉燕
(26)重新理解概念——在德勒茲與德里達之間
尚杰
(36)在歷史唯物主義與共產主義立場的指引下開展對“中國夢”的相關研究工作
張明
(37)反思“中國模式”研究的幾個問題
任潔
(42)張愛玲小說的身體修辭
馬光
(43)黑格爾歷史觀的遺產
莊振華
(48)道德對個人身心健康的作用
肖鳳儀劉詩貴
(49)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生態(tài)思想的詮釋與重構——以“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為例
莫凡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jinnzone.com/zhinengkexuejishulw/35892.html
上一篇:華電技術期刊論文
下一篇: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