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是二十世紀初才開始發(fā)展起來的新興技術,二十世紀發(fā)展的更加的迅速,應用最廣泛,電子技術已經成為近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的標志,接下來小編簡單介紹一篇優(yōu)秀電子技術論文。
摘要:“電路與電子技術”是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礦山機電等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設置中具有夯實基礎的作用,其教學改革是為適應專業(yè)課改革的需要,使項目式教學適用于完整的教學體系中。針對“電路與電子技術”課程改革目前實踐的情況進行研究與探討,以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養(yǎng)成善于觀察、獨立思考的習慣,為后續(xù)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電路與電子技術;項目式教學;課程建設
隨著基于“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電氣類專業(yè)課程在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上進行了一系列改革與創(chuàng)新。教學實施中采用了項目引領、任務驅動等實用的教學方法,實現了將理論講授貫穿于項目實踐中,使學生完成了知識學習目標和技能學習目標。“電路與電子技術”這門課程就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專業(yè)課程而進行的課程改革,根據企業(yè)調研按照崗位操作需求在教學內容上打破傳統的按章節(jié)講授知識點,讓學生實現所學即所用,為學生的就業(yè)做好儲備,將原有的“電路與模擬電子”和“數字電子”進行有機的整合,增強了知識的連貫性,并將與工作過程無關的理論性強的教學內容進行精簡,從而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1課改團隊與專業(yè)課教師深度教研
1.1教學內容刪減。課改小組成員將傳統的“電路與模擬電子”和“數字電子”兩門課程中的全部知識點進行匯總,并與“單片機”、“PLC應用技術”、“變頻器技術應用”、“電機拖動與控制技術應用”、“礦山供電”、“工廠供電”等專業(yè)課教師多次逐一進行篩檢,將與后續(xù)課程無關的理論性非常強的知識點剔除,多學科交叉需求進行重點標注。
1.2教學項目設置。結合教研結果,課改小組成員對教學知識點進行重新組合,初步擬定項目名稱、任務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手段、學時分配等相關內容。在任務內容設置時明確該任務具體為某一學科,某一部分服務的。再次與專業(yè)教師進行對接,征求專業(yè)教師的意見,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手段基本敲定,確保不遺漏任何一個知識點。
2深入企業(yè)與企業(yè)專家、崗位人員建立密切聯系
課改小組成員多次深入企業(yè),主要我院在龍煤集團建立的實習實訓基地東榮二礦、東保衛(wèi)煤礦等企業(yè),進行課程改革調研。通過與企業(yè)專家、技術骨干、崗位人員進行交流,了解煤礦機電的主要職業(yè)崗位以及崗位技能需求,尤其是對涉及“電工與電子技術”基本理論方面的需求,將教學項目內容交予企業(yè)人員論證,并進行適當的調整。其中調整最大的部分是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增加企業(yè)文化,增強學生責任感、榮譽感和集體觀念,培養(yǎng)學生有身處校園心系企業(yè)的精神。企業(yè)人員非常認可我們走入企業(yè)了解需求的做法,我們之間建立了密切的聯系,他們可以隨時把需求反饋給我們,我們可以階段性的調整課程標準。
3制定符合崗位需求、適應專業(yè)課需要的課程標準
經過同行和企業(yè)人員的多方調研,小組成員制定了詳細的課程標準,在標準中確定了課程的性質與作用和課程的目標,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明確了與其他課程的聯系;確定了課程內容與學時的分配;詳細的學習任務教學設計,如表1所示;全面的課程職業(yè)能力訓練內容;教學實施建議,包括教材的選用原則、任課教師的素質要求、教學場地設施的要求、教學評價和考核方式,其中考核方式實行雙過關制度,過程考核和期末考試同時過60%才是本門課程及格,具體分配情況,如表2所示。“電路與電子技術”課程標準內容詳細,確保不同教師都能保質保量的完成教學任務。
4結合學院實際教學環(huán)境編制校本教材
按照學習任務教學計劃組織教學內容,包括理論教學內容和實訓內容。教材整體框架為:項目背景,闡述研究項目的具體社會環(huán)境;教學導航,明確該任務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讓學生知到本次任務學習的目的,達到什么樣的程度;任務描述,布置任務的具體內容;知識準備,提供學生本任務需要用到的新的理論知識,部分內容需要教師的講解;任務實施,要求學生動手實踐完成本次任務。最后是任務訓練,鞏固任務中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在設置任務的時候充分結合企業(yè)的需求和學院的實際教學條件,讓學生得到的實際鍛煉與企業(yè)實際生產緊密相連,使學生畢業(yè)后能夠很快的適應企業(yè)的需求,可以極大的縮短學生就業(yè)后的實習時間,完成高職教育的目標。此外,課改小組還在進一步完善教學整體設計和教學單元設計,制作電子課件。
5根據教學效果進行反復調整
“電路與電子技術”項目化課程建設已經應用在教學中,在授課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未預料到的問題,我們隨時進行調整。目前遇到的最多的問題就是學時的分配,實訓項目學時分配過少,學生對動手操作很感興趣,尤其是創(chuàng)新意識很強,這在我們課改初期是沒有預料到的,在調整的過程中,適當加大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實訓的時間分配。綜上所述,通過我們對“電路與電子技術”課程建設,使得學生對枯燥的專業(yè)基礎課知識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為后續(xù)專業(yè)課的學習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和技能準備。
參考文獻
[1]唐索霞.對職教“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課改的探討[J].成功(教育),2013(18):140.
[2]周春輝.小項目教學在“電子技術基礎和技能”課程中的實踐與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9):31.
閱讀期刊:《電力電子技術》
《電力電子技術》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電力電子刊物,也是電力電子學會的會刊,面向國內外公開發(fā)行。它創(chuàng)刊于1967年,經過四十多年來的風風雨雨,在社會各界同仁的關懷下,已成長為我國電力電子領域里,集理論與應用于一體,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權威性刊物,它對我國電力電子技術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傳播、引導與推廣作用。被國家定為“中文核心期刊”和“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jinnzone.com/yingyongdianzijishulw/61432.html
上一篇:數字電子技術如何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