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學都會開展一些志愿者活動,大學生志愿者也是社會上的一類特殊群體,志愿服務也是培養(yǎng)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個重要途徑。本文是一篇職稱論文發(fā)表范文,主要論述了志愿服務對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效性研究。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種實踐性的價值理念,需要成為現(xiàn)實化的存在,為大學生認同和踐行,而志愿服務基于其獨特的實踐育人效能,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有著高度的內(nèi)在契合性,其在理論層面對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效性不可否認,然而在實踐之中,志愿服務仍存在諸多問題,直接影響了其作為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載體的有效性。基于此,筆者提出了相應的實效性對策,以期志愿服務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作用的有效發(fā)揮。
[關鍵詞]志愿服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構建是全體中國人民的良好意愿,如想將其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則必須尋求有效的實踐載體,理論脫離實踐只會成為空中樓閣甚至無用皮囊,而志愿服務則基于其理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致性,具有濃郁的時代特征和豐富的實質(zhì)內(nèi)涵,因而能夠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力抓手和重要途徑,同時志愿服務也為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有利平臺。但如何使志愿服務這一載體真正凸顯實效,仍需我們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一、志愿服務對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作用
黨的十八大指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這構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nèi)容,體現(xiàn)了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的價值追求。我們在注重價值引領的同時,更應強調(diào)將價值觀內(nèi)化于實踐主體的意識認知,并外化為實踐主體的行為規(guī)范,而志愿服務是大學生無任何索求的自愿性服務,其“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也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一致,因此,志愿服務對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志愿服務有助于大學生個人層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
志愿服務使大學生更廣泛地接觸了社會,更真切地體味風土人情,他們通過對志愿服務主題的理解,對文化精神的傳承,無形之中便會滋生愛國情懷。志愿者對志愿服務傾注熱情便是敬業(yè)精神的最好詮釋,再者,志愿服務是基于承諾而生,其本身便是對誠信的踐行。友善這一品德是志愿服務的性質(zhì)決定的,志愿者們扶弱助貧,尊老愛幼,是正能量的詮釋者和傳遞者。
(二)志愿服務有助于大學生社會層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
志愿服務源于西方的慈善活動,其本身也就富有自由、平等的價值蘊含。大學生通過志愿服務這一實踐方式,拓展了既有認知,這一過程包含了對公正、法治價值理念的了解和探求。社會是良師,隨著對社會的深入探索,他們對公正的利益協(xié)調(diào)價值和法治的制衡等理念有了深刻的了解,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踐行之心。
(三)志愿服務有助于大學生國家層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
志愿者往往具有一種使命感,有較強的公共事務管理意識和能力,志愿服務的過程其實也是民主權利意識滲透和增強的過程。志愿服務的精神追求無疑是
文明的存在,這種文明會產(chǎn)生波及效用,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溫暖和震撼,這對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大有裨益。
二、志愿服務對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xiàn)實問題
志愿服務是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載體,但由于目前我國高校對志愿服務管理不成熟,嚴重削弱了志愿服務對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效性。
(一)志愿組織管理模式的行政化
在大多數(shù)高校中,志愿服務的內(nèi)容和形式往往受制于志愿組織,且往往采取自上而下的層級推動模式,這體現(xiàn)了濃厚的行政化色彩。對于這一管理模式,筆者并不排除其聲勢大、吸引力強、步調(diào)一致等優(yōu)點的存在,但其不利于培育大學生調(diào)查研究的科學精神,甚至在某些程度上扼殺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競爭意識。志愿組織管理模式的行政化并非建立在自愿的基礎上,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往往會導致較低的心理認同度,從而對積極性和服務質(zhì)量產(chǎn)生不利影響,這樣的活動也就很難使志愿服務的價值蘊含內(nèi)化為他們的意識認知和心理動機,從而導致知行不一的現(xiàn)實困境。
(二)志愿活動參加動機的功利化
志愿服務為大學生提供了自我鍛煉和教育的廣闊平臺,在志愿服務期間也往往伴隨著自我精神境界的升華,然而,由于受到不良社會之風的侵入,如今的志愿服務參加者的動機往往具有強烈的功利化傾向,他們在參加志愿活動時大多以自身利益為考量,而非基于志愿精神的因素,志愿活動的項目類型也大多局限于與自身相關的服務活動,這些都使得志愿服務跟風化、形式化、一陣風化趨勢明顯,這種個人主義、利己主義濃厚的短期的現(xiàn)實存在顯然與志愿精神相背離,也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
(三)志愿者法律保障的模糊化
志愿服務作為一種具有風險性的存在,在必要時也需要法律的救濟。然而,目前我國法律在大學生志愿服務的服務對象、服務范圍、服務形式等方面的界定并未明確,這無疑會導致相關主體法律地位、關系界定的不明朗,其權利義務自然也不會清晰。如若志愿者遭遇人身損害、財產(chǎn)損失抑或不公正待遇等情形,其法律權益基于無法可依而難以保障。一旦類似情況發(fā)生,志愿者的積極性、主動性都會受到?jīng)_擊,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亦會受到阻礙。由此可見,志愿者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理應盡快提上日程,以使志愿者權利在受到損害時能夠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三、志愿服務對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效性對策
(一)建立他律與自律相結(jié)合的管理模式
我國高校大多是行政化層級推進的管理模式,這種單一的他律型模式弊端明顯,筆者在上文對其已有所論述,此處不贅,但同時并不能完全放任大學生的志愿服務行為,仍應對其有所規(guī)范,這主要是基于大學生心理尚不成熟,閱歷尚淺等因素的考量,因此,構建完全的大學生自律型管理模式并不現(xiàn)實,基于綜合考慮,宜采他律與自律相結(jié)合的管理模式為宜。這一模式一方面要求組織適度引領,規(guī)劃宏觀且適當?shù)幕顒禹椖吭O計和運作程序,另一方面要求給予大學生充足的發(fā)揮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機會,使其真正有機會深入調(diào)查研究,通過親身實踐認識和解決問題。這不僅有助于學生潛能的發(fā)揮和個性的培育,更有助于其勇于擔當品格的養(yǎng)成。 (二)拓展深度,延伸廣度
當前大學生志愿服務功利化傾向明顯,活動領域也極為狹窄,這就需要對大學生志愿服務在深度上予以拓展,在廣度上予以延伸。志愿服務的廣度與深度是志愿精神價值追求的體現(xiàn),精神境界的表達,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與厚度的彰顯。拓展深度,延伸廣度是基于當今客觀實踐而作出的理性方案,如今大學生志愿服務仍處于淺層次甚至是膚淺層次,跟風問題嚴重,形式化過場現(xiàn)象普遍,此外,大學生志愿服務涉及的活動領域也極其有限。顯然,這一方案對于這些問題的解決大有裨益。那么在深度和廣度上如何具體拓展和延伸呢?在深度上,由粗放式服務向技術性、專業(yè)化的服務轉(zhuǎn)變,由低質(zhì)量向高質(zhì)量發(fā)展,活動項目要針對社會需求,努力塑造志愿服務特色品牌,增強影響力和號召力;在廣度上,拓寬志愿主體,使主體滲入不同群體,豐富志愿活動的內(nèi)容,增強其價值蘊含,努力做到主體廣泛化,主題多元化。這些理性方案有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nèi)化,有助于大學生志愿者將其內(nèi)在轉(zhuǎn)化為實踐自覺,從而增強志愿服務對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效性。
(三)加強責任機制和保障機制的雙重制度構建
責任機制和保障機制的雙重制度構建對志愿者的權益維護無疑是有利的,當然該效用的有效發(fā)揮需建立在雙機制結(jié)合的基礎之上。責任機制的構建一方面要求大學生志愿者責任意識的強化,另一方面要求責任管理制度的有效規(guī)劃,兩方面需雙管齊下,否則有效的責任機制將難以構建。保障機制的構建主要是基于當前我國相關志愿者法規(guī)的空白現(xiàn)狀而作出的考量,志愿者需要防范風險,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排除心理隱憂,這就需要法律的保障,由此可見,完善相關立法,制定全國性的志愿者法規(guī)勢在必行。相關志愿服務法規(guī)一旦實施,必將規(guī)范志愿服務活動,推進其有序發(fā)展,再加上志愿主體責任意識的強化,志愿服務作為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載體的有效性也會必然彰顯。參考文獻:
[1]白月.志愿服務是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5(1).
[2]張偉娟.芻論完善志愿服務活動與培養(yǎng)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理論導刊,2014(8).
[3]范珊珊.論志愿服務視角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構建[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4(3).
職稱論文發(fā)表期刊推薦《哲學研究》,該刊是全國性的哲學專業(yè)刊物,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以對現(xiàn)實問題的研究帶動基礎理論研究的原則,認真貫徹“百家爭鳴” 的方針。本刊發(fā)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中外哲學史、現(xiàn)代外國哲學、自然辯證法、邏輯學、倫理學、美學、宗教和無神論等學科的研究成果,反映國內(nèi)外哲學動 態(tài),對重要的哲學問題開展討論。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jinnzone.com/xingzhengguanlilw/55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