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以城市為代表的次國家行為體在國際舞臺上的身影日漸活躍,出現了各種形式的城市外交活動。青島市獲得2014年“世園會”的主辦權,這是青島市繼舉辦2008年奧帆賽之后,規(guī)格最高、影響最大、時間最長的一次國際性盛會,同時亦是青島市開展城市外交活動的難得機遇。本文以青島世園會為例,淺析“世園外交”對城市形象提升的效應。
關鍵詞:工程師論文發(fā)表,世園會,城市外交,世園外交,城市形象,青島
1 世界園藝博覽會簡述
世界園藝博覽會(以下簡稱“世園會”)是由國際園藝花卉行業(yè)組織――國際園藝生產者協(xié)會(AIPH)批準舉辦的國際性園藝展會。世園會是一項由主辦國政府組織或政府委托有關部門承辦的全球性科學技術成就展覽活動,是一項歷史悠久并有較大影響的非交易性博覽會。其宗旨是促進世界各國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交流與發(fā)展,使每個參展國家能夠利用這個機會宣傳自己,向全世界展示自己在各個領域所取得的建設成就。所以,世園會被譽為世界經濟與科學技術界的“奧林匹克”盛會。①
隨著國家關系的延深和公共外交的發(fā)展,世園會也逐漸被賦予了外交功能,成為城市公共外交的工具。迄今為止,中國已經舉辦過“1999年中國昆明世園會”、“2006年中國沈陽世園會”、“2010年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和“2011年西安世園會”。并將舉辦“2013年錦州世界園林博覽會”、“2014年青島世園會”、“2016年唐山世園會”和“2019年北京延慶世園會”。21世紀第二個十年,共有五屆世園會在中國舉辦,實屬罕見。世園會不僅是一場國際博覽會,更是一次向世界展現城市形象的絕佳機遇。
2009年在西班牙薩拉哥薩的國際園藝生產者協(xié)會第61屆會員大會上,青島市成功獲得2014年世園會主辦權。預計到時將有100余個境內外國家、省市和機構參展,參觀人數將超過1200萬人次。這將是青島市繼舉辦2008年奧帆賽之后,規(guī)格最高、影響最大、時間最長的一次國際性盛會,將進一步提升青島市的國際社會影響力。
2 青島“世園外交”的時代環(huán)境
2.1 全球化進程中外交次國家主體的興起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以城市為代表的次國家行為體在國際舞臺上的身影日漸活躍。次國家政府將參與一國的對外政策決策過程,尤其是在經濟社會和文化等低級政治領域,并加強自己在世界舞臺上的存在。②美國學者詹姆斯・羅西瑙認為,當今世界已同時出現了分散化和一體化兩種趨勢。與傳統(tǒng)國家作為一體化趨勢的主要推動者相對應,次國家行為體成為分散化趨勢的主要推動者。兩者相互作用,逐漸演化成了私人事務世界、地區(qū)事務世界、全球事務世界等三種不同的世界。這些不同的世界將以國家為中心或以國家之外的多個中心作為劃分依據,形成世界政治的“兩枝結構”。③“兩枝世界理論”將城市作為次國家行為體,為城市外交的研究開辟了新的空間。此后,平行外交論、多層外交論、地區(qū)國家論等都從不同側面論證了城市參與外交活動的理論研究價值和現實可行性。這意味著,以國家為主體、以城市等次國家行為體為主要參與者的外交新格局將逐漸成為一國處理國際事務的主流形態(tài)。
2.2 “政治錦標賽”模式下地方政府大力發(fā)展經濟的外交訴求
90年代以后,隨著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中央政府部分“下放”權力,地方政府自主性加強,地方經濟日趨繁榮。各地地方政府的對外交往也得到了蓬勃發(fā)展,地方經濟外交、友好城市交往等理論紛紛涌現,地方政府對外交往研究逐漸興起。目前,我國已有上海、廣東、天津、溫州等城市成立公共外交協(xié)會,努力搭建推進城市外交事業(yè)的平臺,促進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合作,推動城市形象的塑造與傳播。
由于中央對地方采取的行政發(fā)包的管理體系和鼓勵競爭的“政治錦標賽”激勵制度,城市的經濟職能越來越受到來自地方利益集團的重視,強調在對外交往過程中爭取和實現自己的利益。這使得地方政府認識到,一方面中央政府無法全力服務各地的國際利益,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彼此之間在吸引外資方面存在著激烈的競爭關系。所以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城市外交和提升城市形象,為本城市的經濟發(fā)展提升“軟實力”、建造“鳳凰巢”,以便充分利用全球化所蘊含的寶貴機遇為促進地方經濟發(fā)展。這也是為什么十年來中國地方政府熱衷于申請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的原因。
青島市作為山東省的經濟中心,青島經濟的繁榮得益于地方政府對外交往活動。為了大力吸引日資、韓資企業(yè)來青島落戶,1995年青島市市長帶領二百多人的訪問團來到漢城,向韓國各界宣傳青島。④據不完全統(tǒng)計,至2002年,青島實有外商投資企業(yè)5346家。僅2002年就有21家世界“500強”企業(yè)在青島投資23個項目。⑤城市外交,助推了青島經濟的發(fā)展。
3 青島“世園外交”對城市形象的提升
近幾十年以來,各國都積極爭辦世園會,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主辦國可以把自己的產品和技術推向國際市場,發(fā)展國際貿易和技術合作,尋求更大發(fā)展;二是可以擴大國際交往,提高主辦國的國際地位和聲望;三是可以開闊眼界,學習別國的先進技術,拓展本國的創(chuàng)造途徑;四是帶動、促進主辦國的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五是可以借舉辦世園會的商業(yè)機會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各國在舉辦世園會期間,都會開展各種形式的“世園外交”。所謂“世園外交”,廣義上而言是指國際行為主體圍繞世園會而開展的各類外交活動的總和。在本文特指青島市政府圍繞2014年世園會的舉辦而展開的相關外交活動。“世園外交”對青島城市形象提升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3.1 展現青島國際化文明都市形象
第一,促進青島對外經濟的交往。促進青島對外經濟交往對一個試圖建立國際大都市城市來說,世園外交開展的一切活動均以推動經濟社會的發(fā)展為根本目的。青島市政府為青島經濟的發(fā)展,積極利用國內各地的資源,努力挖掘國際資源,通過國際合作以促進本地經濟與國際經濟的聯(lián)系,通過謀求國際經濟利益來推動青島經濟的發(fā)展。 第二,促進青島文化的傳播。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盡管中國各地文化特征不同,但地方政府都熱衷于發(fā)展國際文化交流。深厚的齊魯文化底蘊與現代西方文明在青島交流碰撞,孕育出獨特的青島文化現象。古代青島,是傳統(tǒng)文化重地,近代又成為新儒學研究中心,德國人衛(wèi)禮賢在青島設立禮賢書院及尊孔文社,請西方哲學家與中國大儒探討儒家思想,從新的視角研究儒家思想。青島以世園會的舉辦為契機,開展城市外交,有利于構建正面的城市形象,為青島的發(fā)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發(fā)展環(huán)境。
第三,促進青島科技交流與合作。在中國,各城市相繼提出建立國際大都市或區(qū)域大都市計劃后,積極提升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城市和區(qū)域的經濟社會發(fā)展,積極開展對外科技交流與合作,城市科技外交在以科技論發(fā)展的時代得到了鞏固和發(fā)展。
第四,提升青島國際知名度。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取決于其擁有的經濟基礎、政治優(yōu)勢和科技水平等等因素,但不能忽視城市知名度的重要作用。城市知名度的基礎是城市的綜合實力,提高城市的綜合實力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國際知名度。青島借助世園會開展外交,有利于塑造城市良好形象和提升城市知名度;通過中國進出口商品貿易會為青島擴大外商直接投資的力度,以經濟外交推動城市的知名度。
世園會在為舉辦城市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成功塑造了城市形象,擴大了城市的國際影響,并對引發(fā)投資高潮、帶動產業(yè)發(fā)展、拉動城市經濟、促進城市建設、完善城市建設體系等方面發(fā)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3.2 青島“世園外交”助推國家外交
2009年7月,胡錦濤主席在第十一次駐外使節(jié)會議上明確提出,要加強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開展各種形式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扎實傳播中華優(yōu)秀文化。這成為近年來中國外交的新增長點。⑥如今,“公共外交已是國家總體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外交工作的重要開拓方向”。圍繞主辦重大國際活動而展開的公共外交,08奧運外交和10世博外交便是典型的例子。青島市在總結08奧運外交經驗的基礎上,將青島14世園外交推向新的高潮,使之上升到中國走向強國之路的外交寶貴財富。
從公共外交的角度看,讓世界了解中國和增加中國與世界的互動是2014世園會的重要目標之一。世園會期間,青島的城市外交將會通過多種形式在政府與民間,雙邊與多邊,正式與非正式的多層次、多領域、多主題的交流與互動中展開。將會拓展公共外交渠道,擴大中國國際影響和地位,展現國家的軟實力及自信和包容的大國智慧,表達中國愿與世界各國、各地區(qū)共同發(fā)展的真誠愿望。同時,2014青島世園會也是我國向全世界展示國家形象拉近與其他國家民眾之間距離的絕好時機,是我國集中開展公共外交的重要舞臺。通過動員全社會參與,全民的國際化意識普遍提高,國際化復合型人才迅速成長,為我國進一步深化與世界互動積累了經驗,打下了更扎實的基礎。
青島積極開展城市外交不僅有利于青島市的長期發(fā)展,同時也利于國家總體外交的配合。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化,青島市形成了政府外交、政黨外交、議會外交、公眾外交、城市外交等多種外交形式并舉的局面,青島市的外交是國家總體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深層次看,它強調城市外交必須要自覺為國家總體外交服務,要主動與以中央政府作為主渠道的總體外交保持高度一致性,從而形成國家的外交合力。青島的城市外交從根本上為促進中國總體外交的發(fā)展而努力。特別在國家間關系不明朗的情況下,青島市通過友好城市橋梁開展友好城市交流與合作利于中國與另一國的關系向著友好關系發(fā)展。
3.3 國家形象展示的窗口
2014青島世園會的展期長達半年,以其特有的持續(xù)性和廣泛性對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是中國與世界溝通的橋梁,亦是向世界更全面地展示中國的重要窗口。青島借助世園會積極開展城市外交,將繼續(xù)深化中國與世界的互動,參與國際事務,維護世界和平與人類文明的多樣性。
青島城市外交的開展主張通過平等的、友好的、坦誠的對話與協(xié)商,增加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以達成交流與合作;主張通過平等互利的合作,謀求各方最大的共同利益,達到雙贏或多贏的目的;力求減少城市間交往過程中的分歧和不同,努力擴大雙方的共識。青島在中國“和諧外交”的戰(zhàn)略理念下,堅定不移地為發(fā)展青島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也對當今的國際局勢、全球問題、人類命運和理想目標做正確的基本判斷和價值追求,對國際社會的發(fā)展起著積極作用。另外,世園會能夠促進國家間關系的改善和提升。因參展國不受地域的限制,不受國體的影響,給各國關系的改善和發(fā)展提供了渠道和良機。
目前,我國的城市外交仍處于起步探索階段,但已有城市將發(fā)展外交事業(yè)納入城市發(fā)展的戰(zhàn)略規(guī)劃中。青島在申園、備園、辦園的過程中,青島市地方外事應積極配合中央總體外交部署,并融入國家總體外交。2014年世園會是對青島市地方外事工作的一次大動員、大檢驗,青島市應以此為契機,在服務于國家總體外交的同時,充分發(fā)揮地方外事的作用,打造中國國家形象展示的“靚麗”窗口。
注釋:
、倮钅,駱蕾.淺談世界園藝博覽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04).
②陳志敏.《次國家政府與對外事務》,長征出版社,2001年版,第172頁.
、跩ames N.Rosenau,Distant Proximities,Dynamics beyond Globalization,Princen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3,78.
、軓�.試論全球政治時代的城市外交[J].張家口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4).
、葜袊城市發(fā)展研究會.中國城市年鑒(2003年)[Z].北京:中國城市年鑒社,2003.613.
、揄n方明著.公共外交概論[M].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參考文獻:
[1]楊亞洲,徐婷,陳研新.沈陽世園會對城市發(fā)展的影響[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1).
[2]朱玉明,尹清忠.城市形象提升的理論與實踐――以濟南市為例[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04(04).
[3]司俊男.上海世博會的品牌作用與城市形象研究[D].蘇州大學,2012.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jinnzone.com/xingzhengguanlilw/49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