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社會對公民的素質(zhì)要求也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家長對小學生的教育越來越重視,相對于二十世紀中國小學生的教育,知識體系變了,學習的知識變多變難。本文是一篇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投稿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小學生數(shù)學學習中錯誤的預防與糾正。
摘 要:社會對小學生的教育越來越重視,數(shù)學作為幾門科目里較為重要的一科也極受家長和老師的重視,在學生中也是出錯率很高的科目,老師要對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錯誤進行糾正并且提示學生避免同種錯誤的產(chǎn)生,下面對小學生數(shù)學學習中錯誤產(chǎn)生的原因、預防與糾正作了進一步闡述。
關鍵詞:小學生,數(shù)學學習,錯誤,預防,糾正
小學數(shù)學一開始只是對數(shù)字加減乘除的計算,而現(xiàn)在有方程計算和正負數(shù)的運算等等。小學數(shù)學學習中錯誤的出現(xiàn)由于學習知識的增多而變得愈發(fā)嚴重。是什么原因導致小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中出現(xiàn)錯誤,對于這一現(xiàn)象又該如何預防與糾正這引起了社會與教育界的廣泛關注。
一、小學生學學學習中錯誤產(chǎn)生的原因
小學生數(shù)學學習上出現(xiàn)錯誤已經(jīng)變得習以為常了,換句話說,其實這也是不可避免的。從客觀上講,有兩個原因導致了錯誤的產(chǎn)生,分別是自身原因與外界原因,以下是對兩個原因集體的分析。
1、自身原因
(1)看不懂題目。小學生年齡一般都是在七歲到十三歲左右,由于他們年齡比較小,對社會的接觸也不是太多,對某些問題的理解能力有偏差是正常的。拿一年級的學生來舉例,剛開始接觸文字、數(shù)字,就練習冊上的題目來說,每道題目都是有題目的,也就是對本道題目的要求,他們認識的生字是有限的,只看題目下的數(shù)字就會寫,但他們大部分是沒有看懂題目的,那么也就會出現(xiàn)五花八門的答案,比方說在比較數(shù)字大小的題目上寫成加減號,或是涂顏色的題目把該涂成紅色的地方涂成綠色,都是因為沒有看懂題目所致。
(2)粗心大意導致計算錯誤。普遍存在學生中的一大問題就是粗心大意,做題的時候心不在焉,就很容易在計算過程中把加號看作減號導致運算錯誤,還有一些一些類似于9加7這樣的問題,就會有學生錯誤的口算成17亦或是其他,這樣不經(jīng)意間就把題目給做錯了。這種錯誤是可以從主觀上去避免的。(3)平時基礎不扎實。剛接觸課本知識學習的小學生,對這些枯燥乏味的學習是不太興趣的。在小學之前的幼兒園,老師所傳授的都是些唱歌跳舞繪畫這些有很強表現(xiàn)力的科目,忽然間接觸書本上的學習難免有些抗拒,對課堂紀律也不清楚,在上課的時候跟其他小伙伴打打鬧鬧而不聽老師教授的知識,這也是造成學習中錯誤產(chǎn)生的原因。平時打的基礎是很重要的,一道應用題出現(xiàn)在乘法除法的練習中,例如一段路長324米,已經(jīng)修了240米,剩下的計劃4小時修完,平均每小時修多少米?應該先算減法再算除法,可有的學生卻直接用324或240去除以4,這顯然是不對的,也是因為有的學生基礎不牢固,遇到題目不會隨機應變。
2、外界原因
(1)做題時環(huán)境太吵。現(xiàn)在社會中,做生意的人不在少數(shù),開有實體店也占大部分。這些家庭的孩子放學之后就是跟家長待在店里,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在店里做,甚至飯也在店里吃。試想,在實體店里,有來來往往的顧客,初中生高中生在這種環(huán)境下也沒有辦法靜下心來認真的完成作業(yè),何況是一些只有幾歲的小學生?曾到一位家長說,孩子在不是太安靜的地方做作業(yè),剛算出來的數(shù)字就在填上去的前一秒忘記了,少數(shù)孩子會再去算一遍,而大部分孩子只會努力想一下然后憑這微薄的記憶填上去答案,可這個時候已經(jīng)錯了。
(2)老師跟學生溝通不合適。很早之前看過新聞,老師由于跟學生溝通不當,被多數(shù)家長舉報到校長那里。具體是這樣的,二十道算術題,只要寫錯一道就要把這二十道題目一道抄一百遍。這也嚴重打擊小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對這個老師甚至這門課產(chǎn)生排斥,排斥肯定也不會好好做練習題了。
二、小學生數(shù)學學習中錯誤的預防與糾正
其實從來那個一個方面來說,小學生數(shù)學學習中出現(xiàn)錯誤也不全是壞事。關鍵是小學生要在錯誤的過程中學到一定知識并且對所產(chǎn)生的錯誤及時作出改正,這次是小學生學習做題之外更應該學到的東西。家長和教師應該正確的引導孩子對錯誤進行糾正并且爭取下次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1、認真對待每次計算
心態(tài)對于任何一件事都是很重要的,心態(tài)好了,一件事成功的幾率就大。對于數(shù)學,應該認真仔細地對待。每一次計算都是一次新的開始,不能粗心大意,主觀上可以杜絕的問題應該盡量不要出現(xiàn)。
2、選擇更為簡便且不易出錯的算法
方法也是不可以忽略的一個方面,成功=努力+方法,可以看出方法是成功不可缺少的,同樣在學習中,方法也顯得異常重要。有一種減法的計算方法叫做破十法,顧名思義,就是把某個數(shù)字分出十,然后再進行計算。主要是在十幾減幾的運算中用到。例如11-5=,可以先將11分成10和1,用10減去5再加上1就得出結果?赡軙f剛才的計算口算就可以寫出來,可是這種題目是一年級的小學生做的,他們對于加法更為熟悉,在他們看來這種方法確實簡便的。乘法計算用到好的方法可以又快又準確,99乘以8,這道計算題列豎式計算又麻煩又容易出錯,何不把99寫成100-1呢,乘法的分配率計算口算就可以準確率還高。何樂不為?
3、建立錯題本并在做題時仔細閱讀題目
錯題本,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就是記錄錯題的本子。學生們做的錯題雖然當時在老師的的講解下改成了正確的答案,可是這只是治標不治本,學生遇到同類型的題目還是會做錯,所以就需要一個錯題本來記錄下次還可能出錯的題型。錯題本在閑暇的時候可以多翻看翻看,這樣遇到同種類型題目的的時候就有印象,出錯率就降低了不少。在整理錯題的同時也鍛煉了自己的能力。
正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做題所產(chǎn)生的錯誤也是在為成功打下地基,不要害怕所做錯的題目,及時糾正下次努力不再做錯才是更重要的。老師也要與學生做良好的溝通,讓學生們做到正確對待錯題,并以此為前進的動力。
參考文獻:
[1] 陸杰紅.智慧在錯誤中成長―計算小數(shù)除法的課后反思[J].小學教學參考,2008-08-11.
[2] 邱學華.小學計算錯誤的錯誤[M].江蘇人民出版社,1979-05-11.
相關期刊簡介:《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創(chuàng)刊于1985年,是由國家教育部主管,東北師范大學和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主辦的教育理論刊物,月刊,公開發(fā)行。本刊在21世紀將立足基礎教育實際,圍繞基礎教育改革和發(fā)展中的焦點、熱點、重點、難點問題展開報道和討論,主要刊登探討教育理論,反映最新政策導向,改革實驗動態(tài),又側重教育教學的指導與應用,突出應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論文。將加大刊物信息量,優(yōu)先刊用反映教育發(fā)展趨勢,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曾用刊名:東北師大學報(教育科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