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麗麗
大連鼎力建筑設計有限公司遼寧大連116011
摘要:近年來,各地區(qū)頻發(fā)地震,傷亡數(shù)字觸目驚心,地震具有難以預測、破壞力超強等特點,一旦出現(xiàn)地震,將會對人類的生命與財產(chǎn)安全帶來嚴重的威脅。為此,有必要重視起建筑物的抗震性,以此有效降低地震帶來的危害性。本文淺析建筑結構抗震設計中的抗震設計。
關鍵詞:房屋建筑;結構設計;抗震設計;鋼結構
引言
在建筑工程運行中,地震帶來的危害極大,對此,在建筑結構設計中,為保障建筑工程質量與施工效率,降低地震對建筑該工程的破壞,設計人員應重視抗震設計,提高建筑工程抗震能力。在抗震設計中,設計人員應嚴格把握設計要點,確定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提高建筑使用性。
1建筑結構設計中抗震設計的重要性
近幾年,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較大破壞,地震災害明顯增多,為建筑結構帶來較大破壞,危害了人們人身財產(chǎn)安全。多年來,地震的發(fā)生,嚴重損傷了建筑物,危害了人們的生命安全,如: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等,使幾十萬人失去了寶貴生命、健康身體,甚至于,為人們帶來了較大的心理創(chuàng)傷。我國經(jīng)濟在不斷發(fā)展,城鄉(xiāng)一體化建設不斷深入,高層建筑已經(jīng)成為我國城鄉(xiāng)標志性建筑,人口密集度進一步提升,由此可見,一旦發(fā)生地震,帶來的損失將難以估量。對此,加強抗震設計,已經(jīng)成為建筑結構設計的重點。幾次大地震的發(fā)生,人們已經(jīng)意識,地震帶來的危害難以估量。然而,科技水平不斷提高,卻仍然無法準確判斷地震發(fā)生時間、發(fā)生地點,以便人們做好防護工作。對此,加強建筑物的抗震設計,地震到來時,盡量拖延建筑物倒塌時間,為人們提供充裕的逃生時間,已經(jīng)成為建筑工程建設重點。在建筑結構設計中,抗震設計的加入,有效保障了建筑工程的穩(wěn)定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質量與壽命。當?shù)卣鸢l(fā)生時,若建筑工程具有較強的抗震能力,能夠有效保障人們的人身安全與財產(chǎn)安全。另外,在建筑工程進行抗震設計時,設計人員必須考慮建筑工程的主要用途、所處地理位置等,以此進行抗震設計,能夠有效保障建筑抗震能力與工程實際情況相符。另外,在抗震設計中,應考慮建筑工程的實用性、抗震等級的實現(xiàn)性,為保障建筑結構穩(wěn)定、建筑整體安全奠定基礎,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降低地震帶來的危害?傊诮ㄖこ淘O計中,地震設計是不可缺少的一項設計,在建筑結構設計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2建筑結構中的抗震設計分析
2.1合理選取地理位置
地震發(fā)生時,由于地質運動建筑物會被嚴重損壞。因而建筑物地理位置的選取十分關鍵。地震發(fā)生時的地質運動是導致建筑物損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應從這個角度出發(fā),選取對地震的抵抗能力強的地質環(huán)境?蓪⒁韵聝牲c作為考慮因素:①具有堅硬地質的地方,地震發(fā)生時不易沉陷;②所選地勢要平坦且曠闊,便于人們避難。同時也要注意不要選取山坡或河流地帶,以防地震發(fā)生時由于建筑物穩(wěn)定性差而發(fā)生塌陷,帶來更加嚴重的損害。為達成這兩點,需要設計人員進行實地考察,測試所選地理位置是否滿足所要求的硬性指標和密度要求。
2.2房屋結構設計
房屋結構設計的合理性直接影響著工程的整體質量,影響著工程的抗震等級。在房屋結構設計中,設計認為應重視豎向與平面的布設。因為,就房屋的整體結構而言,墻、柱、平面等所處位置直接影響著建筑整體結構。對此,在房屋結構設計中,為滿足地震等級,應做到以下幾點:①保障房屋平面與豎向構件的整齊,且房屋質量中心與剛度中心一致;②在設計房屋結構的豎向時,房屋的重心應適當降低,避免錯落設計方式的應用;③設計人員應嚴格把控房屋墻、柱、面的剛度與強度,保障房屋結構設計的整體性。在房屋設計中,若設計人員采用不規(guī)則設計方式,相關人員應以實際情況為主,針對性采取措施,提高建筑工程抗震等級。
2.3建筑結構抗震材料的選擇
首先:設計人員需要全面掌握建筑結構的相關特點,同時結合具體的要求,即抗震等級、性能以及功能等,同時深入調查當?shù)氐卣鹎闆r,之后綜合考慮上述因素,選擇輕質、強度高的材料。這樣一來,即使發(fā)生了地震,建筑結構也能保持較好的一體性,有助于減少地震災害帶來的破壞性。現(xiàn)如今,在建筑結構抗震設計過程中,裝配置鋼筋混凝土結構框架得到了推廣應用,具有經(jīng)濟性、操作簡單等優(yōu)勢,然而美中不足的便是結構框架節(jié)點強度明顯低于結構本身強度。這樣一來,雖能夠有效抵抗低強度的地震,但是面對高強度的地震,極易出現(xiàn)節(jié)點與主體受力不均勻,導致斷裂,從而影響到建筑的整體穩(wěn)定性,進而降低了抗震能力。除此之外,鋼筋混凝土結構整體性價比高,具有較強的抗側移、較強的延伸性等,均能發(fā)揮較強抗震作用。
2.4抗震等級應合理明確
在建筑工程抗震設計中,只有明確抗震等級,才能不斷向既定方向前進,保障工程整體質量。對此,在建筑工程中,相關人員應根據(jù)建筑工程特點,設計適當?shù)目拐鸬燃,為后續(xù)抗震設計奠定基礎。當前,我國抗震等級的主要依據(jù)時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抗震等級主要有四類:甲類、乙類、丙類、丁類,其中,丙類多用于高層住宅與寫字樓建筑,在建筑工程中應用較為廣泛。
2.5選擇適當?shù)慕ㄖY構形式
建筑行業(yè)的飛速發(fā)展,建筑結構逐漸向多樣化發(fā)展。當前,我國常用的建筑結構形式有:磚混結構、鋼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等。在建筑過程中,無論選擇何種結構進行施工,相關人員應保障,建筑工程必須滿足抗震需求。實際上,不同的建筑結構,抗震能力相應不同,磚混結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為磚砌體,建筑工程主要以該種脆性材料構成,直接影響了建筑工程的抗震能力;鋼結構,以鋼筋混凝土為主要材料,承載能力、抗震能力等較強,且生產(chǎn)過程便利、施工相對簡單,能夠充分利用,被廣泛應用于我國建筑工程中。在工程建筑中,若建筑工程設置在四川、臺灣等地震多發(fā)區(qū),選擇鋼結構為建筑結構較好,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抗震等級。
2.6設立多道抗震防線,增加安全系數(shù)
在抗震設計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適當增加抗震防線的數(shù)量,這樣建筑物就有了多重抗震防線。在實際工作中,如果使用的是純框架結構,要先選擇“強柱弱梁”型結構,如果是雙重抗側力體系,框架擔當?shù)谝坏婪谰,墻體或者支撐擔當?shù)诙婪谰。結構設計應遵循規(guī)范中對框架承受地震傾覆力矩及樓層剪力的規(guī)定,這是對雙重抗側力體系的保證。同時結構平面布置應避免結構剛度偏心過大,不利于抗震。
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社會,城市化的進程,高層建筑成為人們生活、工作中的主要建筑物,一旦發(fā)生地震,高層建筑極易坍塌,危害人們的生命安全,帶來重大損失。對此,在建筑工程設計中,應重視地震設計,充分考慮房屋結構的設計,選擇適當?shù)牡乩砦恢门c建筑結構形式,明確建筑等級,重視抗震防線設計,提高建筑工程抗震能力,保障人們生命財產(chǎn)安全,推動我國建筑行業(yè)向前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燕全志.建筑結構設計中抗震設計研究[J].綠色環(huán)保建材,2018(1):85.
[2]邵偉.探析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抗震設計[J].房地產(chǎn)導刊,2015(24):176.
[3]安然.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抗震設計探究[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8):58.
[4]董建啟.房屋建筑結構設計體系選型及抗震設計分析[J].大科技,2015(14):107.
[5]李金果,李偉建.抗震設計在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5(12):135
下一篇:建筑混凝土裂縫形成原因及處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