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是一種災害性天氣,會對人們的工作、生活和身體產(chǎn)生不良影響,容易使人疲勞、煩燥和發(fā)怒,各類事故相對增多,甚至犯罪率也會上升。安溪縣地處戴云山東南坡,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屬南、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最高氣溫大于35℃的高溫天氣常年平均可達31天。每年夏季的高溫特別是雨季以后的連續(xù)高溫酷暑對人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很大影響。隨著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高溫酷暑帶來的影響日益重視。
本文主要通過對安溪縣1970~2009年40年來的高溫氣候資料進行分析,得出了高溫天數(shù)的年、月變化以及與極端最高氣溫的對應關系,同時對高溫年際變化進行了突變分析和方差周期分析,得出安溪縣高溫在1997和2003年兩次發(fā)生了明顯的突變。
關鍵詞:氣候變化,高溫氣候特征,突變分析
1高溫的標準及資料來源
1.1高溫標準:
氣象上把空氣溫度達到或超過35℃以上時稱為高溫,達到或超過37℃以上時稱酷暑,連續(xù)高溫酷暑會使人體不能適應而影響生理、心理,甚至引發(fā)疾病或死亡。
1.2資料來源:高溫資料取自本站(城關)1970-2009年共計40年資料。
2安溪縣高溫的時間分布
2.1各年分布情況
表1:歷年高溫日數(shù)分布表(1970-2009年)
年份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35℃天數(shù) 20 47 20 18 38 18 15 37 35 26 40 22 25 43 15 14 35 24 35 36
≥37℃天數(shù) 2 8 2 6 4 3 10 3 10 6 3 6 10 4 1 4 12 8
≥39℃天數(shù) 1 1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合計
≥35℃天數(shù) 36 43 26 25 25 27 29 5 40 21 27 29 28 56 46 38 39 40 39 48 1230
≥37℃天數(shù) 3 1 3 3 8 1 12 1 6 4 5 22 11 8 8 9 5 5 217
≥39℃天數(shù) 1 3 1 1 1 9
由表1統(tǒng)計可知:40年來我縣城關共出現(xiàn)高溫1230天,年平均30.8天;年際間變化差距大,最多年份為2003年56天,最少1997年僅為5天,其中,2003年7月26日出現(xiàn)40.4℃歷史最高記錄。并由圖1可以看出:年高溫天數(shù)有增加的趨勢,這與近幾十年來全球氣候變暖相一致,特別是近十二年來變化最為明顯。且由圖2可看出年極端最高氣溫(高溫極值)變化增加趨勢與圖1很相似,其相關系數(shù)達0.61。用方差分析周期法,安溪四十年來高溫存在準6年的變化周期,即4-5年正常后有1-2年高溫天數(shù)異常的情況交替出現(xiàn)。同時,對高溫年際變化進行了突變分析分析,得出安溪縣高溫在1997和2003年兩次發(fā)生了明顯的突變。
。ㄏ聢D1:1970-2009年高溫分布圖)
(下圖2:)
2.2各月分布情況
表2:1970-2009年高溫逐月分布及頻率統(tǒng)計表(天數(shù))
。▓D3)安溪高溫各月分布頻率:
由上圖3分布可以看出,我縣一年高溫出現(xiàn)在5-10月,高峰期在7月份,占最高45.5%,其次為8月的30.2%。40年中最早出現(xiàn)高溫是2002年5月3日,最遲出現(xiàn)的是1998年10月14日。
2.3年代分布
表3:安溪各年代高溫日數(shù)分布
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出現(xiàn)35℃高溫天數(shù)差不多,2003年后出現(xiàn)高溫、酷暑日數(shù)最多,無論是高溫的次數(shù)、強度都明顯增強,尤其是酷暑(≥37℃)日數(shù)明顯增多。高溫日數(shù)從1970~2009年的40年間增加的遞增率需求約為3.2天/10年。
3安溪縣高溫的強度特征
3.1各級別高溫出現(xiàn)的頻率
表4:安溪40年來各級別高溫出現(xiàn)頻率
我縣出現(xiàn)高溫天氣,其強度主要集中在35-36℃之間,占高溫總數(shù)的82%,年平均約為25.3天,其次在37-38℃之間,占高溫總數(shù)的17%,年平均約為5.2天,而出現(xiàn)大于39℃高溫天數(shù)則極少,40年來共有9天,只占1%,年平均約為0.3天。
3.2連續(xù)性高溫
安溪縣最長連續(xù)≥35℃高溫長達30天,出現(xiàn)在2007年7月6日至8月4日,突破了自1960年以來1974年7月20日至8月9日達21天的歷史記錄,另有1964年連續(xù)35℃高溫日數(shù)也達20天。最長連續(xù)≥37℃高溫長達7天,共有兩次,分別出現(xiàn)在1998年7月15-21日、2003年7月28日至8月3日;最長一次連續(xù)≥39℃高溫達2天,出現(xiàn)在2003年7月14-15日。
4結束語
1、安溪年平均高溫日數(shù)約為30.8天;年際間變化差距大,最多年份56天,最少僅為5天,其中,2003年7月26日出現(xiàn)40.4℃歷史最高記錄,2003年是安溪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用方差分析周期法,安溪四十年來高溫存在準6年的變化周期,即4-5年正常后有1-2年高溫天數(shù)異常的情況交替出現(xiàn)。
2、近40年中高溫高峰期出現(xiàn)在7月份,占最高45.5%,其次為8月30.2%。
3、近40年來年高溫天數(shù)有增加的趨勢,高溫日數(shù)從1970~2009年的40年間增加遞增率需求約為3.2天/10年。
4、安溪縣高溫日數(shù)最長連續(xù)≥35℃高溫長達30天,最長連續(xù)≥37℃高溫長達7天,最長一次連續(xù)≥39℃高溫達2天
參考
文獻:
1、梅縣高溫氣候特征<<廣東氣象>>2008年第30卷第03期作者:李凌志,陳海泉
2、江西2003年夏季罕見高溫氣候特征及成因分析《江西氣象科技》2003年第26卷第4期No.4
3、杭州市高溫氣候特征分析《浙江氣象》2002年02期作者:高天赤方漢杰馬瑞青陳勇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jinnzone.com/tianwenlw/7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