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教學一直以來備受學者、研究者關注,不同的學者提倡不同的教學模式,其中一些學者把一些教學模式分為顯性教學和隱性教學。
摘要:本文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對比運用顯性教學與隱性教學,經(jīng)過實驗,對比了哪種教學方法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更有效果。
關鍵詞:顯性教學,隱性教學,大學英語
一、前言
Ellis(1994)在TheStud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中提到,顯性教學是:“給學習者語法規(guī)則,然后加以練習”,而隱性教學則是“學習者從所給的例子中歸納出語法規(guī)則”。顯性和隱性教學研究對大學英語教學的發(fā)展未來有重大的啟示意義和借鑒作用,因此筆者在理工科二本院校的大學英語寫作課堂中進行顯性和隱性教學對比研究的嘗試。
二、大學英語寫作能力要求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2007)對高等院校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英語書面表達能力提出的一般要求是:能用一般常見的應用文體完成一般的寫作任務,能描述個人經(jīng)歷、事件、觀感、情感等,能就一般性話題或提綱在半小時內寫出120詞的短文,內容基本完整,用詞恰當,語意連貫。能掌握基本寫作技能。《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大綱》(2006年修訂版)要求高等院校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在考試時間30分鐘內寫出一篇100--120詞的短文,試卷上可能給出題目,或規(guī)定情景,或要求看圖作文,或給出段首句要求續(xù)寫;或給出關鍵詞要求寫成短文。要求能夠正確表達思想,意義連貫,無重大語法錯誤。寫作的內容包括日常生活和一般常識。短文寫作部分的目的是測試學生運用英語書面表達思想的初步能力。從課程教學要求和考試大綱對寫作的要求來看,兩者都是要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12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掌握基本寫作技能。
筆者結合課程要求和四級寫作要求,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期間在2010級B級水平的兩個教學班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進行了顯性教學和隱性教學法的實踐。
三、顯性教學和隱性教學法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實踐
以學習《新世紀大學英語》第三冊的第一單元WhatisFriendship?為例,本篇文章主題是友誼的真諦,文章開頭提示我們:我們探討友誼這個概念時,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沒有社會公認的擇友標準。在某一情景下,我們會把某個人稱為朋友;然而,情境一旦變遷,朋友這個稱呼就顯得沒有那么貼切了。因此,人們對友誼的真諦的理解往往是非常膚淺的,為了幫助我們理解友誼的真正含義,我們需要回顧有關友誼的幾種傳統(tǒng)的看法。文章第二段提到一種傳統(tǒng)的友誼觀點是在著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著作里闡述的:他將自己心目中真正的友誼同另外兩種友誼截然分開。這兩種友誼分別是:onebasedonmutualusefulness(基于互利的友誼),theotheronpleasure(基于愉悅的友誼).因此,根據(jù)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我們可以將友誼分為三類。于是文章的第三、四、五段就列出了三類友誼,并在這三段中的首句分別列出了主題句:Friendshipbasedonutility;Friendshipbasedonpleasure;Friendshipbasedongoodness.這三段圍繞這三個主題句展開來寫。文章的第六段列出了另一種傳統(tǒng)的友誼觀可以在古羅馬政治家、演說家西塞羅的著作里找到。西塞羅認為,真正的友誼只能在好人之間發(fā)生。他進而將好人定義為一、二、三類。文章的第七段為總結,傳統(tǒng)的友誼觀由三個要素構成:朋友以相伴為樂;朋友必須彼此受益;彼此都有志于崇高的事業(yè)。告訴我們品德高尚人之間的友誼才是永恒的。
本單元教學時間為4個課時。之后,筆者要求學生完成以Friendship為題的120字作文。從兩個班的學生上交的作文來看,大多數(shù)學生可以模仿自己學過的精彩詞匯、詞組、句型、框架和主題句,寫出一篇新的文章,使用本課文中的詞組與句型如下:inonesetting;describle…as;distinguishbetween;breakup;takepleasureinsth.;insofaras;begroundedon;beregulatedbyone’sfeelings;asthesayinggoes;enjoyeachother’scompany;developasharedidea;basedon;gothroughtrialsandtribulationstogether;winone’strust等等。但是,由于在顯性班教學中特別強調該篇文章的寫作技巧,弄懂該文章的脈絡,注意篇章中的主題句,要求學生背誦本文中的精彩詞匯、詞組、句型等,并且寫作前要求先看文章標題,再看所給的的提綱,然后充分利用自由現(xiàn)有的英語水平,按照所學的邏輯思路,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充分表達個人的觀點,因而,顯性班學生的作文在語言方面運用了本文中的精彩詞匯、詞組、句型;結構方面運用了本文中的框架結構、內在邏輯、關聯(lián)詞、同義替換和代詞替換;內容方面模仿了本文中的論點、論據(jù)和論證。并且42個學生中有36位學生的字數(shù)達140字,有34位同學能寫出主題句,主題句,主旨句或關鍵句,是一個段落中最重要的句子,是段落的”綱”,說明段落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寫作目的,是段落發(fā)展的依據(jù)。段落的每句話都應緊密地聯(lián)系主題句所表達的中心內容。寫好主題句是文章成功的關鍵。英語寫作非常強調主題句,尤其是在段落寫作過程中。這是因為一個好的段落必須表達一個完整的思想,而完整的思想往往是通過主題句來組織的。好的主題句不但切題,便于圍繞主題句進行擴展,而且又常常給讀者一種一針見血的感受。因此,切題的主題句是保證不偏題跑題的前提,只有不偏題跑題才有可能得到一個基本分。大多數(shù)學生能在開篇時模仿課文中的導讀部分的句子,如:Friendshipisaneternalthemeinhumanhistory.Alifewithoutfriendshipishardtoimagine.也有部分同學能使用經(jīng)典名句和名人名言,這些句子一般應該用在文章的開頭結尾,或每段的開頭,這樣才能讓別人清楚明白地看到。寫作中往往能引人注目,使改卷的老師為之一振,為獲得高分打下基礎。如:Asthesayinggoes,afriendinneedisafriendindeed.大部分同學能按3段式來寫,如:1.Friendmustbeusefultoeachother.2.Friendshipbetweentheyoungisgroundedonpleasure.3.Permanentfriendshipexsistsonlybetweengoodmen.在結尾時用總結句如:Virtuousfriendsareboundtogetherandhavegonethroughtrialsandtribulationstogether,sotheirfriendshiplastslong;Itisthegoodqualitiesinvirtuousfriendsthatmakepermanentfriendshippossible.
隱性教學班在學習本單元時,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提醒課文中的第三、四、五段首句為主題句,不要求背誦本文中的精彩詞匯、詞組、句型;不強調該篇文章的寫作技巧,不提醒弄懂該文章的脈絡,不要求找出篇章中的主題句。因而,該班學生的寫作中存在問題是:全班39位同學,大部分同學能達到120字要求,其中只有12個同學文章達到138字左右。主題句也能運用,但是意義不完整、不符合語法結構;有些主題句過于籠統(tǒng)或抽象,如:Friendshipisveryimportantinourlifetime.比Friendshipisveryimportant更好些。有的學生在主題句中采用問句的形式,像Doyouknowfriendship?Whatisfriendship?這種問句。
四、結語
通過對比運用顯性和隱性教學法,發(fā)現(xiàn)顯性教學法可以通過顯性手段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從而達到有意識的學習內容,如:詞匯、語法、篇章結構,并能用語言可以表達出來的知識;隱性教學通過隱性手段,由學生自主學習,自動、無意識獲得,雖然也能用語言表達出來所學的知識,但是在寫作運用上沒有顯現(xiàn)教學班的學生表現(xiàn)那么準確、簡練。從最近幾年的四、六級考試作文看來,盡管提高了實用性,但篇章大多可以套用“主題句+1、2、3”模式。即每段第一句是topicsentence,改編自該段相對應的提綱,后面的1、2、3是銜接詞,每個1、2、3后接分支觀點。這種表達,中心突出,層次分明,同時也節(jié)省了學生構思結構的麻煩。為了使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能寫出一篇主題明確,條理清晰的文章來還是多使用顯性教學,避免學生寫作費時低效。
參考文獻:
1、Ellis,R.TheStud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4.
2、《新世紀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第三冊》第一版.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3、《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4、《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大綱》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新浪網(wǎng)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