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工藝新材料的發(fā)展,對水質的要求日益增加,水處理技術也持續(xù)發(fā)展,水處理技術發(fā)展方向更加偏向于綠色環(huán)保、能耗低、無污染、適用范圍廣、反應速度快、成本低、對污染物選擇性小的技術。高級氧化技術、活性炭水處理技術、超聲水處理技術都是綠色環(huán)保的水處理技術,其單獨處理或者協(xié)同作用能夠很好的降解有機物,其協(xié)同處理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高級氧化技術;活性炭;超聲
1引言
根據(jù)~2015中國環(huán)境狀況公報》全國423條主要河流、62座重點湖泊(水庫)的967個國控地表水監(jiān)測斷面(點位)開展了水質監(jiān)測,I~Ⅲ類、Ⅳ~V類、劣V類水質斷面分別占64.5%、26.7%、8.8%。各省市也開展消滅劣五類水等水體整治行動。水處理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狀對于水環(huán)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高級氧化技術
高級氧化技術是一種利用光、磁、電等物理化學過程產生高活性的中間體·OH,提高污染物的可生化性,提高其反應速率,增加氧化能力。其主要是利用·OH通過電子轉移等傳遞自由基鏈反應,反應式如下。
2.1臭氧氧化法
臭氧是一種有特殊臭味的淡藍色氣體,具有強氧化性,其氧化性是單質氯的1.52倍,在消毒、除色、去除有機物和COD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其主要優(yōu)勢在于臭氧氧化法降解速度快,無二次污染,是一種理想的氧化劑。我國目前臭氧制備技術滯后,臭氧制備成本偏高,制約了臭氧在水處理中的大規(guī)模的應用。邵科隆等研究表明在臭氧在預處理難降解的農藥廢水時,COD=2OOmg/L,PH=11.3,臭氧投加量未14.2mg/L,連續(xù)預處理3h之后其生化性從O.12提高至0.58。鄭俊等研究表明,臭氧氧化法處理經生化處理后的焦化廢水,接觸時間9Omin對廢水中的COD、NH一N和色度去除率分別為3O.3%、21.996和64.5%。經臭氧氧化處理后的廢水大部分難降解有機物被完全分解,一部分變成中間產物以及一些衍生物。馬黎明等研究表明,在PH為7.8~8.2(原水PH),25度條件下,在400m1廢水中通入514mg臭氧,反應lOmin,色度和COD去除率分別達到86.3%、38.9%。雖然臭氧在強堿性條件下色度和COD去除率可達92.7%、48.5%,但考慮實際情況故選擇原水PH。根據(jù)上面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一般單獨臭氧氧化法的COD去除率不高,所以采用投加催化劑的方式進行臭氧催化氧化處理降解有機物。王利平等研究表明,400ml垃圾滲濾液在PH=7環(huán)境下,單獨通臭氧曝氣與加入50mg負載活性炭催化劑在進行臭氧曝氣,反應120rain,COD去除率分別為25.3%和81.9%。垃圾滲濾液COD和N}{3一N初始濃度分別4980mg/L和2100mg/L,PH=3、反應時長120min,催化劑150mg/L,臭氧催化氧化去除COD和氨氮其出水濃度分別是900mg/L,20mg/L。
2.2Fenton氧化法
Fenton法是一種在酸性(PH2-5)條件下,利用Fe催化分解H。02產生·0H來降解有機物的一種方法。Fe/H。o2組合體系被命名為芬頓試劑。芬頓試劑法具有操作過程簡單、反應速度快、設備簡單等優(yōu)點。但芬頓法的催化劑卻難以分離和重復使用的問題,會產生大量含鐵污泥,鐵離子含量較多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所以使用芬頓法催化劑是一個重點關注的問題。近年來一般是將Fe固定在樹脂、膜、黏土等載體上或者以鐵的氧化物的形式來進行替代,以減少Fe的析出。Daud等研究發(fā)現(xiàn),用浸漬法將Fe固定在高嶺石上催化降解活性黑5,150min內活性黑5脫色率達到99%。張瑛潔等研究發(fā)現(xiàn),用浸漬法制備脂負載Fe/Cu,最優(yōu)Cu:Fe針=1:2。過氧化氫的最佳投加量為15mmo1/L,在PH3.1~10.7范圍內,投加催化劑50mg,連續(xù)運行5h,橙黃Ⅳ的降解率達到98.5%,且重復三次連續(xù)性試驗發(fā)現(xiàn)橙黃Ⅳ的去除率保持在80%以上,說明負載型催化劑Fe葉不易溶出。
2.3光催化氧化法
光催化氧化法是一種綠色的水處理的方式,這里光指的是電光源和太陽能作為光源。鹵代芳烴、有機酸類、硝基芳烴、多環(huán)芳烴、酚類、染料、農藥等有機物都能有效進行光催化反應,使其變成水、二氧化碳和無機鹽。光催化反應對有機物的選擇性較小,大部分有機物都能進行作用,能耗低、無二次污染,是一種理想的去除有機物的方式。黃曉霞等研究表明,催化劑納米Ti0投加量在2.Og/L,酒糟廢水經厭氧處理后,使其初始COD為650mg/L,PH在9,光照6h,通氣量為6.3ml/min,兩個燈管照射情況下,COO去除率為69.5%,其他指標BOD5、SS、色度、PH均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二級排放標準。劉猛等研究表明,在PH為3,紫外燈為4支,Ti0投加量為3g/L,反應90min,COD和色度的去除率達到18.1%和98.6%。該試驗通過投加H20和Fenton等氧化物顯著提高光催化處理焦化廢水的處理效果。
3活性炭處理技術
活性炭是一種黑色無定型顆粒狀或細微粉末狀,無臭、無味,孔隙結構多孔徑一般在2~5Onto之間,具有很大比表面積500~1000m2/g。且具有很強吸附性能的一種碳素材料;钚蕴吭谥苽溥^程中,灰分和其他原子的存在會使得其結構產生不飽和鍵,而在活化過程中,氧和其他原子可以吸附其上,形成官能團,使得活性炭具有化學吸附作用;钚蕴康奈皆硎抢闷渚哂械氖杷,可以有效的吸附水溶液中各種非極性有機物質。秦恒飛等研究表明,活性炭對Pb初始濃度為lmg/L的去除率可達到94.46%,其吸附過程中同時存在化學吸附和物理吸附,吸附最大量為129.5mg/g。Robert等研究表明,活性炭在去除有機物的過程中與媒介種類、溫度以及接觸時間有關,在接觸時間短于5min,可有效去除同化有機碳,接觸時間在15~30min用來去除天然有機化合物。
4超聲水處理技術
超聲是指利用超聲波(頻率>16kHZ)產生聲空化效應,當一定強度的超聲波輻射進入水體時,液相分子間引力被破壞,出現(xiàn)空化泡,在超聲波負壓相內不斷膨脹,在之后的正壓相作用下急劇收縮而破裂,空化泡經過震動、膨脹、收縮、破裂整個過程僅需數(shù)微秒甚至數(shù)納秒內,從而在局部形成異常的高溫高壓環(huán)境,用來降解水體中的污染物。其降解機理主要是利用高溫熱解效應、自由基氧化效應、超臨界氧化效應和機械效應,來達到強化污染物或者降解有機物,超聲是一種綠色無污染的技術。朱馴等等研究表明,利用內電解一超聲波降解活性黃3RX,在V(Fe):V(A1):V(C)=l:1:2,超聲35min同時曝氣5min,活性黃3RX的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別是88%、94%。朱宸等研究表明,采用68~120kHZ,能量密度59.1~186.4w/L的靜態(tài)超聲波作用lO~15s,后經混凝沉淀,藻類的去除率可達98%。陳華軍等u研究表明,超聲波功率70W,PH為3.7,H20。濃度為5.Ommol/L,F(xiàn)eSO濃度為0.15mmol/L,對哌嗪廢水的COD去除率可達99.9%,出水COD<50mg/L,能夠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排放標準。
4結語
隨著新型材料新技術的不斷研發(fā),水處理的要求也在日益升高,水處理技術發(fā)展方向更加偏向于綠色環(huán)保、能耗低、無污染、適用范圍廣、反應速度快、成本低、對污染物選擇性小的技術。且目前對水質的要求已經很難用單一的水處理技術來進行處理,通常采用聯(lián)用的方式,如果超聲一芬頓聯(lián)用,臭氧與活性炭催化聯(lián)用等,這些協(xié)同作用的具體效果都是未來的研究方向,能夠達到優(yōu)勢互補,以提高出水的水質。
【參考文獻】
[1】邵科隆,周集體,呂紅,等,臭氧氧化預處理難降解農藥廢水的研究[J】.環(huán)境工程學報,2009,3(7):1259—1262.
[2]鄭俊,毛異,寧靚,等,焦化廢水生化處理后有機物的臭氧氧化降解與轉化[J].中國給水排水,2O11,27(21):72—75.
[3]馬黎明,李友明,雷利榮,臭氧氧化法深度處理造紙廢水的實驗研究[J】.造紙科學與技術,2010,29(4):68-71.
[4】王利平,汪亞奇,胡德飛,等,催化臭氧氧化預處理垃圾滲濾液….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09,32(11):160—162.
[5]DaudNK、HameedBH.Fenton-1ikeoxidationofreactiveblack5SOlutionUSingiron—montmori1loniteK10catalyst[J].1ourna1ofHazardousMateria1S2010,176(卜3):1118—1121.
[6]張瑛潔,馬軍,宋磊,等,樹脂負載Fe3+/CU多相類芬頓降解染料橙黃[J】.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09,29(7):1419-1425.
[7】黃曉霞,彭夢俠,劉茹,納米Ti0光催化氧化處理酒糟廢水的試驗研究[J].水處理技術,2009,35(2):76-79.
[8]劉猛,魏宏斌,鄒平,等,實用型光催化氧化水處理器深度處理焦化廢水[J].中國給水排水,2013,29(3):66-69.
[9]秦恒飛,劉婷逢,周建斌.Nas·HNO。改性活性炭對水中低濃度Pb吸附性能的研究[J].環(huán)境工程學報,2011,5(2):306-31O.
[10]RobertDeithnorn,葉虹.生物活性炭技術的安全性評價[J】.供水技術,2008,2(5):37-39.[11]朱馴,項東升,劉德駒,等,內電解一超聲波耦合處理活性黃3Rx染料廢水的研究[J】.工業(yè)水處理,2010,30(3):25-27.
[12]朱宸,丁凱耘,叢海兵,等,水質安全的動態(tài)超聲波強化混凝除藻水處理試驗研究[J].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15,35(8):2429—2434.
[13]陳華軍,任平,李冬.超聲波強化Fenton試劑處理哌嗪廢水的研究[J].工業(yè)水處理,2012,32(2):59-62.
上一篇:淺議水利水電信息化技術及管理嘗試
下一篇:水資源保護信息化建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