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隨著城市建設的高速發(fā)展,出現了大量功能多樣、技術復雜的城市園林環(huán)境,這些城市園林中的光環(huán)境也越來越受到城市建設部門的重視和社會的關注。
關鍵詞:園林照明,設計城市,園林藝術原則
1科學把握園林照明設計的原則
照明的理論與實踐在過去20年中已發(fā)生了巨大變革,照明理論已由照度計算向美學鑒賞轉變,由照明數量向照明質量轉變。對人的感官刺激也從單純視覺刺激演變?yōu)榘犛X、動感、觸覺甚至味覺刺激的全方位體驗。我們應該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和一些設計原則,將這種意境的設計更好的融入到城市園林照明藝術的設計之中。
(1)特色原則;我國地域廣闊,地方特色突出,照明設計應立足于地方文化,發(fā)揮燈光的表現力,選擇不同的燈型、光源、光色和藝術照明手法,充分展現園林夜景的地方特色。營造一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的園林燈光環(huán)境,要遵循一定的設計步驟:第一,收集園林綠地總體規(guī)劃設計圖、說明書及各構園要素的有關資料,領會其設計意圖;第二,根據綠地總體規(guī)劃及其設計意圖,確定燈光環(huán)境的布局結構和所要表達的藝術效果;第三,詳細研究各構園要素的特征,確定照明方式及光源的光色、顯色性、效率等因素,以及照明點、投光角度、照度等;第四,做施工設計,確定施工方案;第五,照明施工完成后,依據現場照明情況,做適當的設計調整,以達到最佳照明效果。
(2)“綠色”生態(tài)原則;在城市園林燈光環(huán)境的設計中要求照明設計師要多了解生物,認識到生物互相依賴的生存方式,將各個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彼此連接在一起。運用生態(tài)學理論,結合園林綠地中動植物的生理、生態(tài)習性,研究各種照明光源以及照明方式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選擇綠色環(huán)保光源,最大限度減少照明工程對生態(tài)的破壞,尤其是要使園林動植物群體能更好參與構筑一個生動的城市園林意境格局。
(3)以人為本的原則;現代城市園林空間實施的照明設計方案除了滿足人們基本的夜間活動和園區(qū)景點的裝飾照明,還要考慮到過渡的園區(qū)照明對人們的工作和休息所造成的嚴重干擾。調查表明,我國城市居民因為照明問題而引起的眼睛發(fā)干、發(fā)酸、頭暈、頭痛等癥狀已不容忽視。燈光設計應以人為本,由人的心理、心理需求出發(fā),選擇適宜園林景區(qū)的光源、光色,確定合理的用光量和照度,使其既能充分表現城市園林的夜間觀賞性和與城市居民的互動性,又不能因為滿足園景的城市節(jié)點重點裝飾照明的效果而設計過度的夜間照明。
(3)節(jié)能原則;伴隨著能源危機和全球環(huán)保浪潮的興起,節(jié)約能源、保護環(huán)境成為人們的共識,高效節(jié)能貫穿于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園林燈光環(huán)境設計中,也要進行科學的照明設計,確定合理的燈光布局和適度的光量,選用高效率、壽命長、節(jié)能、低損耗的照明器具,以質勝量,發(fā)揮光源的最大效益,避免光源浪費。
(4)經濟安全原則;不同于商業(yè)街、建筑物的照明方式,城市園林區(qū)夜間人員流動量較多,且城市園林中所布置的照明燈具不少是人手可以直接觸及的。燈具選擇應考慮人為的破壞性及安全性能。因此,必須選用較高防護等級的室外燈具?筛鶕苓吘坝^環(huán)境選擇造型及非標型裝飾燈,例如用石頭裝飾燈具既能起到照明效果又達到了藝術小品的觀賞要求,兼具觀賞性和安全性。
2園林景觀照明
園林景觀照明的目的是增強對物體的識別性和營造環(huán)境的氛圍,提高夜間出行的安全度,保證居民晚間活動的正常開展;照明設計或選擇造型優(yōu)美別致的燈具,使之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應根據視覺要求使景區(qū)內道路、場地、水景、植物、雕塑小品和建筑物獲得良好的視覺功效。光源應具有壽命長、光效高、穿透性強和節(jié)能的特點,宜采用金鹵燈、高壓鈉燈和節(jié)能燈。景觀照明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道路照明:道路照明應根據道路的寬度和功能確定,作為主干道且道路較寬時可考慮使用路燈或庭院燈,使用路燈時一般燈桿間距可按25-35米設置;使用庭院燈時,燈桿間距可按15-25米,燈桿高度為3.5-4米。作為宅間路,步行路、林間小路等道路較窄時可考慮使用庭院燈或草坪燈,草坪燈間距為3.-5.0H(H為草坪燈距地安裝高度)。草坪燈的設置應避免直射光進入人的視野。
(2)場地照明:多采用向下照明方式,主要通過各種燈具的光線、光色和燈具選型來表現和烘托景觀照明效果。所以,可用高桿燈布置在場地中線兩側,也可用投光燈分別設在場地四角附近建筑物或棚架頂上對場地進行投光照明;也可以在場地上設置造型新穎別致的柱燈、庭院燈和埋地燈;花壇內可設置草坪燈,臺階側面可設置嵌入式壁燈。
(3)水景照明:水景照明包括噴泉照明、噴水池照明、人造瀑布、水幕簾照明等;噴泉照明燈具一般安裝在水面下10-30毫米為宜,光源采用金屬鹵化物燈或白熾燈,噴水池照明可采用在水下的投光燈將噴水水頭照亮;人造瀑布照明和水幕簾照明的燈具一般裝在水流下落處的底部4.綠化種植照明:綠化種植照明主要對樹木照射,投光燈安裝在地面。對相對獨立的大樹,可在樹下安裝兩只金屬鹵化物燈向上投射,形成一種特寫的效果。對成排成行的樹木,可采用埋地型投光燈,安裝于樹與樹之間,產生一種朦朧的美感。對于成片的樹林,可采用分布多只投光燈分別照射高低樹木的樹干,具有豐富的立體感。
(4)雕塑小品照明:雕塑小品的照明多采用側光,投光和泛光,所需燈的數量和布燈的位置應視被照物的形式而定,其照明目的是把雕塑小品照亮,但不要求均勻,依靠光影以及亮度的差別,把雕塑小品的形和體充分顯示出來。
3根據環(huán)境的關鍵主題選擇照明方案
園林環(huán)境照明所要求的環(huán)境主題包括領域感、歸屬感、親密性、公共性、科技性、趣味性、虛幻感、商業(yè)性、民族性等等。環(huán)境照明的主題定位是至關重要的,它決定了其它諸多要素的安排。通過充分解剖被照對象的功能、特征、風格,透徹理解光影與環(huán)境的特定作用,模擬各視點和視距的夜景狀態(tài),加強建筑及環(huán)境對視覺感知的展示。借助夜景照明對環(huán)境關鍵特征的表現或夸張來豐富該主題。充分利用非均勻照明,動態(tài)照明,在需要光的時間,把適量的光送到最需要的地點,以人為本,展現主題個性化的設計——加強照明調控,關懷不同主題對光的不同需求,追求個性化的照明風格。細致分析被照主題的方向與體量,環(huán)境主題照明要求根據設計目標來安排光的方向、體量。點、線、面、體兼顧,有取有舍,利用光的特性創(chuàng)造環(huán)境主題氛圍。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燈光照明來引導觀眾對被照主題的視線,通過孤立的色調,通過相鄰色調的高度明暗對比,通過飽和和較淡的色彩配置,通過模糊和清晰的虛實搭配,使主題的關鍵特征得到恰當合適的照明表達。利用這些照明表達使人們的注意力集中于不同主題中的前景、中景或后景。對現代城市園林環(huán)境中的一些主題,如大橋照明、噴泉水景照明和樹木草地照明要采用不同的照明設計,并細致選擇不同的現代照明工程中的新燈具、新光源和新材料來充分表達這些不同的主題,甚至為了主題夜景的特殊要求,科學運用一些新技術如LED多色彩照明、光纖照明、激光照明以及介質膜濾色片彩色泛光照明。可以說主題是環(huán)境的焦點,主題照明是照明設計中的核心部分,它的恰當運用是環(huán)境照明最終是否成功的關鍵。
4結束語:城市園林照明設計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用藝術的思維、科學的方法和現代的技術,從全局著眼,細部著手,全面考慮各構景要素(燈光載體)的特點,確定合理的布置方案和照明方式,創(chuàng)造集功能性、舒適性、藝術性于一體的燈光環(huán)境。燈光是一種彩色畫筆,它有選擇地、局部地照亮環(huán)境,去創(chuàng)造視覺興奮點,并形成整體燈光環(huán)境的著墨重點,同時又給人以想象的空間,做到有明有暗,有收有放,讓城市園林燈光環(huán)境成為現有園林意境的一種再創(chuàng)造。
參考文獻:
[1]王曉燕:《城市夜景景觀規(guī)劃與設計》,東南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8期。
[2][英]S•勞埃德、[德]H•W•米勒,高云鵬譯:《遠古建筑》,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9年。[3][美]約翰•O•西蒙茲,俞孔譯:《景觀設計學》,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0年。
[4]高飛宇:《古希臘建筑特色略談》,《湖南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jinnzone.com/nongyehuanjingkexuelw/3567.html
上一篇:淺談園林中的水景設計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