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花楸引種及繁育技術的研究表明,花楸播種繁殖簡便易行,但是扦插、嫁接不容易成活。本文對花楸的生物學特性和生長節(jié)律進行測定,掌握其生長規(guī)律,為今后各地大量繁育苗木提供有效依據(jù)。經(jīng)多年試驗觀察,花楸生長旺盛,杭寒力強,是一個具有四季現(xiàn)賞價值的優(yōu)良綠化的經(jīng)濟樹種,發(fā)展前景十分廣闊。
【關鍵詞】核心期刊論文網(wǎng),花楸,繁育栽培,育苗技術
花楸(Aronia melanocarpa)——薔微科,花楸屬Sorbus Pohashanensis(Hance) Hadl,該樹種原產(chǎn)于美國東北部,歐洲已有100多年的引種栽培歷史,花揪,小喬木,高達8-10m。樹型優(yōu)美,樹干光潔。尤其是累累紅果冬季宿存,為東北四大觀果樹之首。其花期是5-6月,果期是8-9月。
多年以來,我們對該樹種生態(tài)學特性、生物學特性、生長節(jié)律、繁殖栽培技術及馴化方法等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試驗證明,該樹種不僅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果實富含多種營養(yǎng)元素,可食用,釀酒及制作飲料。花楸果實的提取物已被廣泛地應用于醫(yī)藥和功能性食品工業(yè),是集食用、藥用、園林和生態(tài)價值于一身的珍貴樹種;ㄩ痹跂|北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長白山區(qū),在黑龍江省僅分布小興安嶺以南山地。雖分布很廣,但僅單株散生在較高海拔的山地暗針葉林(云杉、冷杉林)內,數(shù)量不多,為此類寒溫性林特有的伴生闊葉樹種,并有標志性的意義。
1.形態(tài)特征
小喬木,高達8-10m;小枝粗,圓柱形;冬芽長大,長圓狀卵形,長10-20mm,密枝灰白色絨毛。奇數(shù)羽狀復葉,小葉5-7對,卵狀披枝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3-5cm,寬0.5-1.0cm,下面有密絨毛。復傘房花序具多數(shù)密集花朵,花白色,果近球形,徑6-8mm,紅色或桔紅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
2.生態(tài)特性
中等喜花耐陰樹種,在全光條件下生長良好;耐寒力強,可耐低溫,耐寒冷環(huán)境,也能耐干燥瘠薄土壤。
種子形態(tài)特征:種子黃褐色,長圓形,長2.6-3.5mm,寬1.7-2.0mm,種子千粒重212g。一年生幼苗形態(tài)特征:子葉2片,近平展,個別扭曲,長橢圓形長0.3-0.6cm,寬0.2-0.4cm,較子葉出現(xiàn)4-6d后真葉出現(xiàn),初生真葉互生,葉背有毛,葉邊緣有深度鋸齒;上胚軸0.2-1.0cm;下胚軸0.4-1.7cm。幼莖白色透明,無毛;根系2.0cm。
3.繁殖方法
花楸扦插很難生根,育苗主要以種子繁殖為主。種子用4度溫水浸種24h,混沙埋藏,進行低溫冷凍催芽處理,溫度控制在0-5C,經(jīng)60d左右,l/3裂嘴即可播種。播種后覆土要薄,并保持床面濕潤,出苗率可達80%,當年生苗高10-20cm。
(1)秋播花楸種子處理,強調冷、濕二字,溫度超過5度以上則停止發(fā)芽,因此最好在播種前兩個月進行冷濕處理,種沙溫度比其它種子要大,為飽和持水量的80%,并要適早播,可提高出苗率。將調制出的種子,先用水浸泡48h,水量是種子體積的5倍以上,撈出種子控干水分,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對種子消毒后,以種沙體積比1:2比例將種子與河沙充分混合。
(2)春播種子處理:秋季將調制出的種子,先用水浸泡48h,水量是種子體積的5倍以上,撈出種子控干水分,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對種子消毒后,以種沙體積比1:2比例將種子與河沙充分混合。種沙濕度保持為飽和含水量的60%,在室內自然溫度下存放,每2d翻動種沙1次,待室外溫度穩(wěn)定在0度以下,將種子移至室外自然冷凍,翌年3月放入室內,轉入冷濕處理,種沙溫度保持在0-5度,每2-3d翻動種沙1次,播種前5-7d將種子取出,適時播種。
4.苗床準備
育苗地宜選在質地疏松、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的輕壤土上,以中性或微酸性土壤為宜。秋季做床為宜,采用高床育苗,苗床一般南北走向,床面高出步道15-20cm,床寬100-110cm,床長20m。做床應均勻撒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及復合肥,同時撒五氯硝基苯和代森鋅3:1比例,深翻土壤,細致整地,做床后打碎床面土塊,摟平床面,播種前最后細致做好床面。
5.栽培技術
采用條播方法進行,每一公頃播種量為3-3.5kg,播幅10cm,間隔8cm,播后立即覆土,覆土厚度以0.5-1cm為宜,播后立即澆透防寒水,然后上方覆蓋草簾子,并澆透水。第2年出苗前,春季干旱時應及時補水,保持土層濕潤。此播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經(jīng)自然變溫處理,出苗早而整齊,苗木生長健壯,抗性強。出苗率高;ㄩ辈シN苗當年苗高達20-30cm,翌年春季4月下旬進行壟上移栽,株距為50-70cm,栽后要培土踏實,澆足水。經(jīng)過3-5年的培育可以上街綠化。
6.經(jīng)濟價值
花、葉美麗,入秋紅果滿樹,為優(yōu)美的城市街道、庭園、花壇廣場綠化樹種,為北方少有的冬季紅果滿枝的珍貴觀果樹種。果、莖及莖皮供藥用,有止咳、補脾生津之效;它的果實含黃酮、花青素和多酚等物質,其提取物對治療心臟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有效。果可食,尤其在初霜以后,富含胡蘿卜素,營養(yǎng)價值很高。而且樹干可做木材,果、莖與莖皮人藥有止咳化痰,補脾生津,健肺等功效,花揪全身是寶,具有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7.苗期管理
當幼苗大量出土后,應及時撤出覆蓋物。從播種到幼苗期,苗木生長較慢,抗性差,需水量大,應及時進行灌溉,保持土層濕潤,為防止病蟲害感染,美7-10d噴灑1次多菌靈或代森鋅,交替進行,以后逐漸減少灌溉次數(shù),根據(jù)天氣和土壤水分狀況,實時澆水。及時清除雜草,除草要在澆透水以后進行,防止將幼苗帶出。苗木進入速生期后,雜草較多,要及時清除,并隨后追肥,采取量小次多的原則,選擇雨后或灌水后進行追施,在此期間要隨時注意觀察病蟲危害,隨時發(fā)現(xiàn)隨時防治。進入8月,停止?jié)菜贩,促使苗木盡快木質化,以便增強越冬能力。1年生苗木當年苗高可達20cm左右,地徑0.33cm左右,當年秋季可起苗假植越冬,也可原床埋土防寒越冬,2年生苗木即可出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