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動態(tài)》是哲學專業(yè)的動態(tài)性、資料性學術刊物,由哲學研究所主辦。創(chuàng)辦于1963年,原名《國內哲學動態(tài)》,為不定期內部刊物。“文化大革命”期間?978年12月試刊,為月刊。1979年1月正式創(chuàng)刊,隸屬于圖書資料室,系內部刊物,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1982年,組建獨立的編輯部。l984年1月改為國內公開發(fā)行。l986年至今由哲學研究雜志社出版。1987年更名為《哲學動態(tài)》。1991年6月改為國內外公開發(fā)行。
《哲學動態(tài)》于2000年設立編委會。先后擔任編委會主任的是:李德順、謝地坤(現(xiàn)任);擔任過主編的是:任俊明、章紹武、李立新、干春松、周曉亮、謝地坤;現(xiàn)任主編為余涌,常務副主編及編輯部主任為賈紅蓮。
《哲學動態(tài)》的基本任務和主要特色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立足于學術領先的理念;廣泛提供國內外哲學界信息;反映哲學各學科的新動向、新問題、新成果;刊登哲學論文和研究資料;開展對哲學重大問題、現(xiàn)實問題和熱點問題的討論;倡導學術爭鳴,開展規(guī)范、健康的學術批評和評論。該刊自創(chuàng)辦以來,以其前沿性和探索性深受學術界關注和廣大讀者歡迎,所發(fā)文章的轉載率高居同類刊物的前列。
《哲學動態(tài)》的選題范圍涉及哲學的各個分支學科,所載文章信息量大,設有“人物專訪”、“專題討論”、“學術活動"、“研究述評”、“研究資料”、“思考與探討”、“爭鳴與探索"、“課題追蹤”、“科學技術與哲學”、“國外訪問見聞錄"、“國外學者訪談錄”、“書刊評介”等欄目!墩軐W動態(tài)》于2002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二屆優(yōu)秀期刊評獎中獲優(yōu)秀獎。
投稿指南
哲學動態(tài)投稿須知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shù)據(jù)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guī)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qū)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fā)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lián)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fā)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shù),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