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福建龍巖白土鐵山廟廟會的調查報告
章 矛
【摘要】
東肖白土鐵山廟廟會活動歷經數百年,至今仍然在深山中遺存,其中有許多因素值得探討。一是民間廟會的研究價值。東肖白土鐵山廟廟會從組織、運作、信俗、會社等諸多方面均保持古貌不變,具有獨特的社會研究價值。二是具有民間廟會發(fā)展的歷史價值。從明代白土鐵山廟會(閻羅天子巡游、過關、呌鬼),到現代大型民俗活動,無不折射出各個歷史時期的人文背景,是研究人文社會歷史的活標本。
【關鍵字】
廟會、信俗、天子巡游、過關
【正文】
東肖鎮(zhèn)位于福建龍巖新羅區(qū)西南部,屬龍巖中心規(guī)劃區(qū)內六個重要主團之一。全鎮(zhèn)總面積73平方公里,下轄18個行政村,總人口3.2萬人。是閩西土地革命之先聲,打響閩西土地革命第一槍—后田暴動。是國家副主席鄧子恢的故鄉(xiāng),也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從事過重要革命實踐的地方,贏的了“紅色莫斯科”的贊譽。東肖鎮(zhèn)農業(yè)人口僅有1.8萬人,在海外擁有華人華僑2.5萬之眾。
白土“鐵山廟”是全國少有以地府法制神仙“閻羅天子”為主神的宮觀,這在全國可以講是獨一無二是一座十分特殊的宮觀。
明成化二十一年(已末)1479年,從廣東遷來的段氏家族,財大氣粗,來龍巖不久,便從江西請來3個有名的風水先生,準備籌建宗祠,主人帶著地師尋龍找穴,從永定縣龍?zhí)稁X下甲,沾著連綿起伏的群山峻嶺,一路披荊斬棘,一嶺又一嶺,一山又一山,所經過的地方,都經過認真詳細的考查,經過了半年時間在白土找到了“九峰岐大連三炮,仰天蜈蚣第三臺”的浮邦排為建祠重地。這三臺子,后面來龍起伏綿延,有如真龍再現之勢。而前面周山環(huán)抱,一重又一重,文武峰十分壯觀過人,再前面的白土溪又呈挷肚水,真可算是一穴難得的好地。傳說恰好“閻羅天子”與文武判官路經此蜈蚣形寶地,見蜈蚣翻身,馬上就要騰空出世了,必須鎮(zhèn)住。他們找來了當時出了名的陳真祖師并授予天機。
在段氏宗祠上樑時,陳真祖師巧妙地安排了“群雀叨香爐”把一個不大不小的香爐抬到了大廳之下,并且還在香爐中叨出了寫好“閻羅天子”的紅布幅,人們認為這是天意。這里就成了“閻羅天子”的宮殿這個香爐成了人們傳說中的“活香爐”這就是“鐵沙宮”。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jié)場”。是指在寺廟附近聚會,進行祭神、娛樂和購物等活動,是中華文化傳統的節(jié)日風俗。廟會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傳統民民俗活動。民俗是一個國家或民族中被廣大民眾所創(chuàng)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廟會就是這種生活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的產生、存在和演變都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
在封建社會里人們對自然災害以及社會現象的不滿都寄托在神靈上,神仙出巡是神靈視察民情接受信眾祭拜的一種方式,鐵山廟里的鐵面無私的“閻羅天子”也是離不開出巡,春節(jié)一過,信眾都忙起來準備“天子出巡”。
每年正月初九、初十是“閻羅天子”出巡的日子。天剛拂曉,嗚三槍,此時鼓樂齊鳴,走在最前面是抬肅靜回避牌子,后面是嗚啰開道,接下來是大小不一的彩旗,饒平吹,腰鼓隊,竹馬,採茶燈隊……最后是牛頭馬面,文武判官最后面的是“閻羅天子”沿著鄉(xiāng)間的小道接各甲安排的供點循序漸進,龍雨、東甲、西甲、前甲而第二天文安甲、溪甲連甲連甲,每個供點由道士讀榜文、奏章、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白土鐵山廟廟會有項比較特殊也比較重要的議程就是“過關”。
關煞的一種定義:關煞,主要針對小孩子而言,它的形象化理解就是,一些小孩子的八字中天干地支的組合具備某種特征(如具備某幾個天干或地支),這樣就組成了各種名字聽起來很嚇人的關煞,這里的關有關卡的意思(生命中的一道關卡),煞有類似煞星的意思。常見的關煞比如,水火關(主水火燙傷之災),落井關(在關限內,不能靠近井邊,渡船游泳之時也要防水厄)等等
“過關”就是有些人算命先生根據他的生辰八字測得犯了什么關,就需要通過作一些法事幫他消災化解掉的儀式。“過關”在整個過程是比較復雜,首先由廟購好豬頭豬尾豬肉(以代全豬)然后每個需要“過關”的人都是準備如下供品,水果、茶、酒、花生、目魚一個、雞一只(含雞內臟)肉1.5斤、米粿3斤,章魚根須一付,龍眼12粒、新丁12條、花粉一對。
過關應帶用品:明燈一盞,黑白線、紅包、紅花、雨傘、包袱、秋衣等還要,香一捆,圓炮一團,蠟九對,金紙6張、黃紙二刀、福紙二刀。
鐵山廟廟會“過關”做法順序是:
道供——發(fā)醮表——秉燭——傳香——結界——造橋<大請上>——造橋<大請下> ——香供——過關。道士先點名,校對“過關”人士的名單性別、住處、出身年月日時,校對人員信息準確無誤后開始請神、請畢大家點亮明燈,背上自己的包袱由道士帶隊過關,道士念完一關(吹號、打杯)然后眾人異口同聲喊“過上羅“一直念完36關隘止,這就是過關醮壇的全過程。
每年正月十一晚上至十二的凌晨在鐵山廟都會設壇“過關”那場面真是人山人海,常常把鄉(xiāng)道擠的是水泄不通。正月十二中午在這東肖鎮(zhèn)的居民家家戶戶到要宴請一些的親朋好友來家里作客,中午時分車流都是往這趕的,到下午四五點鐘才慢慢散去。每逢廟會都會有好幾萬人參加,而親朋好友都會從各地趕來,且這里僑鄉(xiāng)僑屬僑胞眾多,因此這廟會的影響日益擴大,影響到附近的幾個縣市,乃至海外。
由于現如今城市建設,和政府職能工作需要原鐵山廟原址已被改作他用。鐵山廟也已改遷,分建成了兩座廟,但每逢廟會還是一樣車水馬龍人流如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