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技術與應用創(chuàng)刊于1983年,原刊名《蘭化科技》,是由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公司和蘭州化學工業(yè)公司聯(lián)合主辦的石油化工類技術性刊物;雙月刊,A4開本,公開發(fā)行;國內統(tǒng)一刊號CN62-1138/TQ,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9-0045;單月10日出版,每期發(fā)行量3000本。讀者對象為國內外石油化工領域從事科研、設計、生產(chǎn)、管理的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及相關高等院校師生。
本刊曾多次被評為中國石化行業(yè)優(yōu)秀期刊,現(xiàn)為《中國科技期刊引文索引》、《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shù)據(jù)》來源期刊,并且是美國《化學文摘》(CA)、《工程材料文摘》(EMA)、《劍橋科學文摘》(SA)及俄羅斯《文摘雜志》(AJ)的來源期刊。報道內容涉及石油化工新產(chǎn)品、新設備、新工藝的開發(fā)、工業(yè)應用、技術改造成果,以及在石油化工產(chǎn)品生產(chǎn)過程中的有關工業(yè)自動控制、計算機技術、分析測試技術、綠色化工技術等;主要欄目有:石化論壇、研究與開發(fā)、工業(yè)技術、綠色化工、納米技術、研究快訊、實用技術。自創(chuàng)刊以來,始終堅持科研開發(fā)與工業(yè)生產(chǎn)相結合的辦刊思想,注重報道新技術的工業(yè)應用、工程技術問題解決措施、現(xiàn)有工藝及設備的技術改造成果及新產(chǎn)品、新工藝的研發(fā)成果,為國內外石油化工技術的傳播、交流發(fā)揮了較大的作用,深受行業(yè)讀者厚愛。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獲獎情況
2000年榮獲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shù)據(jù)庫規(guī)范》執(zhí)行優(yōu)秀獎
2002年榮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è)協(xié)會“第五屆全國石油化工行業(yè)優(yōu)秀期刊評比二等獎”
2005年在甘肅省科技廳組織的首屆科技期刊評比活動中榮獲優(yōu)秀科技期刊
【欄目設置】
期刊名稱:石化技術與應用
主管單位:甘肅省科學技術廳
主辦單位: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分公司
國際刊號ISSN:1009-0045
國內刊號CN:62-1138/TQ
出版周期:雙月
出版地:甘肅省蘭州市
期刊語種:中文
期刊開本:16開
歷史沿革:曾用刊名:蘭化科技
現(xiàn)用刊名:石化技術與應用
創(chuàng)刊時間:1983
主要欄目:論壇、研究與開發(fā)、工業(yè)技術、綠色化工、納米技術、分析測試、實用技術、述評。
【投稿須知】
1、論文的篇幅(含參考文獻、圖、表所占的版面)如下:新產(chǎn)品論文不超過1500字;專論與綜述不超過6000字;其他論文以2000~5000字為宜。
2、可投寄用北大方正、WORD、WPS軟件排版的軟盤稿件(仍需附打印稿和圖)以及相應的電子郵件稿件。文稿如為手寫,字跡要工整,不能有繁體字,簡化字一律使用《簡化字總表》中的規(guī)范字。
3、論文題目要以準確、簡明、新穎的詞語表達文章的主題內容,并應具有文獻檢索價值,其字數(shù)不宜超過20字,并盡量避免使用副標題。題名中不應有非規(guī)范或非公認的縮略詞、符號、代號、結構式和數(shù)學式。
4、論文題名下方應列出作者姓名。
5、作者姓名下方必須注明作者工作單位的全稱,其后還要注明工作單位所在的城市名稱及郵政編碼,不同單位的作者按此原則分別說明。
6、2000字以上的文稿應附中文摘要。撰寫摘要的一般原則為:(1)摘要應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具有自明性和與論文信息的等量性,不加任何詮釋和評論。(2)應排除本學科領域
已成常識的內容,亦不得重復題名已有的信息,而要著重反映新的信息和作者強調的觀點。(3)采用“對...進行了研究”、“介紹了...現(xiàn)狀”等表達方式,不必使用“本文”、“本作者”等作為主語。具體要求如下:(1)研究與開發(fā)、工業(yè)技術、分析測試類論文應寫成記述新穎信息的報道性摘要,盡可能定量表述。主要內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一般在250字左右。(2)專論與綜述性論文宜寫成指示性摘要,使讀者對論文的主要內容有一個輪廓性的了解即可。一般在150字左右。
7、論文摘要下方應附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關鍵詞(詞或詞組)3~8個。
8、論文標題不應超過20字,標題層次一律采用阿拉伯數(shù)字連續(xù)編號,標題一般劃分為1~3級。前言部分可不加標題及標題號。標題中不宜有參考文獻序號和標點符號。
9、圖宜精選,總數(shù)一般不超過六幅。圖中內容勿與文字敘述及表重復。圖在論文中不宜集中出現(xiàn),以便排版。
10、表宜精選,表總數(shù)不宜超過6個。表中的內容勿與文字敘述和圖重復。
11、公式和反應式另行居中書寫。文中應采用化合物名稱和分子式,一般不宜寫出結構式。
12、技術術語及名稱盡可能采用通用名稱。化學物質采用學名。對新名詞術語,應另加解釋,必要時附外文名稱。外文簡稱、縮寫、代號首次出現(xiàn)應附中文全名。外文地名、人名、企業(yè)名稱一般不譯出。
13、容易混淆的手寫拉丁字母和希臘字母,大、小寫外文字母均用鉛筆標注。各種符號上下標需清楚,并用鉛筆加注。
14、物理量、計量單位應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單位使用辦法》的規(guī)定,盡可能用符號表示。已經(jīng)廢止的非法定單位如kgf/cm2、mmHg、atm、cal、目及英文縮寫ppm等均不得使用。測量、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以及公元的年、月、日一律用阿拉伯數(shù)字。量符號必須使用國家新標準規(guī)定的斜體字母,若有下標,亦應有正、斜體之分。
15、如有必要,可對給予論文的選題、構思或撰寫以指導或建議,對考察或實驗做出某種貢獻的人員,或對提供過技術資料、信息、物資或經(jīng)費幫助的組織或個人致謝。“致謝”的文字要恰當、簡短,一般單獨成段,放在“結論”段之后。
16、參考文獻以作者親自閱讀過的,并選擇最主要的列出。參考文獻各篇文獻按正文應用順序編號。日文文獻著錄應譯成中文,并在出版物名稱后注明“(日文)”。外籍作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錄形式,其名可縮寫。凡縮寫字,其后均不加縮寫點。著錄格式中“作者”一項,不超過3人,全部著錄;4人以上只著錄前3人,后加“等”、“etal”、“идр”。具體著錄格式如下:
[期刊]序號作者.論文題名[J].刊名,年,卷(期):頁碼.
[專著]序號作者.書名[M].其他責任人(如編者、譯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專著中析出的文獻]序號析出文獻作者.析出題名[M].析出其他責任人(如編者、譯者).見(英文用In):原文獻責任者.原文獻題名.版次(第1版不寫).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論文集]序號論文集責任者.論文集名稱[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論文集中析出的文獻]序號論文作者.論文題名[A].論文集責任者.論文集名稱[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專利]序號專利申請者.題名[P]、.專利國別(或地區(qū)),專利號.年份.
[學位論文]序號作者.論文題名[D].城市名:授予學位單位全稱,年份.
[會議文獻]序號編者.會議文集名稱[C],會議地點,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報紙]序號作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年-月-日(版次).
[標準]序號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
[報告]序號作者.題名[R].出版地:出版年.頁碼.
[電子出版物]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電子文獻的出版或可獲得地址,發(fā)表或更新日期.
[未定義類型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雜志范例】
研究與開發(fā)
(181)變徑提升管反應器擴徑段內固含率分布研究
祝曉琳李春義楊朝合劉熠斌
(185)焦化蠟油絡合脫氮技術
劉潔李文深李曉鷗李東勝
(189)LHQ-12負載型茂金屬催化劑乙烯淤漿聚合
崇雅麗韋少義張鵬張平生王海喬彤森
(193)小顆粒頁巖流化干餾工藝及其影響因素
金月曾祖賓韓冬云趙明澤
(196)SHY—DL催化劑碳四烴低溫芳構化性能
黃劍鋒劉飛馬艷捷郭洪臣李長明程亮亮王玫
(199)助劑引入對γ—Al2O3性質及其負載催化劑性能的影響
王永林張成楊剛
(202)芳構化碳四原料中甲醇分離工藝模擬
劉飛李長明李秋穎
(204)氣相法茂金屬聚乙烯中試產(chǎn)品的結構與性能
張?zhí)m鞏紅光韋少義顧少國李朋朋
(207)噻吩和苯在液相CeY分子篩上的吸附擴散性能
孫慶賴俊玲莊新玲張?zhí)K宏段林海阮艷軍宋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