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提高樁檢測效果的技術指標與質量標準,對具有各種特點與性質的樁進行全面到位的合理分析,采用檢測效果十分理想的低應變檢測方法對樁進行相應的實質檢測,對低應變檢測方法的基本原理、注意事項進行全面系統的介紹與分析,為樁的準確判斷檢測與質量審查提供理論與實踐層面的重要依據。
關鍵詞:超流態(tài)鉆孔灌注樁,施工,低應變檢測
1引言
當前我國的樁檢測技術以檢測樁身的完整程度分析作為主導,在進行樁質量檢測的實際工程項目施工過程當中,低應變檢測方法是使用范圍最廣闊和使用效果最迅速的標準樁檢測方法,其突出優(yōu)勢包括操作流程簡易便捷、檢測速度效果迅速、成本費用消耗低和檢測面積大等各方面的實際特點,加上對受檢樁不會產生任何損害和影響作用,因此低應變檢測方法稱為樁質量檢測使用頻率最高的重要方法[1]。在對樁的實際檢測過程中,當使用低應變檢測方法時一般會過于聚焦于樁的本身性質而展開檢測分析,從而很容易會忽略了其他存在因素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在實際的檢測分析過程里還應當結合樁構成材料、制造工藝狀況、地理條件、溫度濕度和檢測技術等客觀因素加以考慮,為了能夠保證樁檢測技術的結果準確性與技術指標的完整性,應基于全局因素的考慮進行低應變檢測方法開展對樁質量檢測的實際性工程項目。
2超流態(tài)鉆孔灌注樁的施工應用
2.1超流態(tài)鉆孔灌注樁的簡介
超流態(tài)鉆孔灌注樁的物理組成結構以端承樁為主要形式,結合運動摩擦力的作用因素制造成的一種復合式樁[2]。在樁位設計與確定工作完成后,打樁機器可以進入就緒狀態(tài),操作鉆孔上升到持力層的位置,當要拔出打鉆時應當先進行泵后實行砼,為了保證樁不會出現斷裂的機會,要將拔管的速度控制在1.2m/min,在樁的鉆頭位置處設有兩個可以活動的門,打鉆到達持力層便可在提起桿時泵帶動砼的活動門可以打開,在樁的底部灌注起硂,將打鉆孔里面的泥水漿從下層往上層流出直至砼出來為止,在這施工過程當中不需要進行相應的振蕩等輔助動作。超流態(tài)鉆孔灌注樁的實際施工流程應該為首先確定建筑放置樁的實際位置,設定出相應的樁軸線,再對樁定點做好相應的標記,然后準備好打樁機使其進入就緒狀態(tài),讓打鉆孔達到持力層的對應位置,提起桿使得泵和砼進入啟動運作階段直至砼流出后停止,另外再卸下鋼筋進行標高處理,最后便可以完成一樁。
2.2超流態(tài)鉆孔灌注樁的特點
超流態(tài)鉆孔灌注樁對應的打樁機配置有四個液壓的支撐腿,可以十分有效地確保樁本身處于高度垂直的狀態(tài),當進行鉆孔施工操作時不會產生噪聲,不會引起額外的振動現象,樁完成后不需要進行相應的振動操作,對施工現場周圍的環(huán)境不會造成不良影響[3]。超流態(tài)鉆孔灌注樁在進行實際施工的操作過程當中,其相應的施工作業(yè)速度較快,所需的施工時間較短,機械一體化的程度較高,完成一根樁的平均時間大約為15分鐘,對于每一輪的工程組平均完成樁的數量在30到40的范圍之內。相應的樁完成質量較高,不會發(fā)生崩裂、萎縮、斷開等嚴重的問題,樁的表面呈現凹凸各異的特點,有利于滑動摩擦力的作用增強從而增強其實際的綜合負載能力。一樁定型完成后,通過觀察可知有500mm的標高,在使用事需要將其去除,樁的頭部位置完成情況理想,外觀形狀顯得有一定的規(guī)則性。能夠使用各種性質繁雜的地形地貌,獨樁的負荷量大,在實際工程應用中所需的數量較少,效果相對比較理想。
3低應變檢測要點分析
3.1低應變檢測的基本原理
超流態(tài)鉆孔灌注樁的組成結構特點滿足一維性質的波動理論,對其完整性的判斷方法是低應變檢測,通過對樁頂進行錘打敲擊產生入射波,其相應的應力波在樁內部由球面波的形式轉變成為平面波的形式并且向樁的底部不斷進行傳播,在實際的波傳播過程當中存在波阻抗的影響,使得在變阻抗處和變介質處的地方會產生對應的反射波,通過預先放置的傳感器對其進行有效的接收。由檢測接收到的波信號可以通過其相應的波時程曲線關系,根據相位、振幅和頻率等參數特征對樁的波傳播速度與完整程度的判斷分析,獲取樁內部傳播的速度可進行樁長的參數計算驗證[4],實現超流態(tài)鉆孔灌注樁的標準檢測與質量審核。
3.2低應變檢測的注意事項
低應變檢測方法對樁的頂部通過激振能量的作用觸發(fā)應力波的形成,相應的應力波會順沿著樁本身進行傳播,如果在傳播過程當中碰到有缺陷或者斷開的層面時,相應樁的實際部分會產生波阻抗的相應變化,在此層面處將會形成相應的反射波[5],可以根據反射波的時程、幅度和波形等參數對反射波進行全面有效的檢測與分析,這樣便能夠對樁的整體質量與合格情況作出相應合理的標準評判。低應變檢測方法通常只是對呈現一維線性桿狀的樁比較適合使用,在實際的檢測過程中區(qū)分樁的各種缺陷問題有較大的難度,對此問題只可以進行定性分析而不可以作出定量分析,對于樁缺陷尺寸與長度的計算工作產生較大的偏差,當存在多個缺陷時加大檢測的難度,嚴重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進行低應變檢測方法時應當特別注意考慮到激振頻率對檢測波形造成誤差的因素,當檢測對象為淺處缺陷時,對產生應力波的入射脈沖設定應當選擇短型的較為合適,需要激發(fā)產生許多一系列的高頻率成分,選取配置輕特質的金屬頭作為激振工具保證理想的處理效果。以重特質的尼龍頭作為激振工具的作用會形成較多的低頻率成分,其產生相應的入射波對應的波長相對較長,這就十分適合對深度缺陷和樁底進行參數檢測與計算。為了保證樁質量與達標檢測效果的理想程度,根據各種深度對實際樁達成準確無誤的檢測[6],應當使用各種不同的激振方法對同一根樁進行全面的檢測,可以有效的提高實際的檢測效果,防止檢測效果單一片面局限性,避免了二次重復檢測工作的麻煩,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增強了樁的檢測質量與標準,進行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
僅僅依賴低應變檢測方法做出相應的判斷曲線是遠遠不能夠對樁的缺陷種類和質量狀況進行全面、合理和有效的判斷[7],應當加入其它種類檢測方法的采用從而進行全面有效的比較。當使用低應變檢測方法進行實際檢測時發(fā)現樁淺部位置出現比較深的樁,如果相應的開挖工作并不顯得困難時,可以進行實際的開挖工作對其實行檢驗,特別是在樁淺部產生缺陷時因產生反射與淺部擴散等各種實際原因造成對檢測結果的影響。
4結語
低應變檢測方法對超流態(tài)鉆孔灌注樁進行質量檢測與合格評判的工作時顯示出高度的準確性與嚴格的標準性,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很好滿足工程實際施工的需求[8]。然而在進行實際真正的樁檢測工作過程當中,檢測結果的準確程度與有效程度會受到許多方面的各種因素所影響。在實際的真實施工過程中,應當根據低應變檢測方法的測試效果與固有特點,結合工程實踐施工經驗,綜合全面地對地質地貌、結構設計和施工方案等各種因素進行考慮與分析,能夠及時發(fā)現漏洞并進行問題產生原因的快速分析與解決,盡快制定合適的問題解決方案與施工效果優(yōu)化策略,對實際施工現場進行合理有效地建議與指導,保證后續(xù)與后期工作的完善。
參考文獻
[1]佟旭.超流態(tài)鉆孔灌注樁的應用[J].遼寧建材,2004(1).
[2]趙林杰.低應變法檢樁中的地質效應及處理[J].鐵道建筑,2012(6).
[3]楊甫權,陳金波.樁基低應變反射波法檢測技術與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5).
[4]郭得令.鉆孔灌注樁淺部缺陷低應變檢測實例分析[J].科技信息,2012(11).
[5]張金龍.低應變檢測樁身淺部缺陷的認識[J].西部探礦工程,2003(85).
[6]周黎明,唐進,張濤.某地樁基低應變檢測分析[J].城市勘測,2003(2).
[7]高海燕,樹立華,李宏建.淺談低應變檢測分析中有關波速的若干問題[J].山西建筑,2008,34(34).
[8]黃文杰.樁基低應變檢測中波速的合理確定[J].科技資訊,2008(10).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jinnzone.com/kejilw/jianzhushigonglw/22841.html
上一篇:住宅設計論文簡析建筑住宅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