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選自國家級期刊《中國住宅設施》,《中國住宅設施》(ChinaHousingFacilities),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主辦,建設部主管,月刊,北京市出版,國際刊號ISSN1672-5093,國內刊號CN11-5143/TU,郵發(fā)代號82-276,2003年創(chuàng)刊。
《中國住宅設施》是由建設部主管,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主辦,住宅設施委員會承辦的住宅設施領域唯一的中央級專業(yè)性科技類期刊。
摘要:由于國內對EPS外保溫系統(tǒng)缺乏深入了解使系統(tǒng)設計不合理,忽視細節(jié)設計,加上材料選用不當不配套、施工不規(guī)范等原因,引起外保溫系統(tǒng)開裂、滲水、脫落等工程質量問題,甚至國內幾場建筑火災都與保溫材料有關,嚴重影響了建筑物的保溫隔熱效果、使用功能和安全性。Sto外墻外保溫體系的規(guī)范化施工技術從材料配套和專業(yè)化施工上加以指導工程實踐,以減少外墻外保溫事故的發(fā)生。
關鍵詞:Sto外墻外保溫;拉拔實驗;專業(yè)化施工
0引言
西安高新區(qū)二次創(chuàng)業(yè)CBD核心區(qū)的“和記黃埔—逸翠園”住宅小區(qū),占地968畝,規(guī)劃建筑面積約106萬平方米。整個樓盤多為高層剪力墻建筑。建筑外墻保溫系統(tǒng)均采用Sto外墻外保溫體系。
1Sto外墻外保溫體系
Sto外墻外保溫體系是以聚苯乙烯硬質泡沫板為保溫層,以無水泥的纖維增強抹灰膏為增強層,合成乳液基料為面飾層。
Sto外墻外保溫體系另有專門的節(jié)點元件:加強網格布,用于建筑物首層2m高范圍及其它易撞部位使用;滴水線,用于窗檐或其他水平檐口的防水處理元件。墻角托架,用于墻腳第一排保溫板定位,及對此部位提高剛性以增強防撞能力的元件。膨脹密封條,用于保溫板與其它材料連接處的柔性防水密封材料。構造密封條,是填充建筑物構造縫的柔性防水密封材料。另外還有發(fā)泡膠和盤形錨釘等。
2以逸翠園9號樓為例介紹Sto外墻外保溫體系的施工
逸翠園9號樓外墻外保溫做法采用粘貼阻燃性聚苯板與噴涂發(fā)泡聚氨酯相結合的做法。1層至3層外保溫部分采用噴涂發(fā)泡聚氨酯,其表面用干掛石材;4層以上外保溫采用粘貼阻燃性聚苯板,其表面粘貼面磚。圖1為9號樓的主體立面圖,圖2為外墻上粘貼EPS板。
圖19號樓的主體立面圖圖29號樓外墻上粘貼EPS板
外墻粘貼EPS板時采用整面粘貼,施工時首先用平邊抹灰刀將粘膠均勻地涂到保溫板表面上,然后用方齒邊抹灰刀拖刮一次。粘貼時,要注意方齒邊抹灰刀拖刮的角度不得過平,以避免粘膠的涂抹厚度過薄。在固定保溫板時,現將保溫板插入托架,然后將保溫板緊密地粘貼在墻面上。在粘貼下一塊保溫板時,將這塊板從側面推向前一塊板,并保證板與板之間的接縫被壓緊。保溫板周圍擠出的粘膠立即掛掉,以保證粘貼下一塊保溫板時板縫中不會嵌入粘膠。墻體的陰、陽角處的保溫板應錯位搭接,見圖3和圖4。
圖3陽角處保溫板搭接圖圖4陰角處保溫板搭接圖
在門窗洞口四角與墻面平行方向粘貼保溫板時,應以整塊保溫板在該處粘貼,在開角處不得有板縫,板縫距離開角處的尺寸不得小于15cm,粘貼前先在保溫板上裁切出門窗洞口的開角。從圖5可以看出板縫距離開角處的距離大于15cm,滿足要求。從圖6可以觀察到門窗開口處需增設斜向增強網格布。
圖5窗口處的板縫位置圖6窗口處的增強網格布
圖7為現場用于檢驗Sto阻燃型膨脹聚苯板拉拔性能的實驗點。從圖8中可以看到當外墻穿孔時,使用專門的防水套管和Sto膨脹密封條來保護孔口。預埋管穿墻時,挑出墻面的長度大于外墻外保溫體系的厚度(保溫板厚度增加10mm~20mm),安裝時應牢固不得松動。
圖7拉拔實驗點圖8穿墻孔洞
9號樓外墻使用盤形錨釘固定阻燃型膨脹聚苯板,見圖9,1層至6層要求在板縫處設置盤形錨釘,6層以上除在板縫處設置盤形錨釘,板中央也要求設置盤形錨釘,以便于抵抗風壓。
9號樓1層至3層部分外墻采用噴涂發(fā)泡聚氨酯,其表面采用干掛石材,見圖10。干掛石材的構架龍骨見圖11,圖中紅色部位的節(jié)點處做了防腐處理。外墻和室外地坪相接處的玻纖網格布上翻15cm以便接頭。見圖12。干掛石材拼接處使用專門的粘膠進行勾縫,目的是防水和防潮。面磚勾縫時,先勾水平縫,后勾豎縫?诮谴u接縫處呈45°,勾縫應凹進面磚表面2mm。
Sto外墻外保溫體系的規(guī)范化施工技術從材料配套和專業(yè)化施工上加以指導工程實踐,從而減少外墻外保溫事故的發(fā)生。
圖9盤形錨釘圖10干掛石材和發(fā)泡聚氨酯
圖11干掛石材構架龍骨圖12玻纖網格布上翻
[1]黃琳.淺談外墻保溫施工技術[J].山西建筑,2007,33(4).
[2]建設部科技發(fā)展促進中心,北京振利高新技術公司.外墻保溫應用技術[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5.
[3]建設部科技發(fā)展促進中心,北京振利高新技術公司.外墻外保溫技術百問(第二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7:79.
[4](德)ErichCziesielski,FrankUlrichVogdt著,汪峻峰譯.外墻外保溫系統(tǒng)中的質量問題及對策[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
[5]JGJ144-2004.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guī)程[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社2006.
[6]JGJ110-2008.建筑工程飾面磚粘結強度檢驗標準[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8.
[7]06J123.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節(jié)能系列圖集,墻體節(jié)能建筑構造[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7.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jinnzone.com/kejilw/jianzhushigonglw/20273.html
上一篇:建筑施工論文構造柱方向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