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瀝青混凝土路面已廣泛用于城市道路,其施工質量直接影響道路的整體結構,本文主要介紹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要點。
關鍵詞:拌制、運輸、攤鋪、碾壓、接縫
隨著城市交通的迅速發(fā)展,瀝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已極為廣泛,做為直接承受行車荷載作用的結構,其施工質量直接影響道路的整體結構,因此,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每一個工序,每一道環(huán)節(jié)都要嚴格按照規(guī)范及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進行。
一、瀝青混凝土的拌制
(一)原材料的選用
1、瀝青混凝土按集料公稱最大粒徑,礦料級配,空隙率可劃分為砂粒式、細粒式、中粒式、粗粒式。集料質量與規(guī)格的穩(wěn)定一致是瀝青路面質量關鍵保證。
2、瀝青混凝土面層集料的最大粒徑宜從上至下逐漸增大,并應與壓實厚度相匹配,粒徑規(guī)格以方孔篩為準,對熱拌熱鋪密級配瀝青混合料,瀝青層一層的壓實厚度不宜小于集料公稱最大粒徑的2.5~3倍。
3、瀝青混凝土采用的瀝青標號,按照公路等級、氣候條件、交通條件、路面類型及在結構層中的層位及受力特點、施工方法等,結合當地的使用經驗,經技術認證后確定。
4、原材料使用前必須取樣進行質量檢查,經評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瀝青混凝土的調制生產
1、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采用馬歇爾方法。首先進行目標配合比設計,采用已經選定的原材料,進行滿足施工技術規(guī)范及設計要求的配合比設計。對所采用的集料按四種材料規(guī)格劃分進行篩分,并進行礦料級配計算,用計算的配合比例來進行室內試驗,確定最佳油石比,即混合料中瀝青與礦料用量的重量比。
2、根據目標配合比設計的各種集料的百分率及最佳油石比來進行生產配合比的設計,即用到達現場的原材料來調整冷料倉進料比例,保證各種規(guī)格礦料以均勻速度上料,通過拌和機滾筒加熱至規(guī)定的溫度。經再拌和機的二次篩網篩分,進入拌和樓的四個熱料倉,通過篩分提取熱料倉材料,進行各熱料倉的篩分,計算出各熱料倉的百分比例,并取目標配合比設計的最佳瀝青用量OAC、OAC±0.3%等3個瀝青用量進行馬歇爾試驗和試拌,通過室內試驗及從拌和機取樣試驗綜合確定生產配合比的最佳瀝青用量,由此確定的最佳瀝青用量與目標配合比設計的結果的差值不宜大于±0.2%。
3、拌和機按生產配合比結果進行試拌、鋪筑試驗段,并取樣進行馬歇爾試驗,同時從路上鉆取芯樣觀察隙率的大小,由此確定生產用的標準配合比。
4、瀝青混凝土按試鋪生產配合比上料,對各冷料倉的調速電機轉數比進行標定,找出各上料比例的關系曲線。設定冷料倉開口尺寸,開口尺寸要保持一致。開機前首先標定集料秤、瀝青秤和填料秤,使其達到要求規(guī)定的精度。電腦自動操作,切忌手動打料。瀝青加熱溫度150~170℃,集料加熱溫度160~180℃,烘干集料的殘余含水量不得大于1%。每天開始幾盤集料應提高加熱溫度,并干拌幾鍋集料廢棄,再正式加瀝青拌和混合料。瀝青混合料出廠溫度140~165℃,運輸到現場溫度不低于135℃。瀝青混合料在拌和過程中,拌和時間短,集料不能被瀝青完全裹附,出現花白現象,時間過長容易使瀝青老化,因此瀝青混合料拌和時間根據具體情況經試拌確定,以瀝青均勻裹覆集料為度。間歇式拌和機每盤的生產周期不宜少于45S(其中干拌時間不少于5~10S)。
二、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
(一)施工準備
1、瀝青面層施工前要完成基層的檢查驗收工作,檢驗項目包括縱橫斷高程、橫坡、路面寬度、中線偏位、平整度,作好原始記錄。同時,為了保證路面平整度和路面縱橫斷高程,應在路面底層(基層表面)上測設5m×5m方格網,并按虛厚在主側石上彈出路邊虛鋪高程,保證路邊平整度和順暢的縱坡,防止積水。
2、在攤鋪瀝青混合料前,應將道牙和平石安裝完畢;鶎哟嬖谟兴缮ⅰ⒏叱唐呋蚱偷那闆r應采取相應的銑刨、補襯等修整處理。
3、路面上的雨水口,檢查井等應事先升降好,符合路面標高,井周仔細夯實。
4、在路面冷接茬處或與檢查井、雨水口銜接處,鋪油前應涂刷一層刷邊瀝青粘層油。
5、根據工程特點、規(guī)模、設計要求等因素,確定機具設備的配置,選擇好攤鋪機、壓路機及其它輔助設備。
(二)瀝青混凝土運輸
1、熱拌瀝青混合料宜采用較大噸位的運料車運輸,施工過程中攤鋪機前方應有運料車等候,保證施工的連續(xù)性,一般待等候的運料車多于5輛后開始攤鋪。
2、瀝青混凝土運輸前,運輸車輛車廂要保證清潔。裝料前在廂底部噴灑適量的柴油水(柴油與水的比例通常為1:3)做隔離劑(車廂底部不得有積液),從拌和機向運料車上裝料時,應多次挪動汽車位置,平衡裝料,以減少混合料離析。運料車運輸混合料宜用苫布覆蓋保溫、防雨、防污染。
3、運料車保證性能良好,防止運輸途中出現故障,延誤時間,導致瀝青混凝土降溫。運料車進入現場,輪胎應潔凈,保證不污染路面。如發(fā)現有瀝青結合料沿車廂板滴漏時,應采取措施予以避免。
4、在攤鋪施工過程中,運輸車應在距行走中的攤鋪機10~30cm地方停機掛空檔,不得撞擊攤鋪機,有專人指揮,待攤鋪機接觸到運料車車尾時,開始起斗卸料,運料車由攤鋪機推行前進。
(三)攤鋪
1、瀝青混凝土運至工地后,應立即測量混合料溫度(檢查深10cm處),并檢查顏色是否均勻,有無花白石子,顆粒離析現象。若瀝青混凝土不符合施工溫度要求,或結成團塊,已遭雨淋不得使用。
2、根據路面設計寬度選擇攤鋪機的類型,并設定攤鋪機的臺數,確定每臺攤鋪機的攤鋪寬度。攤鋪機的受料斗應涂刷薄層隔離劑或防粘結劑。鋪筑高速公路、一級公路瀝青混合料時,一臺攤鋪機的鋪筑寬度不宜超過6m(雙車道)~7.5m(3車道以上),通常宜采用兩臺或更多臺數的攤鋪機前后錯開10~20m,呈梯隊方式同步攤鋪,兩幅之間應有30~60mm左右寬度的搭接,并躲開車道輪跡帶,上、下層的搭接位置宜錯開200mm以上。
3、攤鋪機開工前應提前0.5~1h預熱熨平板不低于100℃。瀝青混凝土松鋪系數應根據試驗段來確定,一般為1.15~1.35。
4、攤鋪機必須緩慢、均勻、連續(xù)不間斷地攤鋪,攤鋪速度宜控制在2~6m/min的范圍內,攤鋪過程中,不要變更運行速度、急速扭轉方向,防止厚度發(fā)生變化,影響平整度,易出波浪。
5、攤鋪機應采用自動找平方式,攤鋪厚度誤差過大時,應及時修正熨平板前進料角,正常后注意保持整平油缸標尺準確,攤鋪兩側不正常時,隨時通知司機修正各項操作鈕。
6、相鄰兩幅攤鋪帶至少搭接10cm,并用熱料填補縱縫空隙,使接茬處混合料飽滿,防止開裂。
7、在攤鋪過程中,料斗進料口應完全打開,攤鋪機螺旋送料器應不停頓地轉動,速度不宜太慢,并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合料,保證在攤鋪機全寬度斷面上不發(fā)生離析。
8、用機械攤鋪的瀝青混凝土,不應用人工反復修整。
(四)碾壓
1、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應配備足夠數量的壓路機,選擇合理的壓路機組合。
2、碾壓工作按照初壓、復壓、終壓的順序來完成。
初壓應在緊跟攤鋪機后碾壓,并保持較短的初壓區(qū)長度,以盡快使表面壓實,減少熱量散失。通常宜采用鋼輪壓路機靜壓1~2遍。碾壓時不得產生推移,裂紋。
復壓緊跟在初壓后進行,碾壓段的總長度應盡量縮短,通常不超過60~80米,壓路機可選用振動壓路機和重型輪胎壓路機配合使用,根據攤鋪機的厚度采用適當的振幅和振頻,根據碾壓密實情況確定碾壓遍數,一般為4~6遍。
終壓應緊跟在復壓后進行。一般靜壓不少于2遍,至無明顯輪跡為止。
3、瀝青混凝土路面碾壓應由路邊向路中,在超高段上由低向高碾壓。
4、瀝青混凝土路面正常施工初始碾壓溫度不高于140℃,終了碾壓溫度不低于55℃。
(五)接縫
瀝青混凝土路面接縫包括橫縫和縱縫。
1、橫向接縫采用垂直的平接縫,采用切割機切縫時,宜在鋪設當天瀝青混凝土冷卻但尚未結硬時進行。相鄰兩幅及上下層的橫向接縫均應錯位1m以上,切割完畢接縫清洗干凈,待干燥后涂刷粘層油。鋪筑新料時接茬應加熱軟化。碾壓橫縫一般先橫壓,后縱壓,充分壓實,連接平順。
2、梯隊作業(yè)攤鋪的縱縫采用熱接縫,前面攤鋪機已鋪部分留下10~20cm寬暫不碾壓,做為后續(xù)部分攤鋪高程和厚度控制的基準面,然后作跨縫碾壓以消除縫跡。
3、路邊,側石根部,雨水口,檢查井及其他構筑物周邊碾壓不到的位置,應用小型夯實機或墩錘夯實并用熱烙鐵熨平。
(六)其他
1、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應待攤鋪層完全自然冷卻,表面溫度低于50℃后,方可開放交通。需要提早開放交通時,可灑水冷卻降低混合料溫度。
2、低溫、雨季的施工
(1)瀝青混凝土低溫、雨季施工要作好周密的施工準備,制定詳細的施工質量保證措施。
(2)施工人員每天應關注第二天的天氣預報,尤其是雨季。雨天禁止施工作業(yè)。施工如突然遇雨,要立即通知拌和廠,停止供料,同時現場加緊碾壓,尤其是初壓,盡量減少雨水的滲入。
(3)低溫季節(jié)施工,混合料運輸車輛要加蓋棉被保溫,混合料到現場溫度要比正常施工高10℃。雨季施工要備有防雨苫布。遠距離運輸都必須有保溫措施。
(4)低溫季節(jié)施工時,要求有充足的碾壓設備,初壓應有兩臺以上的壓路機平行碾壓,盡量減少混合料熱量的損失。
(5)合理組織好施工,從混合料生產至終壓結束,盡量做到不間斷施工減少混合料的等待時間和待料現象。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jinnzone.com/kejilw/jianzhushigonglw/17253.html
上一篇:淺析建筑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問題